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织云锦写华章

时间:2022-06-02 12:47:17

在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出现了一种作文体式,即以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或文学人物的生平事迹为例,或记叙抒情,或议论评说,极富文化底蕴,我们把这类作文称为文化作文。这类作文往往能够凭借自身精致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巧妙的构思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获得高分。

文化作文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选用几个历史名人或文学人物的事例,来诠释论证主题,以并列式结构组织全文;另一种是全篇专写一个人物,通过描写该人物的多个典型细节片段来表达主旨。

因此类作文对写作者的文化积累、写作技能等要求比较高,所以许多同学都不知如何下笔。下面笔者就从组织素材、塑造文采等角度,以中考中优秀的文化作文为例,为同学们介绍一下此类作文的写作技法。

一、形象创设艺术画面

在写作中,应根据需要选取人物与作文主旨相关联的生活片段,通过合理想象,运用精美的语言,形象地创设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场面,并进行细致的刻画和渲染,形成一个精美的画面,然后由此议论抒情。环境场景捕写,容易塑造文采,丰富的情感蕴涵其中,更能凸显意境。

例1为自己鼓劲,书写绚丽诗篇。风飘飘,水飑飑,你一身素衣,掸一路风尘,驾一叶扁舟,来到这古战场――赤壁。乌台诗案的苦楚,洛阳亲友的思念,你顿觉寒意袭来,但你不愿向现实屈服,挥毫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言,更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话。你――苏轼,为自己鼓劲,努力攀登文学高峰,成为一代文学大家。(选自中考作文《为自己鼓劲》)

此段作者首先提出了文章的分论点“为自己鼓劲,书写绚丽诗篇”,然后以苏轼为例,创设了一个艺术画面:苏轼架舟于赤壁。这个画面很美,“风飘飘,水飚飚,你一身素衣,掸一路风尘……”渲染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在这个情境中我们分明看到了苏轼那种豁朗练达的品性。最后作者通过概写苏轼的遭遇,再一次对分论点进行总结提升,达到了点题的效果。

二、借用诗词分析人物

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本身就是著名的诗人或词人,或者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他们自身就经常被别人以浓郁的诗心和文笔所描绘。创作文化作文时,我们可根据文章主旨的表达需要,对某个历史文化名人或者文学作品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进而论证中心,升华主旨。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巧妙借用相关的诗词来对人物进行评析,如此不仅能丰富文章内容,更能提升文采,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例2“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的颦儿走进了大观园,似乎也开始了她悲剧性的一生。“态生两面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且“行动如弱柳扶风”的颦儿,她,敏感自卑却又叛逆,仅因送花的先后顺序不同,她竟联想到了尊卑等级。但她“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对人情冷暖满是愤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颦儿对爱情有着如诗的期待,这个富有浓郁诗人气质的女子,当期待变为绝望,她烧毁了象征她与宝玉纯洁爱情的手帕和她的诗稿,结束了她悲剧性的人生历程。(选自中考作文《旅回古代》)

作者由作文话题“旅行”想到了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人物林黛玉,通过这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来抒发心灵的感悟,使文章极富感染力。在此段中,作者大量借用了红楼梦中《葬花吟》的诗句,以及描写林黛玉外貌的诗句,借以对林黛玉的性格与命运进行分析。充分展现了自身的文学素养和飞扬的文采。

三、深情描述典型情节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描写某个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来对文章中心进行论证。应注意,人物的生平事迹切不可写得太过详尽,而应将人物经历淡化,有选择地描述有代表性的情节,并辅之以抒情议论等手法,将这些情节写得形象,写出文采。如此既能够增强论证的说服力,亦能让文章文采跃动。

例3他手握持节棒,傲然立于茫茫雪原中。苏武,曾有人这样评价过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人。”19年异国他乡,多少夜以泪洗面。因为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冷战,匈奴人竟将苏武囚禁于稀有人迹的大漠荒野中。他饿了,就只能食雪和野草:他困了,便倦卧于冰天雪地之中。他不屈服于威逼利诱,不屈服于严刑拷打,只因他有一颗顽强坚定的爱国之心。去时正值风华正茂,归时已是白发苍苍,苏武却不曾抱怨,只是在回归长安的路上噙满泪水。史铁生说:约伯的信心无上帝的担保,是真正的信心。而今我要说:苏武的爱国之心无任何福祉的承诺,是一颗令人敬畏的真正的爱国之心。行走在苏武伟大的爱国人格中,我只有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他给历史留下了一座不倒的爱国丰碑。(选自中考作文《行走在他们伟大的人格中》)

此段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苏武牧羊的情景,以此来展现历史人物苏武的爱国主义情操。与此同时,作者亦将自己的感情蕴涵其中,借以抒发其在苏武高贵人格的熏陶下,感情和品格的提升。语言优美,主旨凸显。

四、巧妙化用诗词意境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篇诗文都有作者的写作起因和写作背景,甚至每篇诗文的背后或者本身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可以借助对诗文的熟练掌握和理解,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巧妙地化用诗词的意境,用现代式的语言对古代诗词进行翻译、加工、丰富、整理,以此来抒感,论证主旨。如此不仅能形象地拓展诗词的艺术空间,亦能使文笔生动,文采飞扬。

例4水是友情之桥。那潭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依旧如故吗?李白与汪伦的友情随之沉积至今,让人忘不了那仍依依惜别的友人深情的目光,和那份仅存心底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默契。还有什么不快吗?举杯与朋友畅饮,对影成三人的小酌让人神伤,远在天涯断肠人的自饮让人心碎,这友情之桥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有人为你祝福、祈祷。潭水依然如故,友情越积越深,一叶素笺为你寄去相思,一封飞鸿让我们永记潭水般深厚的友情。(选自中考作文《在桥一方》)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化用了李白的诗歌《赠汪伦》的意境,通过合理的想象,将诗歌的意境描绘渲染得别有韵味,并结合自身感受,很好地诠释了段首的分论点:水是友情之桥。

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把以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让文章语言更优美,底蕴更丰厚,意境更深远。

上一篇:人类的终极能源 下一篇:文科理学 理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