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市柴胡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6-01 12:52:35

辉县市柴胡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辉县市柴胡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及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生产优质柴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柴胡;栽培技术;河南辉县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096-02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与山西省接壤,北依太行,南眺黄河,总面积约2 007 km2,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岗陵起伏,南部平坦辽阔,最高海拔1 795 m,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地形多样,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据调查,辉县有中药材品种1 017种,其中柴胡、山楂、连翘、丹参、党参等被称为国内最地道药材,年产量达万吨以上。位于辉县境内的中国・百泉药交会为我国三大药市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山区农民自古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生产的辉县柴胡中药材干鲜品以药性好、品质高享誉海内外市场。为组织引导广大农民搞好药材种植,大力发展以柴胡为主的区域特色中药材,使山区农民掌握生产无公害、优质高产柴胡栽培技术,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现就柴胡种植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选地整地

柴胡性喜温,耐寒性强,抗干旱,怕水浸,适宜在浅山区选择灌排良好,远离主干公路和污染源,交通方便的砂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田、林中空隙地及沟旁栽培,不宜选择在黏土和易积水的地段种植[1]。

播种前应施足基肥,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7.5 t/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撒匀深翻25~30 cm,整平耙细,作畦待播。

2 品种选择及处理

挑选两年生的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籽粒饱满的柴胡植株种子。秋播种子不用处理。春播种子,需将柴胡种子浸泡在0.8%~1.0%高锰酸钾溶液中10 min,取出种子用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备播,可提高出苗率15%。

3 播种

一般在10月霜降后进行秋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春播。在整理好的大田内按行距20 cm开浅沟(沟深1.5~2.0 cm),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土0.5~1.0 cm,稍加压实,用种量22.5~30.0 kg/hm2。选用小麦秸秆、茅草等覆盖,覆盖至不露土为宜。播种后,每隔5~6 d观察墒情,如遇干旱应在覆盖物上洒水。幼苗出土后,于阴天或傍晚逐渐多次揭去覆盖物[2]。

4 田间管理

4.1 苗期管理

4.1.1 间苗、补苗、定苗。当苗高2~5 cm时,间去过密苗及弱苗、病苗,如有缺穴断垄现象,间出壮苗于阴天或晴天傍晚及时进行补栽,栽后立即浇水,以利成活。苗长到8~10 cm时定苗,每隔5~6 cm定1株。

4.1.2 中耕除草。柴胡的幼苗长势弱,容易发生草荒,应及时清除杂草,以利于透气增温,促进柴胡根苗生长[3]。结合除草进行中耕,中耕宜浅,以免伤及根部,中耕可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生长,同时还可起到培土作用。

4.1.3 浇水。出苗前应勤浇小水,宜保持地表湿润不板结,必要时用喷壶喷水保持湿润(如在覆盖物上喷水),不要漫灌,否则会将种子冲走。出苗后可浇大水。

4.2 生长期管理

柴胡幼苗植株细弱,生长缓慢,第1年一般叶茎丛生,不抽薹开花,生长期应重点做好壮苗促根。

4.2.1 中耕松土,除草。适时进行中耕松土,尤其是干旱和下雨后及时中耕更有效。这样有利于改善根系生长环境,促进根系深扎,增加根系粗度,减少根系分支。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

4.2.2 追肥。由于底肥充足,柴胡耐瘠薄,生长期无需施肥,底肥可基本满足养分需求。若第1年收割地上部分,需在收割后追肥,施尿素225 kg/hm2左右。

4.2.3 摘蕾。春播的柴胡生长到7、8月,田间部分植株会抽薹现蕾,发现后应及时摘除,以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

4.2.4 浇水排水。生长期除遇干旱外,一般不用浇水。7―9月(雨季),应注意排水,以防田间积水,避免发生病害。

4.3 越冬管理

9月下旬,柴胡的地上叶片逐渐枯黄,开始越冬休眠,越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翌春返青。为保证来年春季返青时土壤墒情足,应于封冻前浇1次水,并施尿素225 kg/hm2。

