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模式的完善

时间:2022-07-24 03:22:57

试析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模式的完善

论文摘要:食品安全关系公众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公众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改变我国政府监管权力高度集中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探索食品企业、食品行业协会和消费者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机制,加强扩大监管参与程度保障措施的力度,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论文关键词:食品安全 社会公众 监管模式

2009年我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出台,对于遏制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食品安全事故仍然频频发生,现行“政府单中心监管”体制却显得乏力,出现了监管机构日益庞大,监管成本不堪重负,监管规则堆积如山,监管人员却身心疲惫、无所适从的情况。“政府单中心监管”体制下,政府承担了市场监管的全部职能,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等社会管理主体在监管中缺位,政府人员的行政性而非专业化监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应当重视社会监管力量的纳入。通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消费者等社会管理主体的全方位参与,扩大监管主体的参与程度,强化已有监管机构的效力,重塑“事前监管”的先进理念,加强监管保障措施的力度,建立全方位的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具有我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创新性体系,以达到整合监管资源,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的事半功倍的食品安全监管效果,营造健康和谐的食品安全环境。

一、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模式的必要性

三、明确食品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与职能

提高食品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行业协会只有作为独立于政府与市场的第三方主体,才能在协调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利益冲突时,处于客观、公正的立场,灵活、有效的处理纠纷,解决各方利益冲突。《食品安全法》第七条规定了食品行业协会具有的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等职能。但是目前,行业协会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其在人事、财务等方面还受政府的影响,不具备独立性和公正性,没有发挥食品安全监管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完善立法赋予食品行业协会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人格,在财务、人事和监管业务上赋予其独立性,配备独立的检测设备和专业人员,设置专业职能部门或专业委员会,赋予行业协会部分原本由政府部门承担的食品行业规划、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企业日常管理等职能。

上一篇:论非法集资案件中“社会公众”的探析 下一篇:阶层分化研究中的若干争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