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贴电极后皮肤损伤200例治疗研究

时间:2022-06-02 01:53:27

粘贴电极后皮肤损伤200例治疗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0.5%碘伏外涂粘贴电极后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400例粘贴电极后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实验组采用0.5%碘伏涂擦结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皮肤损伤后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用0.5%碘伏治疗粘贴电极后皮肤损伤护理效果较好,宜早期使用。

关键词:电极;皮肤损伤;0.5%碘伏;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并趋于年轻化,为了了解患者心血管方面的情况,24h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持续心电监护等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都需要用到电极。佩戴前询问过敏史,若有过敏史初步处理完后使用皮炎平软膏预防。皮肤的初步处理步骤,首先用75%酒精清洗皮肤,待皮肤干燥后用砂子轻轻打磨,有时需要用电极膏效果更好,然后粘贴电极,至少需要24h。取下电极时护士应动作轻柔,慢慢揭下电极,顺着毛发生长的方向小心揭下,尽管如此,还是会有约50~60%患者出现奇痒、红斑,重者出现水泡、糜烂,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导致伤口感染,甚至溃疡或坏死,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笔者从2010~2012年使用0.5%碘伏护理此类患者,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400例粘贴电极后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皮肤科医师的指导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实验组采用0.5%碘伏涂擦,其中男160例,女240例,年龄26~75岁,平均6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实验组出现皮肤奇痒、红斑、水泡后忌用水擦洗,及早用0.5%碘伏涂擦患处,如果奇痒难忍,可用手掌轻轻拍击,创面充分暴露,避免摩擦,勤剪指甲,宜穿宽松的棉质衣服,勿用于搔抓及撕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环境适宜,碘伏可反复多次使用,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除注意上面注意事项,涂擦含酚炉甘石或皮炎膏类药物,次数按说明书使用。

1.3观察指标涂擦后每天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情况,有无瘙痒、红肿,水泡是否缩小,渗液是否减少。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症状(止痒、止痛、消肿、渗出)缓解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7d两组皮肤损伤局部症状缓解时间见表1。

3讨论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表皮的最外层为角质层,构成皮肤的屏障,它柔韧而致密,保持皮肤的完整性,有效地防护机械性损伤。皮肤的厚度根据年龄、部位的不同而异[3],监护电极粘贴部位统一规范,不存在部位上的差异。在正常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厚度相应增加,抗磨擦和刺激的能力较强,粘贴电极部位的皮肤能够较长时间抵抗电极的刺激;而体重超标者,由于肥胖皮肤相应较薄,抵抗电极刺激的时间较短,所以皮肤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提前于常规的更换电极时间。以常规的24h更换电极会造成体重超标患者的皮肤损伤,从实验结果看,对这组人群应提前更换电极。尤其是提高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对临床评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而在急性心肌梗塞的监护中,对梗塞面的ST段监护直接反映了病情的进展。因此监护导联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ST 段的判断。而保持电极粘贴部位皮肤不受损伤是保证导联正确的关键。

佩戴Hotter(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时,电极粘贴前需用砂纸片刮擦皮肤,可去除皮肤毛糙及去皮脂的作用。但同时由于其对皮肤的轻度损伤而导致粘贴处皮肤发红或破损;再者电极下的皮肤不透气,水分不易散发,加上汗液等刺激皮肤,而电极又长时间粘在皮肤上,更易发生皮肤损伤[1]。特别年龄较大者,皮肤松弛,弹性较差,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加,同时老年患者皮肤对外界各种刺激耐受性和损伤后的愈合能力均下降,在接触心电电极后,易出现皮肤损伤。经局部涂擦0.5%碘伏后2~3d 185例痊愈,8例表皮破损者5d左右自然结痂,1w左右愈合。小水泡者保持局部干燥,8d左右恢复。传统涂擦含酚炉甘石,因其只具有收敛性,无灭菌作用,取材不够方便,治疗时间长,碘伏既可杀来致病菌,又可令皮肤收敛,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对于少数皮肤极度过敏,水泡较大,糜烂较深者仍需请皮肤科处理。处理方法:根据情况,给予换药、湿敷、抗炎、抗过敏等处理[2]。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时风丽.胶布引起皮肤的预防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1):680.

[2]涂亚庭.皮肤性病变[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98-99.

[3]郭继鸿.努力提高动态心电图应用水平[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12(1):2.

[4]黄子杰,主编.预防医学[M].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4.

上一篇:依那普利叶酸治疗88例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护士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