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技术的层面谈教师课堂言语

时间:2022-06-01 12:45:34

从教学技术的层面谈教师课堂言语

【摘要】教师课堂言语的运用是一种教学艺术,但它首先是一种教学技术,这种技术的运用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心理,也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本文以两节《爱如茉莉》的课为例,从赏析的角度谈教师如何从技术层面有效使用课堂言语。

【关键词】课堂言语 学习心理 指向性 画面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78-02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言语是人的一种心理过程,它会带动另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带动的力量有多大,美国思想家、文学家埃默森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可见一斑 :“用刀解剖关键性的字,它会流血。”这句话足见语言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东西都会产生能量,这种能量,会射入我们肉眼所不能见的生命领域。

教师课堂言语带动的是学生的学习心理。课堂上,时时处处会体现出教师言语的能量,如提问时、导入时、过渡时、点拨引导时、总结评价时等。这能量,有时是创造的能量,有时是毁损的能量,只要老师张嘴说话了,其能量就会充满在教室里 。当然,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教师课堂言语给学生带来创造的能量,而非毁损,因为这能量会以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形式,最终射入学生的生命领域。

这一年来,我致力于研究“教师课堂言语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这一课题,因此,凡有机会听课,我便会特别留意教师的言语,留意的同时,也会学习和思考。

前不久,听了西湖小学王伟福老师和万里小学王卉老师执教的两节《爱如茉莉》,引发了我对教师课堂言语新的思考:教师课堂言语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可以从技术操作的层面来达成正性目标,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为学生创造积极乐学的心理。

下面我就结合两节课,具体谈谈两位老师是如何操作的。

一、王卉老师:通过言语增强问题的指向性,将内容化难为易。

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语设计得巧妙与否,指向性明确与否,决定着引导是否到位、学生是否乐学,自然也决定着教学的成败。

听王卉老师的课时,我关注到了这样两句话:

1.请你根据这三个词语的意思,把它们想成三个不同性情的人,试着读一读。

2.像老师这样,把你找出的真爱也提炼成这样一句话:爱是什么?

王老师在这两个问题的表述上简单直接、指向极其明晰,学生一听马上就知道了需要做什么、该如何做,同时马上有了兴趣,想读、想提炼,心一下子和文本近了。

第一句话引导学生以很准确的语调和情感读出了“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这三个词,给听者或朴实淡然的感觉,或回味悠长的感觉,“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开课伊始便将茉莉花的特点放入了学生心中。

第二个问题的提法更是让学生明确了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通过读课文,仿照老师的“爱是一盘热腾腾的饺子”将课文中描写爱的其它细节提炼成一句话:爱是什么。多么直接的要求,多么简单的问题啊!于是乎,学生兴趣高涨,文思奔涌,短短几分钟便说出了以下这些动人的语言:爱是爸爸紧握的一双手;爱是一阵急促的脚步;爱是布满血丝的眼神;爱是妈妈麻木的手脚;爱是清澈的眸子……从而悟出真爱就是如此平淡、如此质朴、如此司空见惯的生活细节,自然就懂得了为什么“爱如茉莉”,难点一下子突破。

其实王卉老师的这两个问题,如果不是特别注意言语效果的的话,还有别的提法,比如:

第一个问题可以这样问:请你带着感情来读这三个词语。那么,一样的教学环节,一样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心理和老师达成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这种问法,可能会让学生迷茫:什么感情?我该怎样读?这迷茫无疑会增加畏难心理,课堂自然也不会和谐有效。

第二个问题或许可以这样问:读文,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为什么爱如茉莉?如果以这种方式提问,结果会怎样?学生一定是要思考很长时间,而且一定是笼统的回答,类似于把找到的细节复述一遍,但始终不会提炼出“爱是一阵急促的脚步”等如此精炼准确的话语,自然也体会不到爱就是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平淡如此。所以,老师还需要继续点拨、引导,这样势必增加教学难度,占用教学时间,但效果还未必好!因为“体会为什么”这个说法太抽象,相较于“提炼成一句话”这一要求,后者的指向性更为清晰和明确。

