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对待幼儿的提问

时间:2022-06-02 06:03:08

家长该如何对待幼儿的提问

【摘 要】提出问题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认识、引导和解答儿童提出的问题,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家长具备一些教育幼儿的知识,也能够理解孩子们的提问行为。但是,还有部分家长不能在行动上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大多数家长还没有培养幼儿提问的意识。

【关键词】幼儿 提问 家长的态度

成长中的孩子对千姿百态的世界、五彩缤纷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所问的问题五花八门,经常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幼儿的提问是幼儿一种新的认识需要与自身已有的心理水平不相适应的表现。每一个聪明的孩子都是一个小问号,他们急切地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陶行知先生有关儿童的“六大解放中”包括“解放儿童的嘴,使其能说”。 “询问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对幼儿提问态度的现状,我进行了实际的研究,希望我的研究能为家长提供一些信息。

一、家长应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行为

端正态度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到幼儿提问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家长可以多阅读一些育儿杂志,了解孩子为什么会不停地问问题;还要能够经常地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最后就是要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而不是空口承诺。当幼儿向我们提出问题时,首先,不管家长在做什么事情,应该先暂时停下来,认真的听完孩子的提问;如果孩子的问题很简单,可以立刻回答的,就马上告诉他答案;如果此时家长正处理一件重要的事情,或是孩子的问题比较难以回答,家长们可以选择向孩子耐心地解释,告诉他待会回答他,让他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自己再想想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问题,鼓励孩子开动脑筋。

二、对于幼儿的提问,家长应耐心倾听

无论孩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无论他们的问题在成人看来是多么幼稚可笑,家长们都应耐心倾听,绝不能表现出不耐烦。如果打断孩子的问题或者对他们的问题不置可否,孩子就会逐渐失去思考的兴趣。因此,家长们切不可对孩子的提问抱无所谓态度或流露出厌烦的情绪。耐心地倾听他们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既感到是被尊重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自豪感,因为他们的问题家长能够给予一定的重视,使他们有认同感。如果家长真的很忙,需要安心地处理事情,可以选择向孩子说明情况,并请求他能够理解。在平时,家长也可以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试试那种方法呢?这样的点拨,既能让家长安心处理事情,也能锻炼孩子。

三、家长要谨慎、正确地回答幼儿的提问,不能随便应付幼儿的问题

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家长应尽快给孩子答案,或者能够用一些更加生动的表达方法,使孩子能够轻易接受。回答幼儿的提问,正确是首要原则,对于一些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家长可以告诉幼儿你的观点,试着让幼儿发表一下他的观点。另外,回答问题一定要谨言慎行,尤其是对待一些事情的评价问题时,不可以消极对待,需合理分析。千万不要应付幼儿的提问,对问题不是太明白的时候,可以选择说不知道,也不要随便给个答案。儿童的问题大致可有几种回答方式:

1.直观式回答。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认识周围事物,形成表象并发展为概念的,家长在回答幼儿提问时,应用具体形象的实物或教具赋予其直接的形象;

2.启发式回答。经过启发幼儿能自己求得答案的问题,家长可以进行启发;

3. 转移式回答。对一些深奥的、幼儿暂时不能理解的问题,家长可设法去转移他们的兴趣;

4. 共同查找式回答。对于家长不能解答的问题,绝不能敷衍搪塞,或给予不正确的解答,而应向孩子表示歉意,实事求是地告诉他们自己回答不上来。同时带着孩子共同向书本求教,向他人求教。长期坚持下去,可以使孩子养成严谨的求学态度。

四、家长遇到自己冷门的知识时,可以与孩子一起探索问题的答案

父母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一回答出孩子提问的所有问题,这时家长可以告诉幼儿“让我想一想,等一会儿我想好了再告诉你”,然后立即向他人请教或者查阅资料,而且家长的回答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也可选择坦然地告诉幼儿,如果你有兴趣,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鼓励孩子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思考。这样能培养孩子自己探索问题答案的能力。有时孩子的提问并不需要一个准确的答案,他们的快乐在于提问的过程。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提问要有个交代,这让孩子在心理上获得了被接纳、被重视的满足感。他的好奇心及对父母的信赖会慢慢发展起来。

五、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培养幼儿提问的意识

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如果家长们回答的答案比较笼统或让孩子们感觉你在敷衍他,孩子将会失去再提问的兴趣。但如果家长的回答生动、形象,将激起孩子提出更多问题的兴趣。家长可以选择反问孩子“你认为呢?”“你觉得可以吗?”这样更能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逐渐对周围事物形成特有的认知,也能扩展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同时,家长们在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孩子偏向于问些什么问题,从而了解到孩子的兴趣,思维方式等等,便于在今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进行重点培养。

六、为了科学地教育幼儿,家长们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精通教育理论,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多读一些有关幼儿教育的报纸杂志,还可以经常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能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每事问必会每事进。来自于孩子心灵世界的许许多多的小问号,充满了孩子探求事物万象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为家长提供了了解孩子并与其沟通的极好机会。同时,幼儿的提问也给家长带来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家长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家长一定要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因为一时的虚荣心,而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答案。家长遇到不会的知识时,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比如:一起上网查资料、做实验、问别人,身体力行地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孩子的提问。

总而言之,育人如育树一样,一棵小树的长成,离不开阳光和雨露,也离不开细心的栽培。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问题研究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探究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