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对话助力高效课堂

时间:2022-06-03 08:10:35

有效对话助力高效课堂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也在不断地深入。“对话教学”也被教师带进了课堂并不断地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助力高效课堂的生成。但是,在对话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进而致使课堂的实效性下降。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师生对话,助力高效课堂,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对话教学;课堂氛围;教学情境;精设问题;高效课堂

“对话教学是基于师生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通过交流和倾听实现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新式教学思维和教育理念。” [1]对话教学不仅仅表现为提问和问答,更表现为师生间的交流与探讨、倾听与欣赏、引导与思考,进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只关注了对话教学的形式,忽视了对话教学的本质要求。整节课看似问题不断,实质上并没有引发学生内在的思考,致使课堂的实效性下降。那么如何构架有效的师生对话,助力高效课堂,值得我们深思。

一、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话”

高中生自我意识强,矜持,关注同伴的评价。课堂上常因担心回答问题的质量而不敢说话。因而要创建有效对话的课堂,首先要创建平等的对话环境,给学生发言的平台和机会。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2]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合作互动的关系,是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看到一些优点,少看到一些缺点,信任、肯定、真诚地面对学生,让学生敢于说“真话”,乐于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能力,生成知R。

(二)构建平等的生生关系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师生间的对话,还往往会安排学生之间、小组内、小组间进行学习探究、分享交流。如果生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友好、平等,必然会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阻碍他们之间的有效对话。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表达自己想法,避免出现学生霸权式对话,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人的进步和优点。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想说话”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开始。”[3]而兴趣是激发学习的老师。要让学生有效说话,必须要让学生感兴趣,乐于表达。因而,在有效对话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至为重要。在政治课堂上,我们要创设教学情境,还原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师生对话,首先必须调动学生对话的兴趣。如果在课堂上采用游戏教学,就会使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和感悟,增强学生的对话欲望。

例如:在一次优质课比赛中,参赛的一个教师在讲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就成功地导入一个小游戏――叠飞机。老师针对比赛结果发奖,进而提出问题,“你对刚刚教师的发奖行为有什么异议”。当时很多同学都说“不公平”。这位老师进而又提出问题“那什么是公平?人人平等吗?”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亲身体验了,所以在讨论时,学生能够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三、精设问题、适度点拨,让学生“会说话”

对话教学的实践形态――以问题为中心,师生双方进行讨论。对话教学需要构建问题情境,以问题为核心来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创新知识,提升能力。问题的有效性会带动学生说话的有效性,进而助力课堂的高效。因而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显得尤为关键。

(一) 精心预设,凸显两个需要

课堂教学要遵循两个需要,即高考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同样,课堂问题也应遵循“这两个需要”来精心设计。首先,问题要彰显高考的需求,加大问题的思维含量,使问题具有发散性、拓展性、延伸性。再次,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需要,要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其心理、思维的特点,问题的设计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让其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 “跳一跳才能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同时要注意提问的层次性,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经历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由会再到运用的过程。把提问的过程当作一个阶梯,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最后,问题设计不可死板,类型应灵活多样。选择一些符合学生求异思维或喜闻乐见的方式,综合运用启发性提问、探究性提问、比较性提问、归类性提问等。

(二) 适时点拨,拓展深度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正确引导。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掌握策略,适时引领,适时点拨,“一石激起千层浪”,为课堂注入活力,使学生的思维之泉喷涌,智慧之花开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机诱导,顺势点拨”,为学生指点迷津,指明思考方向,拓展思维深度。通过启发点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促进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发散性、创新性发展。

总而言之,师生有效对话应该是一种真实的活力,代表了课堂的精彩与灵动;师生有效对话应该是一种知识的建构,展现课堂的动态生成;师生有效对话应该是思维的多元交流和碰撞,创造出智慧的火花。在师生的有效对话中,学生敞开心扉,互动交流,向善乐学,助力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研究》----互动:教学生态均衡发展的绿色通道.

[2]《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年11期.

[3] 杜威《学校与社会》.

上一篇:探讨思想导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学前班拼音教学的问题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