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共同关怀是留守儿童过上幸福生活的基础

时间:2022-06-01 04:36:30

全社会共同关怀是留守儿童过上幸福生活的基础

摘要 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关注度近几年持续高涨,政府各部门也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但是,孩子的问题是大事,关系着国家的未来,留守一代是国家转型时期的特殊一代,更需要特殊的关怀。对于留守儿童的幸福生活而言,与当下相对比较多的物质关怀、社会关怀和一时关怀相比,他们更需要精神的关怀、父母的关怀和长远的关怀。为了满足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作为个体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正当需求,全社会必须共同努力。

关键词 关怀 留守儿童 幸福

分类号G760

十报告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十报告更是以“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为伟大目标、幸福生活而共同努力奋斗。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随着社会转型,我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留守儿童问题就是摆在当前的重要问题之一。留守儿童的规模不可不谓庞大,据全国妇联统计,我国已有留守儿童5800多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万人,这个数据随着农民进城规模的扩大还将增加。如何让5800多万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都能过上幸福生活,任务之艰巨、使命之光荣,足以引起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要知道全世界人口过5000万的国家,也不过几十个而已。

但到底我们应该呼吁大家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建立什么样的服务机制、探索一些什么样的实践策略,才能切实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难题,真正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呢?这就需要探讨几个基本问题,留守儿童特殊在哪里?留守儿童需要什么?我们如何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使他们既不至于被过度“溺爱”,又不至于被过度无视,使他们既能健康成长,又能为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

1 留守儿童特殊在哪里?

尽管我们常常说,不能给留守儿童贴上标签,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留守儿童并非与贫困儿童划等号。但留守儿童的确有属于他们群体的特殊性,他们中的大多数也的确有成为问题儿童的可能,他们大多数现在也的确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之所以强调这些特殊性,是为了能够准确无误地帮助留守儿童。

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群体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父母缺席。父母缺席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

1.1父母关爱的缺失,导致孩子饱受思念的情感折磨

父母的爱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必不可缺的,是一个人积极向上的源动力。正如一个留守孩子所说,“爸爸不在,犹如板凳缺了一条腿”,他的情感体验是不稳定的、生活状态是不安稳的。朱小蔓教授特别强调,情感在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专门论述了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她认为情感本身标示、表征着人的心理品质、精神品质、人格品质。情绪、情感若不向好(善)的方向激活、表达、成长,则必然向坏(恶)的方向激化、滞存、固着(固结)。儿童性格的塑造,与早期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下生活,除了他们从小就要忍受思念父母的情感折磨外,对其性格养成、行为方式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譬如,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自卑、内向、内心淡漠,或多或少体现出一定的性格缺陷。这种缺陷早期看来并不明显,但会影响到其一生的发展。

1.2监管力度不足。导致留守儿童行为易出偏差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监管的责任往往落在了隔代长辈身上。目前留守儿童的监管类型主要有隔代、上辈、同辈和自己监管四类。一般而言,留守儿童越小,四类监管效果就越差,其中自己监管的效果最差。多数研究基于监护人再好也不及亲生父母的假设,认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不力,是留守儿童成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研究还分析了占留守儿童比例最多的隔代监护的弊端,认为隔代监护容易造成对孩子的偏爱、溺爱;易纵容、护短;易包办代替,造成孩子缺乏独立性。另一方面,在农村,隔代监护人文化程度往往都比较低,不仅无力指导孩子们学习,更疏于对孩子的教育,认为教育孩子都是学校的事。正是这种错误思想和家庭教育看管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侵害,甚至走到违法犯罪的边缘。

2 留守儿童最需要什么?

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既需要物质资助,更需要精神关怀。

2.1关怀是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情感支持

情感的缺失只有情感的给予最为直接,这种情感支持,其表现形式或许多样,但背后所渗透的都是关怀者对被关怀者最丰富、最真挚的情感给予,这一点是留守儿童最为期待的。

2.2关怀所产生的效果极具伦理影响力

关怀比关心厚重,比关爱持久,其所产生的效果更具伦理色彩,这种关怀不是可怜、怜悯,他会让被关怀者不仅体验到情感上的温暖,同时能够产生道德上的感染和感化作用,这种感化作用,不仅能够使得留守儿童体验当下的温暖,同时还能产生持久的道德感染力,使其心存感恩、积极向善,有助于留守儿童道德成长。

2.3关怀有其厚重的理论根基,它使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有了系统的理论基础

关怀伦理学大师诺丁斯教授从“道德教育与关怀伦理”中的最重要因素――关系(Relationship)出发,说明了真正的关怀建立于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相互作用中。她强调关怀者动机移位的必要,指出“被关怀者的反应”是关怀伦理的关键。由此,她从教育实践出发,强调关怀氛围的创设和倾听对于关怀关系最终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关怀伦理研究告诉我们,作为关怀者,在关怀过程中要注意被关怀者的反应与关怀氛围的营造。如何从关系的角度看待伦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启示我们,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时要因人而异、要注重情感、要注重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关系处理等,这些都会对解决留守儿童这一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留守儿童的幸福生活最需要什么样的关怀

