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部物流管理问题完善策略

时间:2022-06-02 03:24:38

医院内部物流管理问题完善策略

目前,我国医院由于医疗器械、试剂的采购、储存、运送等物流管理薄弱,使医院运营成本增加。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医院内部物流管理的优化。

一、医院内部物流管理发展概况

医院内部物流主要由财务预算、采购、仓储、库存管理、分配等过程组成,负责医疗、办公、科研、教学等所需物资的配送过程。根据现代物流的概念,主要分为内向物流与外向物流两种类型,医院作为需求单位,属于内向物流[1]。医院内部物流管理是指对医院各部门物资进行统一管理,实现物资利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目标。美国医院内部物流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医院各科室的资源配置方面,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及时了解各科室物品使用情况,及时补充并降低库存量,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在外部管理上,主要是通过建立电子数据交换平台,让试剂、器械等厂家了解医院的情况,从而通过招标、竞标等方式,实现公平竞争,也为医院获得高质量的物资提供了选择的平台。美国医疗财务管理协会总结了美国物流管理的成功经验:开发信息平台,提供决策支持;降低库存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培养供应商之间的联盟,降低总成本[2]。

二、我国医院内部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我国医院在物流管理方面缺乏相关的制度规范,即使有,也没有真正实施、执行,这种现象在中小医院更为明显,使其不能形成系统的医院内部物流体系,影响医院内部物资的配送,同时增加了医院内部滥用私权、等现象的滋生[3]。

2.物流链各环节管理薄弱

物流链分为采购、储存、发放与配送、废弃物处理四个环节,均存在管理薄弱的弊端。采购方面,医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多种物资,如医疗器械、试剂、药品、后勤物资等,由于采购人员根据各个科室的上报情况进行审批、采购,因此审批环节比较繁琐、效率低下,且供货商及货品众多,缺少信息化管理平台,容易导致对供货商及货品审查不严,造成经济损失或重复采购。储存方面,医院物资储存由专门人员进行记录、审核,手工操作不仅增加了工作负担,而且容易出错;同时对二级库房的管理不严。发放与配送方面,由于领取手续复杂,导致医用物品供应不上或效率下降,影响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以及医护人员的抢救时间。废弃物处理方面,虽然要求越来越严格,但仍存在某些医用危险品未经高压而直接处理的情况,容易造成污染。

3.信息化程度低

很多医院尤其中小医院,没有实现计算机联网,物流管理缺少智能化措施,有的停留在手工操作,影响了物流链有效、安全运行。

三、优化医院内部物流管理的建议

1.健全规章制度

对医院物流管理,首先可以参考国外物流管理的先进经验,制定物流管理优化的相关制度、规范,做到有章可循。其次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执行小组,发现违规、违纪行为,给予处罚。另外,明确各个科室分工,并加强科室之间的联系,保证规章制度落地。

2.优化物流链

一是采购采取实收实付,实现计算机网上订货、制单等;与高质量的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科学计划、小批量购买。二是建立信息化平台,及时了解医院物资的输出与输入,使消耗与购买达到平衡,对那些不易长期储存的物资,严格控制其进出,在保持充分供给的同时,降低储存成本。三是引进现代化物资传输系统,如智能无轨传输系统、管道传输系统、轨道小车传输系统等,实现药物、器材试剂及各种样本的及时、有效传输、配送。四是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高压灭菌后燃烧销毁,防止有害物质滋生蔓延。

3.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信息化、智能化是医院内部物流管理的重要方向[4]。一是要引进相应设备,如计算机系统、物流管理优化软件及各种智能化传输系统等。二是要进行专业化培训,使相关人员掌握物流管理优化的知识及计算机、软件应用方面的知识,在整体上提升医院的科技、信息水平。三是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合作,真正实现网络信息的共享以及物资网上的分配。

参考文献:

[1]陈雪.A医院供应链集成化管理优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张文静,钟胜,吴晓东.医院内部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库房主动式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3:33-37.

[3]叶华,焦亚萍,王锦珠,等.基于现代物流管理的标本转运方式的优化[J].中国医院管理,2013,10:77-79.

[4]丁勇,杨永林.信息化条件下的医院物流管理[J].现代医院管理,2014,3:77-79.

作者:桂赛银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上一篇:国外学习支持服务对远程教育的启发 下一篇:物流企业的精益物流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