4.4 两年生药田管理

两年生药田的管理与一年生药田相似,同样也要进行中耕除草、追肥、浇水、排水和摘蕾。

4.4.1 中耕培土。返青后幼苗生长离开地面5~7 cm时,进行中耕松土,打破土壤板结,为根系输送氧气,促进生长。此后每隔8~9 d进行1次,持续2~3次,以利于根系生长。

4.4.2 除草防荒。与一年生药田一样,田间见草就立即除净,以严防草荒[3]。

4.4.3 追肥。分2次追肥,第1次在幼苗株高30 cm时,追施尿素225 kg/hm2。第2次在开花前,主要追施磷钾肥,追施过磷酸钙2 250 kg/hm2左右。

4.4.4 浇水、排水。返青期,若土壤墒情不好,土壤干硬,不利于柴胡幼苗返青,可浇1次返青水。以后要结合土壤墒情及追肥可适当浇水。若遇阴雨连绵天气,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诱发根部病变[4]。

4.4.5 摘心除蕾。对于非留种田的地块,摘除柴胡的初期花蕾,可减少无用的营养消耗,保证根系营养,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柴胡产量。

5 主要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要安全使用农药,确保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

5.1 根腐病

5.1.1 农业防治。一是选择未被污染土壤深厚的砂壤土、地势略高、排水畅通的地块种植,防止积水;二是实行合理轮作;三是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四是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

5.1.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甲基硫菌灵700倍液淋穴或灌根。每隔6~7 d灌1次,连灌2~3次。对发病率较高的地块,用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随浇水灌根,或5%石灰乳灌穴,并清除病株。拔除病株后用以上药剂灌病穴,以防止蔓延。

5.2 斑枯病

5.2.1 农业防治。一是采收后清园并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地头杂草,并集中烧掉或深埋;二是合理施肥与灌水,雨后及时排水,忌连作。

5.2.2 药剂防治。发病前喷施1∶1∶120波尔多液防治;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视病情以后每10~15 d喷药1次。

5.3 蚜虫

蚜虫大多发生在6―8月,危害柴胡上部嫩梢,影响花期生长。

5.3.1 物理防治。用黄板诱杀蚜虫,有翅蚜初发期可在市场上购买商品黄板;也可制作黄板,在60 cm×40 cm的长方形木板或纸板上涂1层黄油漆,再涂1层机油,挂在行间株间,悬挂密度450~600块/hm2。

5.3.2 生物防治。前期蚜量少时,可采用蚜虫的天敌如瓢虫进行生物防治。

5.3.3 药剂防治。用3%啶虫脒乳油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5.4 小地老虎

5.4.1 毒饵诱杀。用90%敌百虫晶体7.5 kg/hm2加水120~150 kg/hm2喷到炒过的棉仁饼或麦麸上(600 kg/hm2)制成毒饵,于傍晚撒在秧苗周围,诱杀幼虫。

5.4.2 药剂防治。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75~90 g/hm2,在小地老虎1~2龄期喷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6 采收

种植满2年即可采收,在秋后(10―11月)地上部分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采挖前先将距地面3~5 cm的茎杆割去,然后在畦旁挖沟,顺畦将根挖起,把泥土去净,剪去残茎和须根,于通风阴凉处晾干[5-6]。

7 参考文献

[1] 王斌,迟云超,郑友兰,等.柴胡的栽培技术[J].人参研究,2008(1):12.

[2] 向琼,李修炼,梁宗锁,等.柴胡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陕西农业科学,2005(2):39.

[3] 郭战鹏,蒋传中,张兴悟,等.柴胡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讨论稿)[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6):17-22.

[4] 侯典云,马占强,王荔.柴胡GAP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3):13.

[5] 赵小梅.柴胡规范化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2(10):18.

[6] 杜韧强,崔宏,崔岩春.柴胡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0(7):21-22.

上一篇:丰县玉米二点委夜蛾发生规律研究 下一篇:耐冬(山茶)繁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