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羊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时间:2022-06-02 06:53:45

规模养羊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摘要] 搞好规模羊场疫病防控工作,已成为所有养羊场需要解决的问题,疫病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羊场发展,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针对规模羊场防疫存在的主要问题来论述疫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 羊场 防疫 关键技术

要做好肉羊的生产, 羊场里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羊场的卫生防疫和疾病防治是做好优质肉羊生产的关键一环。对于养羊生产来讲, 传染病、寄生虫病是最大的威胁。它们可引起多数羊只发病, 影响羊的生产性能的发挥, 严重者造成了许多羊的死亡; 另外, 有些病羊还将病菌传染给人, 危害人体健康。因此, 做好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他各类疾病的防制工作, 不仅可保证肉羊生产的顺利进行, 还可以保护人体的健康。

一、选择场址

羊场选址应远离交通要道、远离村庄,选择背风向阳、通风干燥、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同时又要交通便利,水电供应方便,远离各种动物饲养场及畜产品加工厂。羊场设立围墙或防护沟,门口设置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和车辆入内。

二、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增进羊的健康

科学喂养, 精心管理, 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是预防羊病发生的重要措施。要求做到: 分群饲养, 按品种、年龄、饲养目的、体质强弱等分群饲养; 加强饲养卫生和合理饲喂, 即重视饲料、饮水卫生, 不喂发霉变质、冰冻及被农药污染的草料,不饮死水、污水, 使用饲料种类力求多样化并合理搭配与调制, 使其营养丰富全面, 同时, 保持羊舍清洁、干燥, 注意防寒保暖及防暑降温工作。

三、做好引进羊只的检疫、防疫工作

羊场实行自繁自养,可避免引进羊时带进各种传染病, 若必须从外地引进羊只时, 应做到不从疫区购买, 买入后要隔离检疫 1~2 个月, 确认健康无病, 才可与原来羊场中羊只合群饲养。隔离检疫期间, 尤其从农户、集贸市场购入的, 应对羊常发的几种主要传染病进行预防接种。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时, 除加强口岸检疫外, 入场前还应隔离检疫, 发现病羊时立即严格处理。

四、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

养羊的环境卫生好坏,与疫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环境污染,有利于病原体的孳生和疫病的传播。因此,羊舍、场地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清除圈舍、场地的粪便及污物。老鼠、蚊、蝇等是病原体的宿主和携带者,能传播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应当清除羊舍周围的杂物、垃圾、乱草堆等,填平死水坑,认真开展杀虫灭鼠工作。定期用消毒药进行消毒,以杀灭环境中细菌和病毒,减少寄生虫,预防疾病的发生。建立定期消毒的制度,大门口设立消毒池,池内保证有效的消毒药水。在正常情况下每星期消毒 1 次,疫病发生时每星期消毒 3 次以上。消毒药可用生石灰、烧碱、有机氯制剂、络合碘、季铵盐类等,对不同的场所进行消毒。具体消毒程序是清除场内各种污物,用流水把场内冲洗干净,再用消毒药喷洒消毒以保证消毒效果。

五、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搞好预防注射和药物预防

1.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的主要措施

免疫接种可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两类。生产实践中, 应根据本地区( 场、群) 的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和规律、抗体水平、动物年龄结构、疫苗性质, 制定一个具体的免疫程序, 搞好疫苗防疫注射, 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2.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是保证羊群健康的常用措施。常用药物主要有磺胺类(如新诺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脒等)、四环素类(如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硝基呋喃类(如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等),可拌于饲料中或混入饮水中。磺胺类药物预防用量为 0.1%~0.2%,四环素类药物为 0.01%~0.03%,硝基呋喃类药物为0.01%~0.02%。使用时应注意抗菌药物不能长期应用,防止产生抗药性、引起羊中毒反应或影响瘤胃生理机能,一般连用 5~7 天即可。预防用药主要选择气候多变、出现疫情、疫病易发(如断尾、去势、断奶前后)时进行投喂。

有些疫病目前还没有疫( 菌) 苗, 用药物预防可取得显著效果。但长期使用化学药物预防, 容易产生耐药性菌株, 降低药效, 因此应经常更换药物, 以提高防治效果。在应用药物防治疫病中, 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第一, 避免滥用药。防治用药既要考虑效果, 又要考虑安全; 既要使病羊尽快治愈又要使药物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目前抗生素的滥用现象严重, 尤应注意。滥用抗生素表现为无针对性, 无保留无控制使用, 剂量不准, 疗效不足, 添在饲料中长期饲喂, 导致耐药性菌株泛滥。第二, 防止蓄积中毒。对肝、肾功能不全的肉羊使用排泄慢的药物时, 由于羊体的解毒机能减弱, 药物转化排泄发生障碍, 易产生蓄积中毒。因此,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 一个疗程后应停药一定时期再使用。第三, 避免配伍禁忌。配伍禁忌有三种药理性的、物理性的、化学性的。②药物的残留及使用方法。

六、定期对羊舍消毒及粪尿处理

用具和运动场等进行预防消毒, 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制疫病的必要措施。注意将粪便及时清扫、堆积、发酵, 杀灭粪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或虫卵。消毒剂可选用 3%来苏儿、20%石灰乳、1%~2%的火碱、0.5%~2%漂白粉等常用的消。一般每年春、秋两季对羊舍、用具及运动场各彻底消毒 1 次。当某种疫病发生时, 可用火碱进行扑灭性的消毒。

七、及时正确诊断与治疗

及时正确的诊断对于早期发现病畜, 及早控制传染源,采取有效防疫措施, 防止传染病的扩大传播有重要的意义。治疗应在严格隔离条件下进行, 同时应在加强护理、增加机体本身防御能力基础上采用对症治疗和病因疗法相结合方法进行。治疗中还应考虑治疗的经济价值和防疫原则,防止疫病的扩大。羊的寄虫病在养羊生产中经常发生。患羊轻者生长迟缓、消瘦、生产性能下降, 重者危及生命, 因此养羊生产中应注意进行驱虫和药浴。驱虫可在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 1 次,药浴可于剪毛后 10d 左右彻底进行 1 次。

参考文献

[1]马强,孙铁玲. 肉羊生产的防疫及疾病防治[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8(08) .

[2]王士金,陈艳霞. 肉羊卫生防疫与疾病防治措施[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8(05) .

[3]李厚娟. 规模化养羊春季综合性防疫措施[J]. 吉林农业. 2010(03).

上一篇:大棚冬春茬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