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孩子展现自我的舞台

时间:2022-06-02 12:10:17

让课堂成为孩子展现自我的舞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

一、做小老师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思想。”这是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的一段话,它与新课程理念中“反对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走向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协作主动获得知识”是有共同之处的。低年级教材中归类识字较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归类识字的特点,鼓励学生寻找汉字的构字规律,辨别新字与形近字、形音字的异同点。上课时,请学生上台做“小老师”。通过“小老师”认真细致的讲解、同桌商量、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分析字形,辨别字音、字义,熟记生字。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许多学生在课前向他们的“小老师”提供最佳的学习方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好主意、好点子,才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由于师生交换了角色,学生学习起来兴致勃勃,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识字的方法,这对每―个孩子都有帮助。例如,我在教“识字3”―课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设计“你愿意教大家哪个字?”“谁来做小老师,教教大家”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事物。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

二、当小画家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图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符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我发现孩子都喜欢画画。因为画能表现学生生活,反映孩子的思想。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一幅形象直观的画能胜过千言万语,学生不仅喜闻乐见,更热衷于自己动手作画。例如,我教《小池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小池塘多美呀!让我们拿起彩笔画一画。小池塘里还会映出些什么?在图上添一添,并用“_______倒映在池塘里,像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图画指导背诵,向好伙伴介绍你的画。通过读课文、作画和添画,学生的印象深刻,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三、当故事大王

现在很多家长都注重学前教育,很早就给孩子买书。有的孩子没上学就能背好几首古诗,会讲好多故事。新教材中安排了一定量的成语积累。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学生难以理解,于是课前我让学生读《成语故事》搜集有关这两个成语的故事,让学生自行阅读,课堂就成了他们讲故事的舞台,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两个成语,还学到了其他的成语故事,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

四、做小演员

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低年级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部绝妙的动画片,要是能把它们编成课本剧,那么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情感投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如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时,我让学生首先形成“角色意识”,让学生表演小松树、大松树和风伯伯之间的故事。让学生在演的过程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教师,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组织者、主导者,更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孩子们扮演了各种角色,让他们在这舞台上尽情地创造和表现自我!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小学)

上一篇:红花绿叶相得益彰 下一篇:多媒体应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