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七号》的误读

时间:2022-06-01 10:06:44

《长江七号》的误读

摘要 周星驰的新作《长江七号》,尽管无法让人们再那样轻松地欢笑,但是,这却并不是意味着《长江七号》是周星驰的转型之作。早在《少林足球》时期,周星驰就已经开始了从无厘头向黑色诙谐风格的转变,而《长江七号》无疑是他对社会理解深度的再一次提升。

关键词 长江七号 周星驰

在观众期待了三年之后,周星驰终于带着他的新作《长江七号》来了。虽然观众们依旧是带着欢笑看完了这部影片,但是他们却发觉《长江七号》与周星驰无厘头的风格实在是相差太远。

《长江七号》讲述了一个温情的科幻故事:穷困潦倒的农民工周铁与儿子周小狄相依为命。为了能让小狄受到好的教育,周铁即使自己居住在破旧的垃圾堆旁边,在建筑工地上遭人白眼,也穷尽自己的力气挣钱让小狄在贵族学校中读书。周铁对小狄非常疼爱,为了给小狄一个玩具,他半夜来到了垃圾堆。周铁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捡到了一个太空狗。自此,小狄和这只太空狗就成为了最好的朋友,还为它起了个名字叫做“七仔”。借助“七仔”的超能力,小狄完成了自己的很多愿望。但是此时,周铁却发现小狄在成绩单上作假,父子反目。当小狄靠自己的能力取得了好成绩准备去认错的时候,周铁却在工地上出了意外,小狄泣不成声。“七仔”见小狄伤心,用自己最后的能量救活了周铁……

有评论认为,《长江七号》“胜在导演败在编剧”。也有人认为,《长江七号》是“华语商业电影史上的典范”,周星驰通过这一部影片彻底完成了从无厘头到关注平常人生活的蜕变,从大师变成了巨匠。但是,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的确,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得到了改变,但是,周星驰关注小人物的视角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对于《长江七号》的误读还不仅限于此。笔者认为,要评价《长江七号》的优劣,我们必须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纵向地来看待周星驰的创作。总体来说,对于《长江七号》的误读主要有三个观点:

一、编剧未让情节充分展开

新华网评论称,《长江七号》用不到90分钟的时长要展开一个富于内涵、意义深刻的故事,为最后的结局做好铺垫,而同时又要让观众们不断发笑,实在是一件非常之难的事情。周星驰的编剧团队虽然多达5人,但是他们并没有彻底理解周星驰的意图。因而影片显得支离破碎,前后无法衔接。所以,观众们自然无法像看周星驰从前的影片一样那么自然地获得那么多的欢笑。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评论人举出了七仔舍命救周铁的例子,认为在这一点上影片没有做好充足的铺垫,即七仔为什么这样做没有交代。其实,这个原因编剧在之前已经交代了。七仔与小狄情同手足,而小狄也常常与七仔一起讲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此外,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七仔修好了周铁从垃圾堆捡来的电风扇,帮助小狄解热。其实,这样一个简单的细节就足以反驳《长江七号》编剧差的观点了。

此外,也有观众认为《长江七号》的剧情过于简单,情节不够紧凑。实际上,《长江七号》是一部儿童片,它既不是一部搞笑剧,也不是所谓的科幻片。周星驰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由于周星驰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缺少父爱的他一直想拍摄一部反映“父子情”的影片。所以,《长江七号》就是周星驰圆梦的作品。同时,出现科幻,也是为了向自己的偶像斯皮尔伯格的《ET》一片致敬。

二、周星驰江郎才尽

《长江七号》最受人诟病的就是这部影片丢失了周星驰一贯的让人开怀大笑的功能。的确,在现实无奈与残酷面前,在生活的平淡与枯燥面前,周星驰的电影多年以来充当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品。即便是今天,《大话西游》、《九品芝麻官》、《喜剧之王》都能让我们保持着欢笑。

但是,周星驰最为世人称道的便是他用这样戏谑的、无厘头的手法展现着市井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在他的喜剧背后,永远都有着对现实极大的批判和反思。但是,周星驰早期的影片往往无法让人们在欢笑时留意到他的意图,也只有在今后的思考中,他的用心才会被人们察觉。而《长江七号》不同,它让观众在笑声中体味残酷的现实,让人们更主动地同情起这对父子,而不是一笑了之。

所以,更多的观众感到不可笑,甚至有流泪的冲动。其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看了这部影片都无法笑得安心,笑得理得,因为这样活生生的事例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长江七号》标志着周星驰的转型

新浪网卢俊在《:华语商业电影史上的典范》一文中向周星驰表示了崇高的致敬。《长江七号》是“华语商业电影史上的典范”,周星驰通过这一部影片彻底完成了从无厘头到关注平常人生活的蜕变,从大师变成了巨匠。但是,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的确,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得到了改变,但是,周星驰关注小人物的视角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其实,早在《少林足球》中,周星驰就开始了他对自己无厘头风格的修正。他的电影更多的开始变得直白,但是并不是苍白,是因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周星驰可以用无厘头之外的其他方式来表现更深刻的主题。不论是载誉而归的《功夫》,还是这一部《长江七号》都是周星驰的转型。只不过区别在于《功夫》的镜头对准的不是目前的现实生活,而《长江七号》则开始直面这“惨淡的人生”。

上一篇:“读”出诗词的影视美 下一篇:神奇瑰丽的青春版电影《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