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胎膜早破胎盘病理变化与早产儿缺氧的相关分析

时间:2022-06-03 12:54:33

早产胎膜早破胎盘病理变化与早产儿缺氧的相关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胎盘的病理改变情况,分析早产胎膜早破胎盘病理与早产儿缺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早产既无合并症又无胎膜早破(对照组)和胎膜早破早产(观察组)各68例和36例,常规HE染色观察胎盘形态学变化,并对两组孕妇进行血液分析、新生儿分娩时情况和新生结局分析。结果 观察组胎膜炎、绒毛膜炎、绒毛膜板炎、脐血管炎、绒毛间质纤维化、胎盘梗死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早产;胎膜早破;胎盘病理;新生儿缺氧

我国早产发生率5.0%~10.0%,存活早产儿的远期致残率明显高于足月儿。早产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了,其主要原因分为孕母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因素。胎盘作为胎儿宫内生活唯一接触的环境核心,是胚胎及胎儿生存、发育和成长必不可少的器官,胎盘的功能以及形态能反映胚胎和胎儿宫内发育的情况并可反映孕妇的状态。Meis等[1]将早产分为自然早产(spontaneous preterm)与人工早产(indicated preterm)两种,自然早产的原因最多见为胎膜早破引起早产,据报道1/3胎膜早破者发生早产[2]。与早产有关的胎盘病变主要为血管性病变(28.3%)及感染性病变(40%)。感染性病变表现上行感染和血行性病变。上行性感染主要指母体致病菌从阴道上行至羊膜囊,往往伴有胎膜早破。血行性感染指胎盘的感染是经母体血液而来的,这种情况较少见。本研究通过观察胎膜早破自然早产胎盘病理变化特征,探讨胎膜早破早产胎盘病理变化与围产儿结局间的相互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早产孕妇(28~36+6周)150例中,其中胎膜早破早产(观察组)36例,早产既无合并症又无胎膜早破(对照组)68例,观察组年龄(28.13±4.10)岁,孕周(34.12±1.74)周;对照组年龄(28.15±1.19)岁,孕周(34.58±1.99)周。

1.2 方法 ①取材 2组分别有36例和68例,当胎盘娩出后,迅速选择母羊同中央胎盘组织的1.0 cm×1.0 cm×1.0 cm,蜕膜1.0 cm×1.0 cm,迅速放入10%甲醛液中固定,统一行HE染色;②临床化验指标 抽取母血5 ml,统一送检验科,由专业人员双盲法行血生化检查及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胎盘病理变化 观察组胎盘胎膜炎、绒毛膜炎、绒毛膜板炎、脐血管炎、绒毛间质纤维化、胎盘梗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孕妇特殊化检查结果及发热比较 血常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发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围产儿缺氧和感染 围产儿预后比较:观察组低Apgar评分、羊水胎粪污染(ⅡⅢ)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试验为诊断亚临床绒毛膜

羊膜炎非常敏感的指标,比临床上发热、白细胞升高更为敏感。国外近年研究显示早产胎盘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为胎盘感染性改变[3,4]。胎盘是母儿间物质交换与转运的重要器官。交换主要在绒毛血管合体膜进行转运的方式很多,可能通过扩散、主动运输、大容积流动进行。胎盘的组织学结构从儿面到母面依次由羊膜、绒毛膜板、胎盘实质和蜕膜板构成。当胎膜破裂后,胎膜的屏障作用消失,细菌易于上行感染。细菌进入羊膜中,绒毛膜发生多核细胞浸润,使绒毛间质组织损伤,纤维蛋白样变性,胎盘血管病变,而胎盘血管的病变直接影响绒毛血管合体膜的转运,导致胎儿缺氧及营养物质缺乏,继而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5,6]。本研究结果显示早产胎膜早破胎盘病理变化为胎膜炎、绒毛膜炎、绒毛膜板炎、脐血管炎、绒毛间质纤维化、胎盘梗死。以上结果与年等[3]报道的胎膜早破上行性感染引起羊膜绒毛膜炎相符[3],是胎盘感染中最常见的,引起围产儿感染及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7]。

参考文献

[1] Meis PT,Michielutte R,Peters TJ,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eterm birth in Cardiff,Wales II.Indicated and spontaneous preterm birth.Am J obstetric Gynecol,2004,173(2):597.

[2] 周郅隆.高危妊娠的监护与处理.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161.

[3] 年,杜心谷,刘伯宁.妇产科病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42343.

[4] Michael Guschmann,Wolfgang Henrich,W.Chorioangiomanew Insights into a wellknown problem II.An immunohis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136 cases.J Perinat Med,2003(31):170175.

[5] Lauraa.Beebe,MPH,Lindad.Cowan.The epidemiology of placental features:associations with gestation age and neonatal outcome.Obstet Gynecol,2006(87):771778.

[6] CharnockJones D.S.,Kaufamann P,et al.Aspects of human fetopalcental Vasculogenesis and angiogenesis.Molecular regulation.Placenta,2004,(25):103113.

[7] 李翠兰,胡章和,唐奇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子宫胎盘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11(11):65165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腹腔镜对168例慢性盆腔痛的诊治 下一篇:冠心病因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