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怀,不仅要讲爱心,同时也要尊重儿童心理成长规律,要讲技巧,讲“急人所急”。这是留守儿童过上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

3.1与物质关怀相比,留守儿童最需要精神关怀

诚如许多调研发现,留守儿童大多数生活在偏远贫困地区,他们生活贫困,物质匮乏。在《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书中,有这样的一些描述:“想啊!想啊!想啊!想得口水直流三千尺,想吃个包子竞难于上九天”;“饿着肚子,一直挨到下午放学,我饿得好像连肠子都不在了”;“奶奶的背篓里有好吃的,特别吸引我的是一块西瓜”;“爸爸没寄钱回来,家里没有钱,买菜都成问题”;“妈妈,你到底什么时候才帮我买鞋啊?”“值得骄傲的是,十岁那年,我真的过生日了”;“不要再吃了,再吃明天就不够了”。当看到这些让人心酸的话语时,多数人所能想到的就是捐助,最容易做的也是捐物捐钱。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留守儿童贫困、孤独、无助的生活现状逐步被关注,各种物质捐助会越来越多地涌向他们。但是,我们要谨记关爱需要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特别是关怀的表达更应该考虑到儿童的感受以及对于儿童生活的影响。爱心人士不期而至、频繁造访或者物质条件的意外改善也会打乱孩子们安静、正常的生活秩序,引起孩子们的心理波动。所以,物质关怀不是不重要,而是要把握分寸,频繁的物质关怀、生活环境的急速改变会对未成年的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甚至改变其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等要靠”的依赖型人格。所以,从物质关怀有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来看,更应该给留守儿童精神关怀。

另一方面,与物质关怀相比,留守儿童更需要精神关怀。第一,父母缺席,情感空虚、精神世界没寄托,更需要精神导师,需要精神引领;第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精神引领比物质给予,更能产生正面的积极的作用;第三,贫穷不全是坏事,它会让一个人奋发向上,养成一些美德,譬如,懂事、孝顺、坚韧等,正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只要不是过度贫困,不是影响到健康成长,适度的物质贫困远远不及精神贫困来的可怕。更何况靠外力急速改变未成年人贫困的生活状态,往往对儿童来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3.2与社会关怀相比,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怀

无论是谁都无法取代父母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谁的关怀都无法代替父母的关怀。儿童对父母的依恋是天然的,这种天然的依恋对儿童的健全人格成长意义重大。一方面,我们要强调社会关怀发挥补充作用,弥补父母缺席带给留守儿童的情感、性格以及生活、学习上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强调父母对孩子的关怀。美国教育家伯顿・L・怀特在对幼儿早年教育和追踪研究中指出:“家庭给予儿童的非正规教育,比之后正规教育制度对儿童总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如果一个家庭在孩子生活的早年向他提供基础稳固的启蒙教育,那么他将可能从以后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得到最大的收益。”L6j对父母而言,抚养孩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教育孩子、管理孩子也是为人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强调父母对于孩子的责任、在家庭教育中的义务,引导在外打工的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必要的关怀,既避免因父母不在导致孩子情感上的依恋中断,又避免亲子短暂团聚父母给予的“过度补偿”导致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

3.3与一时关心相比,留守儿童最需要长远关怀

留守儿童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不能阻止它的出现,也不能忽视它的存在,更不能幻想它在短期内消失,需要做长远的打算和考虑。从国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角度看,应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对留守儿童长远关怀问题。一时的关心,人人都会,依赖的是人的怜悯之心,但长远的关怀,就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善心、爱心,必须依靠机制建设与政策保障。难的不是一时的关怀,是长远的关怀,这需要政府从政策机制上系统设计。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需要的也是长远的关怀。第一,孩子的成长是渐进性的,需要持久的情感支持和引领,一时的关怀只能满足他一时的需要,但对于他漫长的成长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第二,留守孩子更需要长远的关怀。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留守状态无法在短时期得到改变。另一方面,留守儿童被关怀的需要是持久的,不可预期的,若不建立一种长远的关怀机制,留守儿童所遇到的更多的无法预期的困难,就无法得到解决,即使他们想求助,也不知道该去哪里。

4 留守儿童的幸福生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留守儿童的幸福生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共同努力。以关怀理论为依据,我们认为政府要主导建立留守儿童关怀链条,关怀关系的建立要靠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政府完善机制,使关怀者与被关怀者有一种持续的、长期的联系,这是关怀效果得以最终体现的基本保障。学校作用的充分发挥,关键在于营造一种关怀氛围,使师生在一种温馨的环境中施予爱、接受爱。关怀效果的高低最后取决于监护人责任感和能力的提高。关怀效果的高低与留守儿童的幸福体验成正比。关怀效果高,留守儿童的幸福体验就高,其追求幸福生活的动力就强,过上幸福生活的可能性就大。

