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档案精致起来,如何?

时间:2022-06-01 04:11:13

让档案精致起来,如何?

学期结束的尾声临近,在阅读着孩子们的一份份成长档案的时候头脑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让档案精致起来,如何?我不禁反思自己班级的档案:统一内容式的呈现、蜻蜒点水式的评价、矫揉造作式的记录等,丧失了活动情境的真实性与幼儿参与的自然性。思考许久,还是觉得应该让档案“精致”起来。不妨来看看我的设想:

内容要精选:

在多元多样且丰富的内容中,我们要以具有代表性、关键性、特殊性的内容为基点,不断地开拓档案的内容。比如,幼儿成长日志、家长对孩子的寄语、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记录、孩子的成长照片、全家福、幼儿美劳、操作作品、收集的东西(如:邮票、剪贴画、贴纸等等)。

布置要分层:一是根据主题内容来布置挡案,比如第一主题时“我的好妈妈”、“美丽的春天”布置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内容,同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更多的拓展内容在档案中得到展示;二是从孩子层面来布置,一个班级四十一个孩子,他们的学习、生活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如果让他们做统一的档案,那是强人所难。有些孩子因为缺席等缘故,往往就缺失了一些应参与的活动。对于这些缺失的内容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所以,“因人而异”是体现自主档案的亮点。

记录要精心:

精心地记录是档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和孩子之间无声的“隋境对话”,通过这种呈现,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信息。那么怎样才叫精心呢?我以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活动说明要前置。比如在“我是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档案中,我们前期对活动的目的以及要求在档案中得以清晰地说明:活动的目的在于提倡绿色环保的理念,倡导节约资源,在孩子的心目中从小树立起环保意识。这种导语使得档案内容更全面。

2.活动过程重真实。在档案制作的活动中,我们将“参观社区环境”、“制作环保标志”、“亲子环保服装秀”等系列活动在档案中均得以呈现。系列活动的真实再现,使得档案自然而真实、完整、详实。

3.活动评价更具体。对幼儿来说,老师的评价具体生动,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重视,也增进了幼儿的成就感;对老师而言,除了可以及时评价幼儿这一项作品的成果与意义之外,还可以提供评价幼儿的证据,作为与家长沟通的佐证。比如:“精心收集的马夹袋和零碎的布头是你们的法宝,并创意性地制作了可爱的‘海绵宝宝’的衣服,你的环保服装还在幼儿园得以展示呢!大家都夸你是个环保小卫士。”对于不同的孩子的内容我们要给予适合而个性化的点评,让点评点亮孩子的档案。

最后想说,如果档案精致了,孩子的“百宝箱”将会越来越丰厚;如果档案精致了,老师的“资料库”将会越来越丰实;如果档案精致了,家长的信息窗将会越来越丰富。

所以,让档案精致起来,如何?

上一篇:从细节中看到“高明” 下一篇:“眼睛”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