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02 12:36:57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摘要]地理学习并不像有些学生认为的那样,必须死记硬背。理解与掌握是学习地理的最好办法。通过对《气压带和风带形成》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对科学原理和地理规律的理解能力,巩固相关知识点。

[关键词]地理教学;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2-0069-03

[作者简介]陈强(1986―),男,江苏徐州人,硕士,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教师。

一、教学分析

本部分教材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第二节的第一部分知识,包括单圈环流的形成、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等部分。它是前一节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在全球范围的具体应用,是后续章节中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单圈环流的形成;

2.通过假设推论的方法,思考并绘制三圈环流模式图;

3.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由理想状态逐步接近实际状态”的思路,感受地理研究的科学方法;

2.形成事物运动、变化、联系的发展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

四、教学策略

以启发式讲授为主,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由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实现对单圈环流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将地转偏向力的知识迁移到对运动中的大气的方向偏转的理解;引导学生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知识应用到三圈环流的现实中来解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热力环流原理

1.教师活动(通过讲解引起学生回忆):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区域受热不同。相对热的区域空气受热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相对冷的区域空气冷却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热力环流。

由于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不均,赤道地区受热多,两极地区受热少,这样在全球尺度范围内也会形成热力环流。那么,在全球范围内,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大气又会有什么样的运动状况?

2.学生活动:回忆上节课内容,描述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并绘制热力环流模式图。

3.设计意图:以旧知识“热力环流原理”作为新知识的铺垫,以已有原理引导学生养成将原理应用到实践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单圈环流的形成

1.教师活动(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大气受热的最终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赤道地区全年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较高;而两极地区受到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赤道地区大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两极地区大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由两极地区吹向赤道地区;在高空水平方向上,气流从赤道吹向两极地区。由此形成单圈环流。

赤道地区形成环绕赤道的低压带,两极地区形成高压带。以北半球为例,高空形成南风,近地面形成北风。

2.学生活动:分析太阳辐射在全球的分布情况,描述赤道、南北极地区由于太阳辐射不同而产生的冷热差异。进一步根据热力环流原理描述全球单圈环流模式,并绘制单圈环流模式图。

完成课本33页的活动,在地球立体图中,填画单圈环流的大气运动方向。

3.设计意图:本图直接由“热力环流原理示意图”转化而来,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原理向实际的思维迁移。并为下面“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风带”做铺垫。

(三)三圈环流的形成

1.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实际上,大气在由赤道向两极运动的过程中还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此,其真实的情况并不是在地表形成单圈环流,而是形成三圈环流。那么,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环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在南北纬5°之间形成了一个赤道低气压带。赤道地区上升的气流在高空聚集向南北两侧流动。以北半球为例,在大气向北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偏转成西南风,至大约30°N的位置,高空的西南风偏转成西风,气流在此位置聚集,形成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而在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赤道和30°N之间形成东南信风带。这样,便在赤道和30°N之间形成了低纬环流圈。

在近地面,副热带高压带汇聚的大气向北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西南风,称盛行西风。在北极地区,由于大气冷却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带。在近地面,极地高压带向南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偏转成东北风,称极地东风。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在60°N附近区域相遇,暖而轻的盛行西风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后向上爬升,在60°N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方向,于是形成了中纬度环流圈和高纬度环流圈。

2.学生活动:在明晰了以北半球为例的三圈环流之后,请学生依据三圈环流的原理,分析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并在全球范围内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

3.设计意图:三圈环流涉及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同时涉及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是本节重难点。需要在教师引导下,活跃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教师活动:由于赤道上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多,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此形成了相应的气压带、风带的全球分布。实际上,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因此地面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区域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那么,气压带、风带又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什么样的移动呢?

2.学生活动:看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分析其移动和太阳直射点之间的联系。随着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气压带、风带大致呈现夏季(北半球)北移,冬季南移的规律。

3.设计意图:除了地转偏向力会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之外,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也会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因此,随着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深入学习,逐步将对气压带、风带分布这一地理问题由理想模式推向实际情况。本部分知识相对简单,可安排学生讨论、自学,训练学生的读图思维能力,建立起由学习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知识而意识到的事物之间联系、变化、发展的自然科学思维方式。

六、教学反思

高中生一般认为地理属于文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对科学原理和地理规律不甚重视。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重要教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本节内容亦是学生通过对地理问题的研究养成科学认知方式、树立科学精神的重要教材。

地理现象的形成是有科学的理论为支撑的,本节教学以热力环流为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逐步展开研究。

地理现象是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对地理问题的研究需要从简单到复杂,从理想状态到实际情况的逐步深入。本节教学便依据此种科学研究的思路进行地理问题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时先英.如何突破其后难点[J].改革与开放,2012(8).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黄宗俊.走出地理学习中的误区[J].福州师专学报,2001(10).

上一篇:以问促思,师生互动快乐求知 下一篇:巧用多媒体,语文教学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