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政治课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时间:2022-06-03 04:00:13

新课标下政治课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已践行几年了,它的实施对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标准的重大调整,也是中国基础教育思想的一次革命。它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为此,本人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及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特点,从课堂设计要遵循的原则谈几点看法。

一、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把人看作是主体性与客观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统一体,它呼唤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课堂设计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在课堂设计中遵循主体性原则,教师应改变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封闭式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的讨论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活动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教师应从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这一绝对权威的角色向平等地参与学生研究和合作的角色转化,鼓励学生就学习中的有关问题与教师讨论或争论,通过精心设计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融、和谐的殿堂。因此,在教学形式上,可设计教师讲授与分组讨论、自学与辅导、收集材料与课题研究等多样的形式;在活动安排上,可设计一些时事新闻会、社会新闻调查、课堂辩论、教师角色模拟、知识抢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在讲授“我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这一内容时,可以分组讨论或课堂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

二、参与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原则

“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管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因此,课堂设计必须重视学生的培养,培养其探究精神。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首先,要设计让学生参与课堂的导入方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堂课伊始便索然无味,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因此,就政治课教学而言,如果一堂课教师能设计出诸如小品导入、故事导入、设疑导入、新闻导入、讨论导入等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活思维,则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例如,设计“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一课的开讲导入,可先让学生议论“你最崇敬的企业家是谁?你最敬佩他们什么?你还知道其他著名的企业家吗?一位出色的企业家应具备什么素质?”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带着一种积极的求知欲和参与探究的热情进入新课的学习。其次,要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这要求教师更要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信息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例如,设计“当代国际竞争”这一教学内容时,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这一理论判断的形成过程,可引导学生练习历史课中学过的知识,即上个世纪冷战时期,激烈的军备竞赛把前苏联拖垮的历史事实和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分析不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会导致什么后果?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和信息交流自然会得出上述理论结果。这样,既加深了对国际竞争实质观点的理解,又能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三、“知行统一”的实践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实行“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规定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动手动脑、探究发现问题、获得直接经验,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行为品质和科学精神。因此,课堂设计应遵循实践性原则,需设计与实践相结合的组织活动形式,以巩固已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价值规律”一课时,教师可设计我国家电市场价格大战的实践性问题:“调查分析我国彩电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价格下降是好事还是坏事?假如你是彩电经营者如何面对价格大战?”使学生从中感受和理解经济学相关知识,并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四、关注社会热点的动态性原则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组织者、设计者,新课程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课程变为一种动态的过程。因此,政治课的课堂设计应改变单纯依靠教科书和参考书的课程资源,而将教科书与学生实际、现实中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时事热点,克服传统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单一性。课堂教学如果脱离了实际问题,有意回避现实中的热点、焦点,这不仅使课堂教学失去生机,而且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

遵循动态性原则,教师应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在课内精心设计,寻找教材知识点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点,还要根据相关结合点设计精当的思考题、讨论题、辩论题、课后实践题。例如,讲“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最近全国许多城市频繁发生的一些企业和建筑包工头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劳资矛盾问题,了解这些城市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相继出台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启发学生思考: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今后应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从这一现象中,加深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要性、迫切性的认识。

总之,课堂设计是一门艺术,在新课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遵循上述原则,经过科学独到的设计和处理,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让小学语文第一课时也焕发熠彩 下一篇: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