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为何不收版权费?

时间:2022-06-03 02:03:26

左思为何不收版权费?

左思者,西晋齐国人,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唯以闲居为事。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历十年,做《三都赋》。一时间洛阳纸贵,人们纷纷从外地买纸,传抄此文。

从现在看,作为有名的文学家,左思应该因此获益匪浅。然而,知识产权在世界范围的确立和得以认同是近现代的事,对于一般财产权,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然而知识产权即使到今天也常有争议。某些奥地利学派学者更从根本上反对知识产权,认为那是反自由的。他们认为产权是排他性的独断占有,你买了书,就有处置这本书的权利,包括转给别人,甚至自己去复制印刷。

这些观点有失偏颇,你在市场上购买的所有商品、服务,其实是一个权利集,商品的说明书、维护条款里头一般会对商品使用有所约束。比如,你购买了一台冰箱,保修单里可能会注明这款冰箱属于家庭使用,禁止商业使用。这是基于保修上的考虑,商业使用损耗会更大,保修成本会更高。

另外,那些反对任何强制力的观点是无政府主义思想作祟,不从交易费用角度,难以理解为何古今中外政府是一种常态。这些人强调的是先验之权利、至上之自由,世事变迁、市场演进似非他们所要考虑之事。我们不妨从“洛阳纸贵”的例子来看著作版权问题。《晋书》记载,左思耗费心血历时十年写就《三都赋》,得到皇甫谧、张华等人的盛赞和推介,风靡都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因此为之纸贵。事实上,人们需求的是左思的文赋,而不是纸。但因为技术条件所限,文赋要传播,靠的是互相之间的传写,纸张是媒介,因此洛阳纸贵,卖纸的发了笔小财。

文赋作者是左思,本来属于他的部分收入却转到卖纸的人那里了。这是因为,他很难在当时收取一笔版权费。比如,左思可以发表一个公告,说凡抄写此赋者,需支付作者版权费若干文钱。但要监督别人抄写,成本何其高也,左思就赚不了这笔钱。

旧时的科举制度下,优秀的诗文能够给作者带来巨大声誉,仕途也会得益。这些便是作者的收入了。因此,左思所希望的,是文赋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更多更多文人的肯定。社会制度和技术条件都约束着他,直接从读者那里取得收入的成本过高。

技术的发展,使这部分收入得以有机会转到作者那里去。我们知道,唐朝之前,书籍主要依靠人工抄写,效率极低。而到了唐朝后期,而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使得书籍出版速度和数量大大提高。雕版印刷是把字印到整块木板上,再雕刻成阳文,再一页一页印刷,人力、物力、时间耗费虽然还很大,但和人工抄写相比是大进步。

出版商和作者这时也有了动力去保护版权了。事实上,版权保护活动的出现,从宋朝已经开始有个案。出版商和作者为了校对编辑诗文稿,往往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被其他人翻版,很可能亏损,这也是他们提出版权主张的根本原因。古代社会没有如今那样发达的媒体,作品最初大多是通过友侪间传播。而现代社会,技术条件今非昔比,印刷出书成本大大降低,版权费也是作家主要的收入了。出版商与作者签订合同,支付一定比例的销售收入给作者。如果版权得不到保护,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将书拿去印刷,支付校对编辑等费用的先期出版商,价格上肯定竞争不过盗版者。

而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更使得信息的传播边际费用降到近于0,版权保护也有了新的内涵,电子收费文档出现,也就是说,作家可以直接从消费者那里取得收入了。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晋朝有了互联网和电脑,左思可以把小部分文赋放在网上,限制下载,每点击收取若干文钱,结果很可能就是“豪贵之家竞相点击,左思暴得千金”了。

上一篇:福利为什么没给所有人 下一篇:评级机构可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