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妙笔生花”

时间:2022-06-02 06:37:07

教会学生“妙笔生花”

【摘要】在作文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从而发掘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颖独特的写作素材:(1)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2)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积累,进而创新;(3)让学生学会感悟、提高作文的思想性;(4)让学生互评自改,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写作就会会妙笔生花。

【关键词】兴趣积累创新感悟

写作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对中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能写思想感情真实的文章”。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从而发掘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颖独特的写作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我做了如下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是培养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应该有太多的约束,应当让学生自主地探索、自由地表达真实思想和情感。我们都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给以写作上的启发、诱导。例如一次上作文课,我让学生以“兴趣”为题,自选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一节课结束了,有一个学生一个字也没写。我一问,原来她觉得没什么可写。于是我笑着问她,“你对什么最感兴趣呢?”她一听立刻兴奋地脱口而出:“养花!”“噢,那你可以写养花方面的内容啊。”作文交上来了,她写的是《养花的苦与乐》。细看这篇文章,从选材到结构,乃至所用的语言,都称得上一篇较好的习作。这使我认识到:只有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去发现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充分利用自己所发现的、掌握的并且感兴趣的素材进行创作,从而在写作中迸发出绚丽的灵感火花。

二、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积累,进而创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难想象学生脑中无物,胸中无墨,又怎能写出文章来。我们作为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把他们的视线,触角引向自然、社会、学校、家庭,让他们放开眼看,竖起耳听,接受新事物,接受新信息。让时代的活水在他们的心底流淌。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的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等,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强调学生做有心人,把平时自己看到的,悟到的,精彩的内容记下来,或摘抄,或做成卡片,随手翻阅,写作时便可以信手拈来了。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我们应教会学生:要更多投入生活,让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

另外,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在积累素材的基础上,让其发挥想象写出好的作品。十几岁的孩子想象力是无穷的,应该把他们的这种潜力挖掘出来。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大胆的空间,创设多种想象的空间,创设多种想象作文的训练形式。如在看完一幅画或者听完一首乐曲之后,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读完一篇故事后,进行合情合理的续写或者改写;还可以将古诗写出一篇文章对历史故事进行新编;也可以写童话,亦可以写小说;更可以对未来进行奇思妙想……凡此种种都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出彰显自己个性的作品。其次。对学生的创造性给与充分的肯定。青少年都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特别是老师的认可。所以,对于他们丰富的想象,甚至于不太合理的想象,都应给予有价值的评价和正确的引导,从而激发其创造的积极性。

三、让学生学会感悟、提高作文的思想性

著名的作家刘心武曾说:倘若仅仅有生活而不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形成对生活的某一方面的独到的,深刻的见解,那么写出的作品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深度。因此,让学生学会感悟才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学生如何才能学会感悟呢?(1)学会捕捉生活的亮点。生活中处处隐藏着哲理,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能给人以感悟,如小草的破土而出可以让人感悟到旺盛的生命力,松树的不畏严寒可以让人感悟到坚强不屈的精神……(2)把课本的学习和写作联系起来。在初中阶段,赏析陶渊明的《饮酒》时,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有景生情,再至理进行感悟。还可通过对《愚公移山》《马说》等文章的分析,让学生学会由事至理的感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进而提高对生活的认识,提高作文的水平。

四、让学生互评自改,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

“文章不厌百回改”,说明好文章是从修改中得来的。不但要求教师做好对学生的作文评改,更要鼓励学生互评自改。但为了使这一环节收到实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鼓励学生评改作文时要注意时效性,评改要及时,不要让学生对此习作淡忘了,冷却了才去改。(2)评改时目标要明确。在学生互批前,教师必须大致翻阅一下学生的作文,提出共性的问题,学生批改时必须围绕本次作文的要求和老师提出的共性问题来批改。比如以“父爱”为话题的作文,评改目标为:首先、看文章是否摆脱了以往只写父亲对自己生活上的关爱,能否较深层次地表现父爱。其次、看选材是否具有典型性。这样才能使每个评改者都能有所得,并体会到评改的乐趣。(3)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评句中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如评用词的准确性及个别句子的结构作用等。其次、评段落,看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最后评全文,首位是否呼应,思路层次是否清晰,感悟体验如何。(4)改后悟得失。引导学生总结自己作文的得与失,激励学生对同学们的评改大胆进行“反评”。除肯定他人的评改外,对评改中的不当、失误之处,允许申辩。学生在批改别人作文的基础上,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批改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在评改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身的习作能力。

总之,激发兴趣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有感悟,有积累有创造就能写出内容充实,有血有肉,有情有理的文章。只要用心感悟,长期坚持,就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有了源源不断的养分,作文之树就能根深叶茂,学生写作才会妙笔生花,写作能力才会日渐提高。

上一篇: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如何克服学生对中长跑的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