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02 02:30:15

菱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19章菱形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对图形的探究过程中理解菱形的概念,了解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掌握菱形的性质并能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菱形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体会几何说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观察、做一做、议一议,感受身边的数学问题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概念与性质。难点:菱形的概念与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程“注重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在本节课教学中,拟采用“展示模型──探究发现──交流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根据已有知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总结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类比、讨论主动获得对菱形的认识,从而把数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获取数学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长方形纸片若干张)、菱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在教师引导下,将一张长方形纸片连续对折两次(见图1、图2),然后沿着图3中的虚线剪下、打开,讨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活动2:展示现实生活中的菱形图片(见图4),与活动1中剪下的图形相比,讨论它们其中的形状是否相同?

小组内互相交流,并由学生代表展示本组的成果,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成果进行归纳:剪下的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显然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而且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

由此引出菱形的概念: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二 探究新知,加深理解

菱形具有什么性质呢?(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对所得图形进行再探究)

活动3:引导学生操作(折叠: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观察并思考:(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在什么位置?(2)四条边有什么关系?(3)对角有什么关系?(4)对角线有什么关系?

设计说明: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去发现菱形的性质,给学生充分探索交流的时间,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搭建平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对思维受到阻碍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引导、鼓励。另外,教师应视学生反应情况结合几何画板进行操作。

结合学生探索、讨论、交流的情况,教师对知识作适当梳理,并板书菱形的性质:(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三 深入探究,提升能力

活动4:提出新问题,如果菱形两对角线的长度已知,那么能否求出它的面积?(学生思考,小组内讨论,各小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根据活动结果得出结论: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的乘积的一半。

四 应用举例

活动5:见图5,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m,∠ABC=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分别精确到0.01m和0.01m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1)已知边长为20m,∠ABC=60°,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知,对角线互相垂直,∠ABC被平分为30°,这样就把问题归结到利用直角三角形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O的长,再用勾股定理求出BO的长,从而计算出两对角线的长;(2)已知边长为20m,∠ABC=60°,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知,四条边相等,从而得出ABC为等边三角形,从而计算出A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求出BO的长,进而找到BD的长。最后应用性质求出菱形的面积。(此处应采取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一题多解的思想)

五 巩固练习

课本108页的练习第1、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释疑)

六 课堂小结

与学生互动,采用问答的形式,交流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七 作业

作业1:课本113页习题19.2第5题。(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作业2:思考:既然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且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句话反过来是否正确?即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菱形?(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反向思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并为下节课作准备。)

〖板书设计〗

菱 形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的乘积的一半。

上一篇: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