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6-03 12:32:28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 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小学音乐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教育观念落后,小学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这种现状令人担忧。因此,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的现状刻不容缓,要转变观念,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 农村小学 音乐教育 现状 对策

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小学音乐教育存在很多问题,现状令人担忧。因此,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的现状刻不容缓。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音乐教育能够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如教唱《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我的祖国》、《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歌唱二小放牛郎》、《延安颂》、《二月里来》等爱国主义歌曲,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献身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欣赏《樱花》,通过歌词学生就会联想到樱花的美丽,日本人民每到三月时户外去赏樱花的情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一定要重视小学音乐教育。

3.音乐教育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对学生的精神起激励作用

列宁认为:“音乐是人类的美好事业,是能给人们无穷力量的神圣事业。”因此,在列宁的革命生涯中,经常用有限的活动经费开音乐会,这一洋溢着生命力的活动,使它们这批革命者无论处于什么艰难困苦的环境,都能充满信心和力量,从而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受过多少挫折,心理素质比较差,通过音乐课堂让小学生欣赏《命运交响曲》之类的励志音乐,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教育观念落后,小学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

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素质教育开展不够理想,重智育轻美育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由于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缺乏认识,认为音乐课是多数教师都可以承担的课程,他们多数把音乐课看成是学生的劳逸调节课,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许多小学常常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占用音乐课的时间去上其他学科的课程,有的小学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程,致使学生无法学习音乐知识,享受音乐教育的权利,严重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的学校领导对音乐教师不重视,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小学音乐教育,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地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效。

2.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由于经济落后,财政收支困难,教学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由于投入不足,有限的教育经费大多只够用于维修校舍、购买办公用品等必要开支,根本无法用来购买音乐教学设备。致使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用来专门上音乐课的固定教室,学生上音乐课只能在文化课教室。由于学校面积小,上课的教室又比较集中,一个班上音乐课,就会干扰到其他班级上课。而且很多小学都没有钢琴、电子琴、手风琴等音乐器材,也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上音乐课就只能带一台录音机播放带子,甚至就是靠自己演唱,学生跟着唱,这样音乐课就成了唱歌课,音乐课教学效果不强。有的学校连音乐教材都没有,这样的教学条件,教学效果怎么会理想呢?只有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才能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

3.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基本上没有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多数音乐教师都是上其他主科的音乐教师兼职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落后,财政困难,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费用较高,学校为减少开支,就聘请代课音乐教师或者让上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职承担音乐课程。而且,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发达,信息化建设滞后,所以很多音乐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去任教。农村小学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而兼职或代课的音乐教师又没有受过音乐专业的正规教育和培训,音乐素养和教学水平整体偏低,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不少的音乐老师五音不全,发音不准,对于演唱、发声及一些乐理知识也是知之甚少,实在不会唱就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唱。因此音乐课教学形式单一、气氛不够活跃,致使学生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这种现象说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三、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1.转变观念,重视小学音乐教育

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关键是转变观念,提高对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重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认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小学音乐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不能可有可无,各级领导应转变观念,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建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综合考核和评价体系,消除“主科”与“副科”的偏见,对音乐教师在工资待遇、晋级评职、评优等方面应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同样对待,并把音乐课与其他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解决农村小学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同时使现有的小学音乐教师接受音乐专业的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音乐素养。各级教育部门还要加强对家长的音乐教育宣传,使家长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2.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因经费不足,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条件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政府和学校每年应设立一定的音乐教育专项经费,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投入,改善小学音乐教学的条件,保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正常进行。首先,应该增加投入,给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其次,要加大音乐教学设备的投入。《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7号)中列出三套可供选择的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方案,其中第三套方案要求每个小学应至少配备五线谱教学黑板1块,钢琴1台,电子琴或电钢琴1台,立体声双卡收录机1台,音乐教学挂图1套,音乐教学用品柜1套,80至120贝司的手风琴1台,教材配套音像资料1套,音像教学资料60盘,头饰、彩纸、彩绸、吹塑纸等自制的教具材料1套,多用划线规1套,响板、木鱼、双响筒、铃鼓、沙锤、碰钟、串铃、三角铁等成套打击乐器1套,小锣1个,大锣1个,小堂鼓1个,小钹1付,低音、中音、高音的铝板琴1套,木琴1个,这是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增加投入,为农村小学配备必要的音乐教学设备,争取达到第三套方案的配备标准。

3.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决定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低,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就很难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影响了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和教学部门,应加大投入,加强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专业音乐教师紧缺的问题,学校应用丰厚的待遇不断引进专业的青年音乐教师,壮大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其次,要加大对现有兼职音乐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本的歌唱方法、钢琴入门、歌曲配奏与自弹自唱、合唱与指挥、民族舞蹈基本知识、课堂乐器(竖笛、口风琴)演奏、音乐欣赏知识等。最后,还要加强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只有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刘启平.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音乐教育,2010,(01).

[2]南莲凤.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甘肃教育,2010,(03).

[3]娟.浅议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4).

[4]王卿蕾.新课改下江西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J].

上一篇:奏响体育课堂的交响曲 下一篇:浅谈体育教材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