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霾”伏的警示

时间:2022-06-02 12:29:06

据环保部2013年2月18日介绍,我国74个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城市,春节期间(2013年2月9日至15日)平均超标天数占比45.3%。PM2.5平均超标率为42.7%,最大超标4.7倍。环保部称,不利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燃放,共同导致春节空气质量下降。十面“霾”伏,“毒雾”锁城,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和反思?

污染是怎样形成的?

大雾天气推波助澜——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雾天是我国每年秋末到初春这段时间极易出现的天气现象,由于春节这些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回升,为大雾天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雾的出现使空气中的污染物很难扩散,加重了空气污染。

排放污染是问题根本——据央视报道,造成近期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是燃煤、机动车、工业等污染物排放量大。而近期极端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则是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

企业生产方式应怎样调整?

专家认为,PM2.5数值创“新高”与生产方式的改变、生产结构的调整不到位、能源结构过度依赖煤炭有很大关系。“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燃煤机组装机容量还将增长,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仍将增加。”北京大学教授潘小川说,火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将直接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另据数据显示,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投资正在不断加快。因此,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是降低PM2.5的必由之路。

环境治理模式如何适应新要求?

此次大范围雾霾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区域性污染”,一地很难“独善其身”。尽管北京、广州等城市已成为煤炭总量绝对削减的先行者,但一个城市的单打独斗已不足以应对区域空气污染扩散的严峻现实。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以华北地区为例,需要京津冀以及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等省区市协作,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控制。

我们的生活方式需要哪些改变?

据北京市公布的数据显示,1/4的PM2.5是“输入性”的,3/4则是北京地区“自产”的汽车尾气、燃煤排放、工业企业排放、工地扬尘、农业焚烧秸秆等。其中,汽车尾气大概“贡献”了22%以上的份额。《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当前中国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每公里约为160克,欧洲的目标为95克,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环境破坏容易,恢复却需漫长时日。“毒雾”面前,付出了代价的我们都应该反省,哪些生活习惯增加了“环境负荷”:乱扔垃圾,无视垃圾分类,贪图方便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物品,焚烧树叶、秸秆,无节制购物……我们需要改变的还有很多。

“毒雾”锁城,如何突围?

提升对雾霾的灾害认同意识。雾霾不是一般的污染,已经对公共生活、大众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专家说,PM2.5与人体健康最密切相关。PM2.5的日均浓度和年均浓度到达一定数值,会增加死亡风险。

多学习国际先进做法。发达国家在阴霾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美国是在空气净化法中,做到了控制空气质量不计成本;日本的做法是兴建屋顶花园和墙上“草坪”,吸附空中粉尘,如《城市规划法》规定,从东京市内的任何一点向东西南北方向延伸250米的范围内,必须见到公园,否则就属违法,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英国则早在1956年就颁布了“净化空气条例”,禁止在首都地区燃用烟煤,并加强了城市绿化工作。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效果显而易见,到20世纪70年代,伦敦终于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多服膺和尊重科学治理规律。专家认为,从欧洲和北美治理的过程看,他们都经历了50年,我们至少要打个对折,要二三十年。按世卫组织公布的三个过渡时期目标值阶段,通常每跨越一个阶段,都得付出至少3—5年时间的艰苦治理。环境污染、空气污染一旦形成,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生态圈。生态圈的改善涉及各种生物、微生物、人类活动、经济活动等,绝非有钱就能改变和改善的。

《广州日报》:防治雾霾当像防治非典

目前,对雾霾天气的关注明显呈波浪线:雾霾突然加重了,新的研究抛出了,关注度就会迅速上升;反之,“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种“像雾像雨又像风,来来去去只留下一场空”的关注,对于治理雾霾天气,可谓大忌。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表示,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谁都跑不掉。既然如此,那就应该学习借鉴当初防治非典的经验,持之以恒地关注,拿出切实的举措,从公权和公众两方面入手,牺牲一点GDP,牺牲一点发展速度,确保空气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人民日报》: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近些年来,我们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但是这一成绩远不足以令人乐观。连日来浓雾重锁的城市污染再次警醒我们: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向前,工业化、城镇化还将持续,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空气污染防治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好是小事”的心态来应对突况,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负担。只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我们才可能拥有天蓝、地绿、水净、风清的美好家园。“同呼吸,共责任”,这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上一篇:“简单”,从来不简单 下一篇:用镜头助老的“摄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