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哲和她的“微尘”

时间:2022-06-03 03:02:48

我相信,所有走M《微尘》展览的观众――无论是艺术界的同仁,还是热爱艺术的朋友们――都会为向我们奉献的这样一个大型个人展览所付出的巨量劳动而感动。胡明哲,这位女艺术家用喷涌而发的创造热情,不仅构筑出她在岩彩绘画创作上的恢宏景象,也实现了她自己艺术人生的一次升华。

胡明哲早先是一位工笔画家,和所有在改革开放时代思考并探索艺术创新课题的同代人一样,她也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不断追求自己新的学术目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她前往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学习,在研究日本绘画之时,她注意到“岩彩”这种天然矿物色的运用在日本画的创作和教学中所具有的广度和深度。“岩绘之具”不仅是日本画在媒介上的代名词,而且经过日本画家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了日本画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演变。在东瀛的所学使她获得了技巧,更重要的是,异国的所识使她猛醒,“岩彩”的传统何尝不是源发于中国?在古代帛画、汉唐壁画以及后来的青绿山水工笔人物中,何尝不显现着岩彩的光辉?她意识到:“岩彩”是一个不寻常的媒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基因和东方审美特性,作为一个中国画家,有责任将份这传统发扬光大。从那时候开始,“复兴岩彩”的理想激励着她在创作上投以持续的探索,她也成为中国岩彩绘画不余遗力的重要推动者。

心中有豁亮光芒,笔底便有不息光彩。胡明哲这些年沉浸在岩彩绘画的创作中,以岩彩为契机,展开了各种实验,几乎极尽所能。从载体的拓展到结合媒介的改良,从架上作品的描绘到壁画式、装置式作品的制作,期间投入的劳动强度是难以想象的。经过她的努力,岩彩质地的晶粒感和幻眩的色彩美在各种形态的作品中绽放出来,让人看到岩彩语言在艺术表现上极为宽阔的可能性和丰富性。

在胡明哲的绘画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已消失的传统或一些远古世界的遗迹,而是一个当代艺术家的创造。她研究岩彩这种媒介语言的过程,也是自身艺术观念不断拓展的过程。语言与观念在她的艺术探索中相辅相成,互为促M,使她的艺术主题、表现内容和作品格局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物质的世界延伸到现实的世界,内心的感觉和感怀与今日的都市生活叠印在一起。她命名自己展览的题目是“微尘”,这也是她这些年感受都市流光溢彩、叹喟芸芸生命形态的总主题。“微尘”的世界是一个博大的世界,其中鲜明地透露出她的当代意识和一位女艺术家对现实敏感与对生命悯爱的情怀。

用中国美术馆一个楼层的展厅空间举办个展,对画家来说是严峻的挑战,胡明哲勇敢地迎接了这次挑战,她使展览空间成为一个大型艺术、公共艺术的空间,让我们获得视觉上的震撼。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思考立足于中国艺术本源和传统本质的当代创造。

“岩彩”是1996年诞生在中国美术界的一个新概念,

“岩彩绘画”曾经饱受质疑。

今天,岩彩――这个被历史失落的中国古老文脉中具有特殊魅力的素材,已成为中国本土绘画当代转换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胡明哲作为岩彩概念的提出人和岩彩绘画的创作者,

她接收“岩彩”这个自然物质的启迪,逐步扩展视野和心胸,逐渐关注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感受到自然的伟大,觉悟到人类的卑微,

创作方式越来越顺其自然,精神境界也越来越步入深远,最终,岩彩演变为其世界观的象征“微尘”。

微尘一词原自佛教,指构成世界一切物质及宇宙幻象的都是极其细微之粒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在无不在。

在无垠的宇宙时空中,岩彩是地球的一粒微尘,地球是宇宙的一粒微尘,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一粒微尘?

岩彩绘画的生长史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生动缩影;

微尘的世界观提醒人们在价值混乱和物欲膨胀的现实社会中,自觉生命的本质,保持心灵的澄明与自然的和谐。

上一篇:全新的开始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新总监Massimo T... 下一篇:“世纪遗痕――应天齐艺术展”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