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时间:2022-06-02 06:08:40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摘 要:新课程教学标准除了要求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品格以及人生态度。高中化学是高中生必须要进行学习的一门课程,因此,化学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化学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高中化学;德育;爱国主义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思维方式以及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样培育出来的人才不仅仅是知识型人才,更是创新型、掌握一定思维能力的人才。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德育,能够不断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全面性。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的事件、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国近代时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化学科学上的落后,但是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很多的科学革命先烈为中国的化学事业作出了贡献。即使在古代,我国的化学仍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如:火药、造纸术等,就是我国的劳动人民发明的,这也从一方面验证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些具体事实进行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真实的史料进行授课,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以前辈为榜样,努力学习,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化学事业。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其爱国主义情怀。化学教师结合具体人物及事件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另一方面渗透德育,能够从整体上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方式在教学中渗透

学生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很容易,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却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培养教育。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大程度上,教师的行为处事能够影响到学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首先就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良好的谈吐修养、敢于创新的教学模式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合作,这极其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许多实验操作,学生还会走进实验室,亲自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练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通过合作,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学生合作进行实验就要一起设计实验操作流程,一起进行实验操作,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当出现错误的时候,还会一起分析错误的成因。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建立起合作学习精神。总之,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能够将教材知识点内容和德育紧密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有一定的情感进行教学,用情感去感化学生、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春燕.新形势下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1).

[2]陈飞.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05).

上一篇:刍议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 下一篇:合理整合教材资源,优化初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