前面说了:言语是一种心理过程,前一种提问语“ 像老师这样,把你找出的真爱也提炼成一句话:爱是什么?”折射出的老师的心理过程应该是:我要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仿照老师说一句话,理解爱是多么的平淡,这样一来,抽象的爱就变成了具体的生活细节,其平淡之处呼之欲出,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地理解爱如茉莉了。后一种提问语“读文,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为什么爱如茉莉?”折射出来的心理过程是:我要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爱很平淡,如茉莉(至于如何平淡,则不知)。大家看,这两者之间是少了一个桥梁的――引导学生仿照老师说一句话。而恰恰是这个桥梁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爱转化为具象的事物,从而理解爱的平淡、爱的朴实。

老师的不同心理投射到学生的心理中,自然也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心理。前一种言语带来的学习心理是:学生乐于去提炼概括,满足他们小小的自我挑战心理和诗人情怀。后一种直指“体会”,是比较抽象的,带来的学习心理是:畏难,从而出现不敢回答、放弃思考、等别人回答,或者出现因回答后不准确而自信心被打击的情况,那么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不同。这二者中间的区别非常微妙,需要我们细细去体会,就和我们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要求他们要锤炼语言一样,我们的课堂言语也是需要慢慢推敲和锤炼的。

以上说明:教师可以通过精巧的提问、精准的言语,增强问题的指向性,将内容化难为易,以此唤醒学生的情感与思维,挖掘文章的主题。

二、王伟福老师的课:通过言语增强文字的画面感,将内容化难为易。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由老师成功的言语汇编而成的。王伟福老师的课很成功,与他独具特色的课堂言语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王老师的课堂言语突出的特点就是能通过只言片语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从而将文本背后深藏的思想、情感与人性轻而易举地呈现出来,既降低了自己教学的难度,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孩子们产生一种乐学的心理,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

听课时,我关注到了王老师的这些言语:

“其实,这段话是一幅画,那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你来想着画面读一读。”

“你读到了爸爸‘打哈欠’,那么有没有通过这三个字‘看到’爸爸打哈欠呢?”

“再远一点、再深一点,透过这些文字,你‘看见’爸爸怎么了?”

“作者在想这句话的时候,是有表情的,会是什么表情?”

“如果此时此刻,你是一个导演,要把这温馨的、轻轻柔柔的画面拍下来,你的镜头愿意停留在哪儿呢?”

王老师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是富有磁性的,语气是亲切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调是抑扬顿挫的。“未成曲调先有情”,这些极富个人特色的言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集起来,激发起他们的探究心理,令他们的学习欲望瞬间高涨,课堂呈现出一种积极乐学的和谐状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言语将学生的思维、情感一下子由文字本身引入到了文字背后的画面,文本所传递的“爱如茉莉,平平淡淡”这一主题,就在学生想象和“看到”的一个个画面中铺展开来,进而通过画面直抵人物的内心深处,使学生轻松且愉快地理解了人物情感及文章的中心思想,难点也在学生乐学的心理中轻而易举就突破了。

文字是一种较为抽象的东西,而文字所蕴含的“义”更为抽象。教师如何做到引导学生通过抽象的“言”理解其背后更为抽象的“义”?王伟福老师做了很好的示范:由“言”到“义”,中间缺少具体的“象”,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把隐含的“象”挖掘出来,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画面,增强文字的画面感,由“象”来突破“言’,从而唤醒学生的内心,也揭示出文本背后的东西,最终到达“义”。毫无疑问,教师的课堂言语就是这样一种教学策略,通过只言片语,抽象的东西变得具象了,教学变得简单了,学生的学习也轻松愉悦了起来,课堂则言尽而意更浓了。

两位王老师的课告诉我:教师可以从技术操作的层面,让自己的课堂言语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让教学更有效,让课堂更和谐。

最后,我想说的是:课堂言语是一种技术,但它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去潜心研究,希望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们都能以自己富有创造能量的言语渗透每一位学生的生命!

作者简介:

朱璇(1972-09-12),女,汉族,甘肃省兰州市人,本科,小学高级教师。工作于兰州市安宁区十里店小学。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上一篇:幼儿教学中幼教绘本的教学与组织分析 下一篇: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的六个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