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大于法、权法博弈到权进法笼

时间:2022-06-02 09:09:53

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众多媒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了各种解读与分析,但肯定的评价是主流。海外华侨华人更是为中国法治文明的巨大进步感到高兴。

法治进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文明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它事关经济、社会建设及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四中全会精神的光芒,不仅照耀着当前的中国社会,也将照亮国家的前进历程。

毋容讳言,中国走到这一步,经历了不少坎坷与曲折,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

历史告诉我们许多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独立的新中国,人民过上了温饱奔小康的生活,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不容否定的铁的事实。

但是,其间也走了很多弯路。新中国建立后,虽然制订了不少法律法规,但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加上旧的习惯势力与思维的影响,人治的现象相当明显,权大于法的实例屡见不鲜。如反右斗争、、等,出现了很多失误与冤案,国计民生大受伤害。尤其期间,个人权力大于党规国法的现象泛滥成灾,让整个民族惨受灾难、浩劫。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仅有的、本就不那么完善的法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独断专行没有得到制约,从上到下无法无天。

改革开放后,法治逐渐完善起来。有法可依、执法严格、依法监督、违法即究局面开始形成。但是,权大于法的现象依然存在,权法博弈相当突出。有时候,法律赢了权力,法规得到执行;不少时候,法律斗不过权力,权力没有得到制约,造成了损失。

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历不断启示我们,中国要成为富强、文明、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之路,成为法治中国。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的领导、政府职能、市场经济、社会管理、民众生活等各方面、各领域、各行业,进入有序、规范、高效、健康的前进轨道。十八届四中全会及其决定,可谓应国运时运而生。

现实呼唤十分迫切

目前的中国,不仅历史悠久、国土广袤、人口众多,而且已经济体量极大,改革进入深水区,世情、国情、民情都极为复杂,全球化浪潮冲击强烈,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都面临严峻挑战。而法治现状远不能适应时代与形势要求,提升依法治国水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人人痛恨的腐败问题,为什么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就是权力还没有真正关进法治笼子,、贪赃枉法、长官意志大行其道。近年来揭露出来的贪腐现象触目惊心―――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多名副司长以上级别的官员涉嫌腐败被立案调查。原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家中搜查发现现金折合人民币2亿余元。据计算,1万元百元新钞大约115克,这两亿元现金就得有2.3吨重。魏鹏远被调查与煤炭项目审批、干预项目招投标、介绍工程拿回扣等相关性大。他大权在握,人们有求于他,法外交易频频,贪腐由此发生。

发生在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身上的是“塌方式腐败”:帮人低价购买探矿权,挪用国家保障房用地指标;20多次收受贿赂,从财政中挪用6亿元对“矿老板”“超常规奖励”……在他的“权力圈”中,安徽六安市、国土系统、地矿系统的多名厅级官员因贪腐获刑或受审,他们为“矿老板”非法获利提供帮助,致国家财产损失近19亿元。

有些领导干预司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不顾实际限期破案造成冤假错案,无罪之人被判重型死刑;或罗织罪名加害于人,举报者蒙受不白之冤;或打招呼包庇亲朋,让罪犯逍遥法外;或受贿轻判不判罪犯,使法律失去准星;或失职渎职,造成百姓生命财产损失,受害人上访上告无门。

有些领导“决策拍脑袋、执行拍胸脯、走人拍屁股”,患“三拍”顽疾。一任领导一套规划,凭长官意志上项目、改方案,甚至仓促上马、随意拆除。城市建筑附加了当地官员的个人喜好与政绩观,有的地方领导成总规划师,设计师沦为画图工具。不少领导贪大求高追洋,全球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目前在建的125座,其中78座在中国。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在欧美很难被允许建造,而在中国内地一些城市却大行其道,从“大裤衩”“秋裤楼”到“马桶盖”等怪建筑不断在各地涌现。短命建筑屡见不鲜,如广州市耗资8亿元建成的陈家祠广场,仅使用4年即因“城市建设需要”推倒重来;投资2.7亿元的云南省河口的“边境明珠”,完工3年后被拆。有的官员将主政地当私产,建筑业权力化相当严重。

还有些官员不作为,权责作废,不关心百姓疾苦,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后,面对百姓伸冤冷血麻木,肇事者得不到公正的法律惩处……

这一切铁的事实,都在呼唤将权力关进“法规笼子”!

让规矩来“方圆”个人权力

孟子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好多腐败及损失,大都是因为个人权力不受规矩约束造成的。但是,规矩要健全,不然法网就有缺口;有法要遵守,不然法网就成了废网;违法须追究,不然法网就失去权威。

国内外历史一再证明,仅靠领导者良好的人品德才治国理政,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们有局限、他们会变化。渐渐地随着功高位尊、权力增大,随着欢呼赞扬、监督缺失,他们会专断独裁、忘乎所以,作出错误决策,贻误国计民生。

