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下一个淘金场

时间:2022-06-02 06:57:32

太空―下一个淘金场

昂贵的石头

金属型小行星最具开采潜力,直径千米蕴藏价值近万亿元的铂

目前已知太阳系内的小行星绝大多数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被称为“小行星带”的区域,其余的则散落各处,有一些还会对地球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小行星总数巨大,化学与矿物组成也丰富多样,为开采提供了多种资源。科学界目前将小行星划分为石质、碳质和金属等多种类型。这其中最值得开采的无疑是金属型。金属型的小行星主要由铁、镍构成,并含有多种其他金属元素,特别是铂、铑、铱、锇等珍稀金属。据专家分析,直径仅1000米的金属型小行星就可能重达20亿吨,其中含有2亿吨铁、3000万吨高品质镍、150万吨战略金属钴以及7500吨铂系金属混合物,单单铂的价值就高达1500亿美元(约合9363.6亿元人民币)。

除了“身家丰厚”,比起月球、火星等星球,小行星还具有独特的开采优势。

小行星的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大方便了飞船起降和采矿设备的建设,还可为高技术产业研发提供微重力环境。另外,将不同种类的小行星组合开采还能提高利用的效率:金属型小行星上的贵金属可运回地球,价值不高的普通金属可就地使用,成为搭建太空中的采矿营地及居所的材料;碳质型小行星上可能富含的水冰可分解成飞船所需的氢氧燃料,或满足航天员的生活需要,降低太空采矿的成本。

去小行星建“大本营”

初期将目标锁定近地小行星,依靠自动机械或是最可行办法

要实现太空采矿,首先得进行探测、选好目标。出于成本与技术的考虑,初期的太空采矿会优先瞄准近地小行星。

目标确立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开采。由于小行星上的微重力环境,飞船设备的着陆、固定、挖掘与收集都会与在地球上截然不同。

着陆时,需要将锚链像炮弹一样发射出去,牢牢钉死在小行星表面,再逐步收紧锚链使飞船降落。挖掘时,采矿机器也需要一直抓紧地面,以防止飞离。最麻烦的是收集矿石。开采出来的矿石碎块会飘走,因此,露天作业可不行,还需要在矿坑上方搭建起阻拦与收集矿石的“天篷””。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将开采得到的资源运回地球了。直接运矿石当然是最简便的方法,不过考虑到运力有限,科学家们可能更倾向于就地冶炼,只运回金属。这样一来,人们还需将冶炼设施先行运至采矿地点。

如果要进军到小行星的“大本营”去开采,那么面临的技术挑战将更加严峻。“小行星带”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地球附近的十几分之一至几分之一,能源供应将成为瓶颈。同时,远距离还为遥控操作带来延时问题。“小行星带”距地球有10多分钟的通信延时,使人类的遥控难以跟上情况的变化。所以,将采矿完全交由自动机械来做也许是最具可行性的办法。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许会在合适的矿场上建设基地,以便专业人员能够亲临现场,进行巡视维护,以及应对其他更复杂的操作。

2018重返月球

美国商业公司已拉开采矿序幕,金属可能大幅贬值、太空旅游业因之起步

截至目前,人类对小行星还仅仅停留在零星的无人探测阶段。

2010年,日本“隼鸟”号航天器在小行星“丝川”登陆采样,并将小行星的样本送回地球。目前,美国的“黎明”号探测器仍在路上,它于去年结束对灶神星的考察前往谷神星,预计2015年到达。

与世界相比,我国在小行星探测领域才刚刚起步。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在距离约3000米处飞掠4179号小行星“战神”,并用太阳翼监视相机拍下近距离清晰影像,从而实现了中国小行星探测“零”的突破。

人类更大胆的行动已在策划当中。美国的行星资源和深空工业两家商业公司,已经拉开了太空采矿的序幕。行星资源公司现已开始制造用于观测小行星的太空望远镜,下一步将遣送探测器到选定的小行星表面进行勘探。深空工业公司计划在两年内发射第一艘名为“萤火虫”的小型航天器。

据报道,早在200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就曾提出过2018年重返月球的口号,将目光瞄准了月球上丰富的能源燃料,并为探测火星铺路。

无论是哪一家拔得头筹,太空采矿一旦实现,必将会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

喜欢收藏首饰的女士们要注意了,铂族金属可能会大幅贬值,昂贵的铂金钻戒将像100多年前的铝制皇冠一样成为历史的古董,世界金融秩序也将因此产生震荡。有氦3为核聚变电站提供动力,能源将得到极大丰富,一汽车油箱氦3的发电量,就足以供美国全国使用一年。

此外,深空技术的发展也将拓展人类生活的疆域。矿星上的基地可作为向宇宙更深处探索的驿站,甚至变身为太空旅游业的天外别墅。

巨额的财富就在那里,似乎就看谁能抢先一步拿到它了。对于太空资源,目前国际上尚无明确的法律条文确定其归属。

1967年生效的《外层空间条约》曾规定,不得通过提出要求,使用、占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把外层空间据为己有。但这一法律条约并未明确提出对于空间中这些无主资源应如何分配。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为鼓励太空技术的发展与太空资源的利用,应参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允许有能力的国家或企业获得部分开采权。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国际上会形成更完善的相关条约。

上一篇:小学语文评语的魅力 下一篇:中医养生在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