为心灵洗尘

时间:2022-06-03 10:22:00

【引言】

在浮华社会中生存,我们奔逐于名利场上,在得与失之间,或喜,或悲,或彷徨,或惆怅,或无奈,或忧伤。我们开始慢慢地丧失真性情,迷失了自我,心灵上的尘埃愈积愈厚,心灵上的枷锁愈加沉重,心灵也变得愈加麻木和冷漠。其实不妨超脱一点,适时放下,给心灵减压,沐浴蒙尘的心灵。

【妙文一】

为心灵卸妆

李丹崖

当一个人躬耕于田园时,他的心灵一定是至洁而芬芳的。

满眼的苍翠,刷新你心灵的墙壁;草叶上的露珠,在晨光的照耀下,让你想起童年玩的肥皂泡泡;那些叫不上名儿的小花,一朵一朵在微风的吹拂下,冲你眨眼睛,面对它们,你会不由自主地蹲下身子。在清风扑面的自然界里,我们永远是矮小的。

有一个词,叫清淡出尘,让人从中看出了出世的姿态。庄子、陶渊明、林逋……他们都是出色的代言人,都是从名缰利锁里突围出来的人,是心灵上的强者,他们没有被外物扼住喉咙,而是过上了梅妻鹤子的生活。

泥土是最忠厚的尘土,握紧它,你会感觉世界安详自在,满眼所见,皆是干净的。然而,心上的浮尘却最难擦拭,任再好的拂尘也奈何不了它!田园是最好的疗养院,乡村的河流是心灵的洗洁精,我们可以在淙淙的流水中涤足,同样也可以过滤心灵;乡间的风是一把最舒适的梳子,可以理云鬓,同样也可以抚平你躁动不安的心绪。

一双站在城市阳台上的脚,永远没有站在田垄上的脚自由洒脱。一个经常被露珠打湿裤管的人,在我看来,永远要比在名利的棍棒敲打下脊梁骨冒汗的人安然自在得多。

城市的地表穿上了一层又一层钢筋水泥做的盔甲,时刻准备着和这个纷扰的世界作战;心怀忐忑的人是焦躁和恐惧的,所以,现在有太多人渴望卸甲归田,携妻带子地到乡村踏青。遍地的农家乐,乐坏了一个个从红尘的烦扰里挣脱出来的患者,他们要在乡间吃吃素食,洗洗肠胃,给蒙尘的心灵来一次别开生面的沐浴。

世界是一个奇特的诺亚方舟,城市是负载这个方舟的戏台,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辆、灯红酒绿的应酬、拍马逢迎的恭维、锱铢必较的小气、钻营算计的世俗,都在这座戏台上粉墨登场。唱戏,在人们看来,如芥末和胡椒一样,都是生活的调剂品,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到大米和馒头,还是要卸下妆来,然后,一头扎进台下实实在在的生活。

和城市这座戏台比起来,更为广袤的版图还是乡村这片观众席。旁观者清,你会发现,做一个归隐世外的旁观者,真好!

有时候,做一个身负千斤的挑夫,远远要比一个满身俗务的人轻松自在得多。前者的身子是弯的,但心路却是直的,他们用弯着的身子作弓,笔直的心灵作箭,射落的是五彩斑斓的鹰隼;后者呢,身子是笔直的,心灵却因不堪重负,扭曲成了藤蔓,缠缠绕绕,却难以越过篱笆院墙。

我们呼唤心灵的清明,我们摒弃浓浓的脂粉气,因为,灵魂的梳妆台前,最美丽的妆是卸妆。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1年第1期)

【赏析】

人生需要化妆,然而最美的却是卸妆。化妆后美丽的自己,终究不是真实的自己,心灵也是一样,也需要适时卸妆。人生路上,心灵承载太多,会不堪重负。不妨超脱一点、淡泊一点,给心灵减压,适时放下,给蒙尘的心灵来一次别开生面的沐浴。给心灵卸妆,更多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清除扰乱内心安宁的心理垃圾,还自己一片干净清爽的心灵净土。

【妙文二】

心灵的轻

刘湛秋

生命是自己不可转让的专利。

生命的过程,就是消费时间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只有选择利用。

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时间,就是最佳地运用时间。由于这种意识的强烈萌生,我越来越吝啬地消费自己。

我试图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提倡并创作诗歌。我所说的轻并非纯粹的游戏和享乐,而是追求心灵的轻松和自由,过自我宽松的日子。而这种感觉会导致行为的选择更富有人性。一个人活得累,会使周围的人也感到累。如果因为我能释放轻松的气息,使有缘和我相聚的都能感到快乐,也是我最大的快乐。

只有轻松才能使人不虚此生,才能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以恶是治不了恶的。

对于我们这群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子孙来说,古老的文明、漫长的历史已使我们背负的够重了,复杂的现实和人际关系更使我们够累了。

我愿意以轻对重,以轻对累。对我自己,无论处于佳境还是逆境,都能寻找自我的轻松,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对周围的群体,当我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能带给他们所需要的轻松,从而增添和缓解他们生活中的喜悦和痛苦。

当然,这是我在非常窄小的天地里的一个愿望,为社会、世俗所囿的我,深知――追求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时候和某些方面,也许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摘自《寻找自己》)

【赏析】

现代人压力太大,需要背负的东西太多,很难放下,活得过于沉重了。为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我们马不停蹄地奋斗争取,但可悲的是往往丢失了自己,忘记了回家的路。面对日渐荒芜的精神田园,我们确实应该思考,如何为自己的心灵松绑,如何让自己快乐起来。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想从浮躁喧嚣中解脱出来,就应该尝试改变自己,选择一种轻松自由的生活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文章含蓄蕴藉,灵动睿智,哲理浓郁,耐人回味。

上一篇:写出“批评”品质 下一篇:谁玩起了躲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