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吴越稻作文化

时间:2022-06-03 03:24:28

留住吴越稻作文化

苏南浙北一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遍布,“百流众渎,曲折萦绕”,故有“水乡泽国”之称,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千百年来,稻作文化在这块丰腴的土地上留下了绵长的印记。

“苏杭熟,天下足”

春秋时期吴越一带已有较大的面积种植水稻。隋唐时期,水稻已有籼、粳、糯之别,早、中晚之分。1973年与1978年,考古学家在对河姆渡文化遗址的两次发掘中,发现在第四文化层遗存稻谷,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为考古史上所罕见。第一期发掘中,在十多个探坑广达400多平方米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的堆积层,有的厚度达1米以上,平均厚度40至50厘米,据测算,遗存总量达100吨左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稻秆泛绿,出土后很快就炭化了。

1979年,浙江文物考古所对嘉兴地区的石门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发掘,在实物遗存中,发现有人工栽培的粳米和籼米,还发现在夹炭陶的胎壁中,夹杂有大量的稻壳碎屑,经科学检验,证明7000多年前,这一带已有稻谷生产,而且稻壳碎屑已作为制陶的材料,足见其生产量之大。在一些出土的祭祀物品中,还发现许多物品都与稻作祭祀有关。

千百年来,水稻一直是江浙第一大农作物。唐人李翰在《嘉兴屯田政绩记》中说:“嘉禾穰,江淮为之康;嘉禾歉,江淮为之俭。”可见当时嘉兴地区的粮食生产在江淮一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隋唐时期,江南运河的贯通,使南北交往迅速发展,白居易笔下的江南运河两岸是“平河六百里,沃壤两三州”。

北宋时期,由两浙地区运往京师的漕粮仍不断增加,约占南粮北调总数的四分之一,宋朝初,就有“苏杭熟,天下足”之谚。陆游曾在《常州奔牛闸记》中记载:“方朝廷在故都,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尤为东南根柢,谚曰苏常熟,天下足!”苏常属江南著名五府,江南五府为苏州、松江、常州、嘉兴和湖州。

自宋高宗至宋孝宗时期(1127―1189),太湖地区兴修水利,在昆山、常熟以北,开河口导湖水入江海。孝宗时,于太湖出口处,设置闸门调节水量。滨湖低田,高筑圩岸,以御风涛。由于水利浚通,排除了严重水灾,使低田与高田尽得灌溉。加上此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民精耕细作,“耕无废圩(墟),刈(收割)无遗垄”,使用最新农具“连枷”脱粒,遂使这一带成为南宋农业高产区,农作物一年两熟,上田亩产达五六石。

浙北苏南地区历年水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四以上。水稻生产状况如何,对江南运河两岸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以一直隶属嘉兴的水稻重点产区桐乡为例,1976年至1985年,年均提供商品粮均在75000吨以上。清光绪《石门县志》卷三《中国帮会》有“嘉白第二总帮进京引见钦赐粮船有108只,调兑石门县每船兑粮1850石”的记载。

清初著名农学家张履祥在《补农书》中写道,桐乡、石门两县“米每亩三石”,“下路湖田,有亩收四、五石者”。这就说明,桐乡地区在明末清初,就有少数农户曾达到亩产365公斤,个别“下路湖田”遇上好年成,曾取得每亩428至535公斤的高产。

生活中留下的印记

地处太湖流域的江南地区,稻作栽培有数千年历史,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稻作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千百年来,江浙一带水稻品种以农家晚粳稻为主,晚粳品种,按壳色不同,可分为红稻、黄稻、青稻三类。红稻,有荔枝红、黑头红、老来红等,一般认为有耐涝、螟害轻的特点;黄稻,有金谷黄、堆谷种等;青稻,有田鸡青、太湖青、铁梗青。

丰富的水稻种类,更丰富了吴越稻作文化,江浙一带的人们的生活和稻作文化息息相关,水乡农民的民俗服饰通常包含着衣衫鞋,最典型的也是最平常的就是草鞋、蒲鞋和蓑衣等。

除了日常穿戴,千百年来,江浙一带,人们的住宅、养蚕都和稻作有关,以前打墙都是用泥土,混以砻糠或者切碎的稻草,称为“稳泥”,湿时韧干透且硬,屋顶用稻草结成扇状遮盖,能避风雨,且“冬暖夏凉”。