建国后二十年的前期,领袖们巨大的功绩、崇高的威望、集中的权力,做出了伟大业绩,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强国不敢小视的地位。但后来由于权力缺乏监督,领袖错误决策得不到纠正,造成很大灾难与内乱,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后,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家长制,开始加强法治建设,最高领导有序交班,对任职年龄也作了限定,如67岁后不能进政治局常委。这些政治改革加上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的改革,面向世界不断扩大开放,从而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与人民创造力。中国经济实力连续翻番,社会财富迅猛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中国由世界舞台边缘站到了舞台中心,此次在北京召开的APEC就是明证。

但是,法治建设只有进行式、没有完成式;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复杂性与难以预知性,给如何健全法治、严格执法、加强监督、全民守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

十八届四中全会从顶层设计开始,兼顾方方面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如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法庭、重大决策要做合法性审查、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将被追究、把法治建设纳入政绩考核、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纲举目张,这些决定经过细化、落实,必将促使“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尽快形成。“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不断完善,“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律界限越来越清晰。

如此高屋建瓴、周密严格地立规建矩,个人权力进了“方圆”笼子,领导者“三拍”顽疾治愈为期不远!

发挥退位老同志监督作用至关重要

没有严格严密严实的监督,再好的法律也难以落到实处。而离退休老干部,则是一支重要的监督力量。

我是研究未来学和老年人才学的。现在,中国老年人口已有二亿,占总人口的15%,而且还在快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老干部、老年人才占10-20%,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很大的课题。中央文件曾指出,老干部对社会有推动、促进、参谋、示范四大作用。在近年反腐败斗争中,任用一批已退位的省部级干部组成中央巡视组,派到省部级单位进行巡视,这无疑是一项创举。

现在,曾任国家领导人的老干部就有一二百人,省部级就更多了,省以下数量更加庞大。目前,仅江苏就有离退休干部75万多人。按中国现在体制,省部级60-―65岁离岗,省以下离职更早。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近80岁,六七十岁的人身体大都还好。他们政治、工作经验丰富,思想、政策水平很高,又“无官一身轻”,相对来说比较独立,能够无私无畏,监督更为有力。十以后两年多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点。四轮中央巡视,发现了很多腐败问题,有436人被调查,其中省部级官员23人,既打了“苍蝇”,也打了“老虎”,起到了强烈的震慑作用。在江苏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上百名老同志任督导组正副组长,省市县邀请3000多名老同志填写《民主评议表》,邀请120多名老同志参加宣讲团。他们敢于动真格、讲真话,对抓活动不力的直接约谈一把手,保证了活动不走过场。

老同志中不乏刚直不阿、敢于碰硬、敢于负责的铁面人物。曹克明曾担任江苏省纪委书记14年,被民间誉为“曹青天”、“当代包公”。退休后,他将更多精力到南京的城市建设上,不吝出谋划策,也不惧孤身反对。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该怎么建?他曾归纳了48条原则。几条干道、马路改造的设计方案原来都是高架。他据理力争,哪怕只有他一人反对也坚持不懈,后来都改成隧道了。事实证明,他的意见是正确的。原云南省政协前副主席杨维骏离休后,依旧保持着革命年代硬朗、直接的风格,与现今官场的不良风气格格不入,一直坚持实名举报当地官场的各种贪腐和官僚问题。原省委书记白恩培从青海转任云南时,杨维骏已经离休快3年,他发现白的问题后一直紧追不舍。有人劝他息事宁人,他依然如故。他与数个老同志一起努力,搜集证据、向上反映。2014年8月29日,中纪委消息,白恩培落马。

将发挥老同志监督作用的做法、举措、典型加以总结,形成机制常态化,对于建成法治中国,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中国特色依法治国

将给世界带来巨大“红利”

对于法治国家,千百年来各国政治家提出了很多模式,其中多党制与三权分立曾被认为是唯一的好模式。这比封建社会无疑是很大的进步,它能防止独裁,保证选贤任能,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但是,近几十年却暴露了很多问题,党派斗争、族群对立、宗教纠纷,往往使局部利益、党派利益、宗教派别利益凌驾于国家全局利益之上,干扰决策,效率低下,甚至导致动乱,难以集中意志与力量应对危机,保持社会稳定,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种模式创新,既能发挥领袖智慧与作用,又把个人权力置于党规、法律、社会、群众的监督之下,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法治建设蓝图。

外媒评价,中国依法治国“升级版”方案,将对国家治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将给世界其他国家乃至个人带来希望与好处。认为它会为外资来华带来积极影响,对投资人更有吸引力,因为稳定的政治经济、透明的司法环境,会给投资者以安全感。这种积极影响还在于提供更多公平机会,为中国国内外的企业家、投资者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法律基础,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有利于吸引外国资金、人员、技术“走进来”。

有华商曾反映,过去自己需要花不少时间为企业创造顺畅的“外部环境”,疏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渠道,“拉关系”开拓营销之路。法治市场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经商环境,我们在华投资经营更有信心了。在法治建设领先的上海自贸试验区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今年以来新设企业1.2万户,超过原上海综合保税区过去20年的企业存量;其中,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同比增加约10倍。试想,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建设法治市场经济,在给中国百姓与企业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将会给华商及“老外”投资者带来多少“红利”?!

(责编 冯春富)

上一篇:鄂台:“湖北·武汉台湾周” 突显民间对流 下一篇:江明贤《新富春山居图》首次亮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