4.1健全关怀机制

建立机制的责任主要在政府,这是关怀链条的基础,也是留守儿童幸福生活的制度保障。没有政府重视与支持,关怀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就无法建立,政府、学校以及家庭的关怀链条更无法形成。目前,各地政府的工作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留守儿童指导服务阵地遍布各地。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亲情联线、结对帮扶、寄宿之家等关怀留守儿童的措施,全国已逐步开始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怀服务体系试点工作。二是已经形成了妇联、关工委、教育、公安等各部门分工协作,亲情连线、结对帮扶、寄宿之家等多种手段并举,全方位多途径关怀留守儿童的工作网络。这些工作网络为留守儿童过上幸福生活筑造了温暖的环境保护。

4.2充分发挥学校补充作用是留守儿童过上幸福生活的环境保障

学校是未成年人的第二个家,尤其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可能是生活的地方,更是与同伴交流弥补情感缺失的地方。因此,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作用,这是关怀链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的举措包括:一是让寄宿制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家。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区县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最大程度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同时,进一步改善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在管理上、生活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照顾,使温情充满校园,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关怀。二是强化有针对性的学校教育。强化各级各类学校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充分考虑到留守儿童的特点与需求,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充实有意义的生活中体验快乐。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样的解决留守儿童实际问题。三是强化教师家长的身份意识和能力。建立“家长”制度是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经常采用的一种办法,老师以一种“上课是教师、下课是父母”的双重身份,辅导留守儿童学习,照顾孩子生活。为此,除需在教师培训中增加必要的课程提高相关专业素质外,从待遇等方面也要给予作为“家长”的教师以补偿,确保“家长”制度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四是充分抓好留守儿童校外业余时间。学校以外的时间是留守儿童成长中各种潜在危险的高发期,妥善安置留守儿童这段时间是关怀留守儿童的重点。目前,各地针对此,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譬如,湖北省赤壁市建立起51所“五点半学校”。下午5点半,孩子们放学后,就在“五点半学校”娱乐、写作业,由基层党员和中小学老师轮流值守,较好地解决了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又譬如,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通过实施“农家书屋”民生工程,在全区126个行政村建起“农民书屋”。书屋专门设置儿童类书籍报刊专区,藏书中既有孩子们最爱看的儿童漫画、童话、经典名著、漫话国学等读物,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图书、地方风俗民情图片集、少年励志名人传记、少年体育游戏等书籍,成为了留守儿童的假期乐园。各地的积极探索,使留守儿童过上幸福生活成为了可能。

4.3加强对监护人的指导与联系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在于社会和学校。更重要的是监护人。关怀链条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效果,关键在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在于增强监护人的职责和教育能力。这方面,我国政府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建立与监护人定期联系制度。各地学校基本都掌握和及时更新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定期与监护人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学习、生活问题,强化监护人的责任和管理教育孩子的意识。二是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联系搭建平台。一项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不到一星期”就与父母联系一次的人数仅占总数的49.0%,“一星期到一个月”联系一次所占比例为39.0%,有接近12%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一个月以上”才联系一次。这个调查充分显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频次并不如人意。因此,各地、各学校都尽可能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采取多种方式,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疏于与留守儿童沟通的缺陷,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搭建平台。三是提高留守儿童父母责任和教育能力。家长虽然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但家庭教育的责任不能缺席,可以利用农民工各种培训强化留守儿童父母家庭教育意识,引导他们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必要时,以立法等强制手段维护留守儿童权益。2012年3月6日,由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关工委7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在80%的城市社区和60%的行政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这将为留守儿童关怀机制建设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是留守儿童过上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

正如杨元松老师在《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书的后记中写到的:“值得注意的是我并不是要把孩子们的生活现状告知广大有爱心的人们,然后让大家一起去‘改变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我并不是大呼小叫地说:‘给孩子们幸福、别让他们干繁重的劳动!’也不是说:‘孩子们过得太贫苦了,给他们一点物质帮助吧’――都不是!我的想法是:不必太急切地改变他们的处境,但是一定要为他们探讨寻找美好明天的做法和意志,让坚强的人认识更坚强的人,让处境相近的人互相激励,把苦难当财富享受!一句话:不要用可怜的眼光看他们,要用赞赏的眼神为他们加油!即使要为他们修路铺桥,也是我们背后的秘密,不能让他们认为有爱心人士在就万事大吉”。或许这位与留守儿童在一起的老师一席肺腑之言,能给政府以及留守儿童的关怀者们一些启示,才是保障留守儿童过上幸福生活的真正秘诀。

(责任编校:赵小红)

上一篇:手与脑同构 做与思共生 下一篇: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