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瘀阻胞宫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06-02 03:55:40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阻胞宫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其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8例经门诊确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症状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无论是总有效率还是优良率,对照组均较治疗组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随机对照试验

[中图分类号] R711.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7-0054-03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reatment stasis uterus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LIU Chunni LIAO Xinbo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TCM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Jiujiang 33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Chinese Herbs Combined enema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ere observed in clinical studies of its value in treating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68 cases of outpatients diagnosed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ymptoms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excellent rate of the low-contro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Integrative medicine;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linical efficacy;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妇科临床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其病情顽固,治疗后病情容易反复发作[1,2],加上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并不是很典型,很容易被患者所忽略,当成普通的炎症治疗。很多慢性盆腔炎患者经常在工作过度劳累,或者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症状才表现得比较典型[3,4],从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慢性盆腔炎的患者一般存在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下腹部出现包块等症状[5,6],严重的患者会导致不孕的可能。目前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是运用抗生素针对病情进行抗感染治疗,但是效果达不到很好的预期目标[7,8],近年来随着中医治疗的大力推广使用,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7月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严格按照2005年出版的《中华妇产科学》的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进行[9]。中医辨证属瘀阻胞宫证,症状表现为小腹、腰骶疼痛,带下黄稠,素有Y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年龄23~46岁, 平均(36.1±6.3)岁,病程2.2~8.6年,平均(5.9±2.7)年;对照组:年龄25~48岁,平均(32.7±10.5)岁,病程1.9~7.9年,平均(4.7±2.2)年。两组患者的所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18岁,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②均有行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不分年龄、性别、种族;③依从性较好,并能签署治疗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孕妇或近期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哺乳期妇女;②伴有妇科肿瘤、性传染病;③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危及生命及意识障碍的患者;④易过敏体质;⑤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

1.3 方法

将68例确诊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灌肠,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进行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使用西医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内服和中药灌肠。经期妇女均在月经结束后开始治疗。10 d为一个疗程,每组均治疗2个疗程。

1.3.1 抗生素治疗 使用头孢呋辛钠(珠海经济特区粤康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 0560)1.5 g加入100 mL 0.9%氯化钠静滴,一天2次,甲硝唑注射液静滴(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011),每天2次。

1.3.2 中药内服治疗 用以桂枝茯苓汤为主方,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加减治疗。主方: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赤芍各12 g,若患者疼痛明显,加用乳香6 g、没药6 g、延胡索12 g等以增加活血止痛之效;若患者经期血块较多,加用益母草10 g,牛膝15 g,丹参10 g等以加强活血止血之效;经期出血较多者,则加用三七6 g,蒲黄6 g,茜草10 g等以加强活血止血之效。选定中药方剂后,加水煎煮取汁300 mL,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1.3.3 中药灌肠治疗 配方为:金银花15 g,蒲公英15 g,野15 g,紫背天葵15 g,紫花地丁15 g,延胡索12 g,乳香15 g,没药15 g,透骨草30 g,三棱15 g,丹参30 g。将上述所有中药放入400 mL清水中煎煮至100 mL,将药汁导入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等药液温度下降至38°~40°时,患者行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 cm 以上为宜,插管深度至少应达到14 cm,尽量在20 min内滴完,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越长越好。

1.4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进行治疗效果评定。①治愈(优):腰骶部酸痛、下腹部坠胀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未见异常;②显效(良):腰骶部酸痛、下腹部坠胀等症状基本消失,妇科检查提示阳性体征大部分转阴,B超检查显示包块缩小或积液减少>2/3;③有效(可):腰骶部酸痛、下腹部坠胀等症状有所改善,妇科检查提示阳性体征得到一定好转,B超检查显示包块缩小或积液减少>1/3;④无效(差):腰骶部酸痛、下腹部坠胀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妇科检查提示阳性体征改善不明显,B超检查显示包块或积液仍然存在。患者腰骶部酸痛、下腹部坠胀疼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等症状,积分标准按照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进行计算,其中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症状消失为0分。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无论是总有效率还是优良率,对照组均较治疗组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慢性妇科疾病,一般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没有处理妥当,外加患者自身体质较差的情况下导致病情迁延从而发病[11,12]。目前针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主要还是通过西医抗生素抗菌治疗,但是单纯的抗生素治疗很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而且周期长,短期内很难达到患者所期待的疗效目标,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13,14],导致该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为内源性病原体或者外源性病原体感染,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为阴道内的细菌,还有一些性病传播源的病原体,现代医学治疗一般根据实验室结果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由于病原体易出现耐药性,导致了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临床上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情的复发率是目前临床医师比较关注的问题[15]。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应属于“Y瘕”、“带下”、“痛经”、“月经不调”等范畴,多是因为经行产后,胞门未闭,风寒湿热之邪或是虫毒乘虚内侵,与冲任气血相搏结,盗贼蕴结于胞宫所导致,治疗上主要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桂枝茯苓汤为主方,其中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赤芍各12 g,若患者疼痛明显,可加用乳香6 g、没药6 g、延胡索12 g等以增加活血止痛之效。中药灌肠可通过盆腔周围丰富的血管丛,使药物直接与直肠黏膜接触,增加局部血液中的中药有效成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除黏连、止痛的疗效。

本研究表明,无论是总有效率还是优良率方面,对照组均较治疗组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莫爱萍,李开明.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7例[J]. 四川中医,2015,33(5):115-117.

[2] Speer LM,Mushkbar S,Erbele T. Chronic pelvic pain in women[J]. Am Fam Physician,2016,93(5):380-387.

[3] Liang Y,Gong D.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A qualitative study of patients' insistence on treatment[J]. 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2014,21(14):345.

[4] 王宝琴.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7):802-803.

[5] 张乾珍. 桂芝茯苓丸治疗湿瘀互结型慢性盆腔炎40例[J].西部中医药,2015,28(8):96-98.

[6] Chen X,Liu Y,Deng Y,et al. Hemorheological study and treatment with enema retention of Li Chong Tang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in women suffering from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J]. Pak J Pharm Sci,2015,28(4):1465-1469.

[7] 李月芬,周繁荣.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2):347-349.

[8] 赵卉荣.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11):60-61.

[9]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64-1367.

[1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5-246.

[11] 夏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14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59-60.

[12] 韩黎华.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5):214-215.

[13] 王晓鹤.中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比较[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5):82,84.

[14] Noor N,Garely AD. Urogynecologic conditions:Pelvic organ prolapse[J]. FP Essent,2015,4(30):23-28.

[15] 黄春玉,邢秀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4 例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15,33(3):126-128.

(收稿日期:2016-03-15)

上一篇:两种材料复合用于犬前牙拔牙位点保存的实验研... 下一篇:中考中的STSE试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