吴越稻作文化和民俗文化往往连在一起,如江南一首比较著名的歌谣《看灯》:

“元宵佳节闹洋洋,百样花灯挂满堂。东西南北人潮涌,男女老少看灯忙。看灯看到种田郎,干柴白米燥砻糠。看灯看到养蚕娘,龙蚕结茧细丝长。”

稻作文化和江南美食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由稻米演绎派生出来的食品品种繁多。浙北一带蚕乡,在饲养蚕的前夕,人们要用米粉和入南瓜,做成茧状小圆子,分以四邻。在养蚕季节,民间还有“望蚕讯”的习俗,其间要用米粉做成软糕,送到亲家门上。

还有如正月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草头圆子、甜麦塌饼,端午节的粽子等节俗饮食也浸润着稻作文化。而春节打年糕的习俗更是透着浓浓的江浙味道。每年的农历十二月,磨米粉打年糕是农家的头等大事,年糕做好,便成了农家进城走亲戚时最好的馈赠物品。除此外,还有如松糕、定胜糕、桔红糕也都是米粉制成的佳品,其中松糕、定胜糕往往是婚嫁乔迁、造桥筑房时表示庆贺的食物。

“稻神”的传说

在江浙一带,几千年来还有“稻神”的传说,每年春天播种前,民间盛行祭祀“稻神”――田公地母。下田插秧前,一些老人站在田埂上,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稻神护佑。

浙北地区流传的田公地母,就是伏羲和女娲,传说开天地后,伏羲和女娲专司播种,播种在水里的称田,播种在岸上的称地,田里长稻谷,地里长麦类。因是从南播往北,所以南面的熟得早,北面的熟得迟。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专门管理田地。民间传说,女娲补天,使得人间风调雨顺,并掌管着民间农耕,田地间丰收取决于地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民间崇拜地母似乎天经地义。浙北一带,过去城郊一般都建有“田公祠”,是一种比土地庙大不了多少的小庙宇,里面供奉着一男一女两尊神像,那就是“田公地母”,两尊神像都手持稻穗,正襟危坐。讲究一些的祠内,两尊神像面前还塑有鳌鱼,那是因为传说江浙一带是福地,土地由鳌鱼背着,如遇大旱,鳌鱼就下沉,如遇大水,鳌鱼就上浮,所以永远不会大旱大涝。

江浙一带流传一首《田公地母谣》:

“田公地母做人家,种田看蚕一团花。

田公耘田又播种,地母入田插禾秧……

一年四季不落闲,田公地母乐哈哈。”

每年秋天,田间稻谷收割完毕,人们就会到“田公祠”祭祀田公地母,以表达对稻神的感恩之情。稻神传说和稻作文化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我国各地,几乎都有“地母祠”或“后土娘娘祠”,人们都把其作为“产生万物至高无上的神灵”来崇拜。

人的一生,婚姻是最大的一桩喜事。在浙北乡间,人们办婚事也离不开稻作文化,通常是用一种叫“赞田蚕”的形式,赞田蚕又称为“盘米囤”,新人迎进门、拜过堂后,阿公阿婆端坐厅堂中央,由乐人师傅或喜娘指引新人围绕两位长辈盘旋,边盘边唱,意在祝福田蚕茂盛,其中就有“田公地母两边坐,田头地面来帮助”的唱词。

正因为稻作文化作为一种民俗,体现在民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不但有娱乐性更有实用性,所以在其精神实质的传承方面,永远不会衰退。江浙一带至今仍保留着有关的农耕方式和许多祭祀习俗,以及保护自然和孝敬长辈等民俗传统。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自然而然地孕育出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吴越稻作文化,它不但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追本溯源,吴越稻作文化衍生于水稻,作为一种“活着的文化”,千百年来,似乎从来没有终止过,其源头便是华夏文化。留住吴越稻作文化的精粹,这不仅仅是人们敬畏自然、珍惜自然、感恩自然的体现,更是人类珍惜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一种希冀。

上一篇: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综合指标 下一篇:关于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