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时间:2022-06-02 07:19:14

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摘 要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视听结合创设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较为丰富知识以及语感的积累下,发展理解与感受的能力。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9-0027-02

1 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只要求学生集中听讲教师所讲述的文字资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降低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具体知识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在大量感性素材的影响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小学生在上课听讲时经常会被其他事物所吸引,遗漏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多媒体技术拥有很强的感染力以及表现力,能够使学生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条件下获得思维与情感上的共鸣,将阅读知识在多媒体技术的艺术加工后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文字语言转换成生动具体的声音画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意境,提高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

如在《腊八粥》的学习中,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是本课的重要线索,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以此作为突破口。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腊八的儿歌,在儿歌伴奏下放映一张张有关腊八节的图片,给予学生视觉与听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浓郁的节日情境中,引导学生回想自家过节时的情景,使其更好地理解八儿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的心理活动。

2 突出学习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进入千家万户。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多媒体在学校教学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激情与耐心,还能够使教师在便利条件下将知识点逐层分解,突出教学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目前,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于一些抽象知识还未能深层次掌握。要想将阅读知识中的重难点有效讲解,就需要教师借助巧妙的教学策略化难为易,在逐层递进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阅读需要揣摩文章中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阅读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学生最难理解的部分。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有序开展师生互动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以实现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的目的。

如在《一千根弦》的学习中,教师应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与“盲人拉二胡卖艺”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回想遇到盲人时的内心感受。在学生情感出现涟漪时询问学生:“今天我们将一起认识一对盲人师徒,他的愿望是弹断‘一千根弦’,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之后带领学生进行课文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初步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实现知识延伸,拓展学生思维通道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完美结合,在视听优势下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丰富课堂内容,实现知识的延伸,使学生在巨大的信息量中拓展自身的思维通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普通的语文教学相比存在差异,普通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以促进学生知识架构的形成为目的,而阅读教学则强调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升华情感。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解,同时需要容纳更多的课外内容,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促进课内外重点知识的沟通,将语文阅读中涉及的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表达,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感到学有所获、乐趣无穷,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拓展自身视野,由语文课堂向世界各个角落逐步延伸,提高阅读素质。

如在《茶酒联趣》的学习中,对于对联可能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给出定义,掌握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以及巧妙构造,因此,教师应适当拓展阅读内容,使学生在求知欲与好奇心的驱使下深化知识的理解。首先,教师在课下需要搜集相关资料以及有趣的对联供学生了解欣赏;然后将这些资料利用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对联的魅力,在一次次启发中获得对联创造的基本技能;最后,教师应在课外拓展的基础上讲解文中重点,使学生仔细分析“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这幅对联的妙处所在,感受到文中对联的对仗工整、浑然一体,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人生经历与人生态度。

4 提升学生认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一项将听说读写与词句段篇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善于利用多媒体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认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书写大量板书或者重复多次重点内容,降低课堂效率。引入多媒体技术,将大量繁杂的文字输入计算机中,在展示台上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语文阅读教学节省大量时间。可以说多媒体技术辅助下的阅读教学,能够在任意时空随时配合教师教学节奏提取讲解内容,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现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一切未知的事物对其都充满吸引力,当一些未曾见过或听过的事物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总是会从自身理解程度出发向教师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问题,以解决内心疑惑。教师此时不能忽略这种现象的出现,应积极予以延伸,就所涉及的知识点加以拓展,将枯燥抽象的内容以动态形象的画面进行展示,在丰富的感性素材下促进学生的表象思维,深化学生内心对于知识的理解。

如在学习《天鹅》时,学生可能因为之前并未近距离观察过天鹅,所以对于天鹅外形上的特点并不熟知,急迫寻求答案。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利用多媒体播放天鹅图片,细节描述天鹅的外形以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现,避免板书麻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感受天鹅的美丽,产生对自然的亲近与动物的喜爱。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教学活动向着轻松愉悦的方向发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语文素养。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辅佐不仅可以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具有多样性,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同时可以在加深学生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娟.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2.

[2]吕剑茹.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适切性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3]张良金.新课标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浅谈对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下一篇:机组凝结水氢电导率超标原因分析与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