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命名

时间:2022-06-03 05:50:05

品味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命名

一、用个性化的名字寓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为何姓“鲁”?又为何称他为“四叔”呢?你可以说,他生活在鲁镇;也可以说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不排除作者由自己的笔名信手拈来的可能。但是,仅仅这样理解就未免显得狭隘。联系在鲁镇这个舞台上发生的孔乙己、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如果我们进行类比联想,就可以联想到春秋时生活在鲁国的孔子,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体味到“鲁镇”这一地名所散发出的浓重的封建气息、理学气息。就是在鲁镇,孔乙己为科举亡命,祥林嫂为礼教所杀。作为封建卫道士典型代表的鲁四老爷,让他姓“鲁”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并且,四叔者,四书也,通过这样的谐音联系,一个饱读四书五经,久受理学、道学浸染的老监生、老顽固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药》中的华老栓、华小栓,取“华”姓,是为了与夏瑜的“夏”姓相结合,代指整个“华夏”的悲剧。“老栓”和“小栓”的命名也很值得玩味,在很多农村,为了让男孩健康成长,往往取名栓柱(意即“拴住”)。小说中华老栓夫妇对孩子的疼爱正可以从这一命名中得到理解。如若结合小说的主题,我们还可以联想到“脑血栓”这一多发病,“拴”正说明他们的愚昧、麻木。

二、用个性化的名字深化小说主题。

祥者,福气也;林者,树林丛集之地,言其多也;祥林嫂,意思是能够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很多福气的人。然而,这美好吉祥的名字却从未给祥林嫂自己或他人带来任何福气。先是丧夫逃婚,然后是被逼改嫁,变成一个人人讨厌的“不干不净”的人。为了改变命运,她又想通过捐门槛的方式使自己变得和别人一样“干净”,避免死后在阴间被两个丈夫分抢。结果,一切努力化为泡影,祥林嫂凄惨地死于他人的祝福声中。名字的内涵与现实的悲剧形成强烈的反差,更深化了小说反封建反礼教反迷信的主题。

三、用个性化的名字显示阶级关系。

鲁迅小说中很多土豪劣绅都姓赵,像《狂人日记》中的赵贵翁,《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赵秀才,《风波》中的赵七爷等。为何赵姓人物如此受“青睐”?这是与作品要展示的人物的阶级地位分不开的。宋朝统治者炮制的“百家姓”中,“赵”姓排在第一位,因此它也就成了权势地位的一个象征性符号。把那些地方上封建秩序的维护者、封建思想的卫道士冠以“赵”姓,正是为了显示他们高人一等的阶级地位,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像阿Q这样的人物才“不配姓赵”。

上一篇:文学常识集萃 下一篇:严子陵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