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善良与愚昧中挣扎的汉娜

时间:2022-06-01 12:12:57

オオ[摘 要] 影片《生死朗读》通过讲述15岁的米夏和36岁的汉娜的感情,艺术地再现了德国战后第二代人反思历史问题时徘徊于理智与情感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背负的历史十字架,以及他们审视父辈罪恶的独特视角。本文从影片的人物刻画角度入手,通过细读,主要分析女主角汉娜的性格,指出汉娜虽然本性善良,但由于愚昧无知,她的一生实质是在善良与愚昧中挣扎的一生,这样的一生对广大观众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死朗读》;汉娜;米夏;善良;愚昧

ヒ弧⒁ 言

ァ渡死朗读》这部影片改编自德国作家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就像《朗读者》这本书深受读者喜爱一样,《生死朗读》这部影片在开播以来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一时间影评如潮。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许多人对此片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深入剖析了这部影片。这些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对该影片主题的认定却趋于一致,大都认为该部片子表面情节是在讲述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与一位饱经风霜的女人的感情,实质是通过米夏对汉娜既恨又爱的复杂情感的描写,艺术地再现了德国战后第二代人反思历史问题时徘徊于理智与情感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他们成长过程中所背负的历史十字架,以及他们审视父辈罪恶的独特视角。[1]正如曹文轩在序里这样表达他的阅读感受:“这里,只有严肃的主题,严肃的思考与严肃的语言。没有无畏的调侃,轻佻的嬉笑和缺少智慧的所谓诙谐。……”[2]也正如“世界文学奖”颁奖词中所称《朗读者》“以文学上精打细磨同时引人入胜的形式表述了对德国历史的发问,具有高度的精神上的独立性和人性上的理解力,并融汇表现在其强大的叙述力量之中”。[3]

ヒ徊课难ё髌吩谝帐跎鲜欠癯墒旌艽蟪潭壬暇龆ㄓ诟梦难ё髌分腥宋镄蜗笏茉斓檬欠癯晒,该影片之所以能荣获桂冠绝对不能离开凯特•温斯莱特淋漓尽致的表演。完美到位的角色意识和高超的演技使得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女主人公汉娜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时间人们对这个女人爱恨交加,唾弃之、痛打之于心不忍,怜惜之、原谅之于心不能,她的所作所为、她的性格特点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争论的焦点话题之一。鉴于此,本文将利用细读的方法对她的性格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

ザ、汉娜的性格

ス适路⑸在1959年的夏天,那天乌云密布,大雨瓢泼,路上行人行色匆匆。15岁的中学生米夏因为生病偶遇了36岁的公车售票员汉娜并和她迅速有了秘密的暧昧关系,随后他和她,出游,为她朗读,直到有一天,汉娜突然消失,他再也找不着她。直到米夏长大,成为法律系的大学生,出现在审判纳粹分子的法庭上,才愕然发现汉娜作为战犯站在被告席上,原来她因羞耻于暴露自己是个文盲,而去做了不需要识字的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最终还因执意要隐瞒不识字的事实,而承担了更大的罪名,被判终身监禁。汉娜入狱之后,米夏不断给她寄去朗读磁带,但从来不去探望,也没有只字片语,直到她将被提前释放前,米夏才去看了她,并为她安排好了出狱之后的生活。但是,就在可以出狱的前一天,汉娜选择了自杀。这样的故事情节虽然并不错综复杂,但只有通过细读才可以看出汉娜的性格特征,从而加深对她的认识。

1.善良

ズ耗壬屏嫉囊幻嬖谟捌的一开始即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身染疾病、痛苦不堪、呕吐不止、虚弱不堪、在瓢泼大雨中煎熬的米夏一出场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正当他们为米夏揪心扼腕的时候匆匆下班回家的汉娜出现了,她走上前关切地询问米夏:“哪儿不舒服啊,小家伙?”看到米夏疼痛难忍的表情,她小心翼翼地搀扶起他,带他到院子里,拧开水龙头给他冲手,又捧起水轻柔地帮他冲洗脸部以及嘴角的污垢,还用盆子来来回回地端水把米夏吐在地上的呕吐物冲走;当米夏被汉娜的举动感动得失声痛哭时,汉娜轻拍着他的肩膀并且轻柔地安慰他说:“没事的”,还毫不犹豫地用温暖的胸膛抚慰米夏。雨停了,米夏感觉稍好了一些,汉娜又搀扶着他亲自送他回家,陪伴他一直走到离家不远的地方,分手时关切地望着他,并且叮嘱他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这段情节交代了米夏与汉娜结识的机缘,虽然持续的时间不到几分钟,但汉娜善良的本性,母性的慈爱之心得到了完美展现。这不仅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对正处于青春期、渴望温暖、渴望友谊、渴望爱情的懵懂少年米夏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ピ诳死科夫一所小集中营当看守挑选囚犯时,汉娜和别的看守不同,她总是挑那些年轻的、体弱的,让她们和她一起居住,一起生活,尽量地保护她们,想尽可能地延长她们的生命之线。之所以挑选年青的,是因为汉娜认为年长者毕竟已经享受过相当足够的生命;而照顾身体虚弱的则是汉娜天生同情弱者的流露和表现。也许“让临时的被保护者为她阅读”这里可能有自私的成分,但保护弱者、同情弱者毫无疑问地可以说明她天生的母性――善良。并且汉娜的善良并非其他被告完全泯灭的善良,也并非其他被告伪装起来的虚伪的善良,她的善良完全是她道德本性的自然流露。[4]此外,在审判庭上,面对指控,其他被告都断然否认她们所犯的罪行,而汉娜却善良地承认参与;面对其他被告的诬陷和不实的指控,汉娜很不理解,很困惑,但没有坚持据理力争,最终无奈地把所有责任都加以承担,这一方面表现了她尽可能地隐瞒自己是个文盲,另一方面也明显地体现了汉娜心无城府、与世无争、与人友好的善良一面。

2.愚昧

ズ耗鹊挠廾潦紫缺硐衷谒处处、时时想尽可能地隐瞒自己是个文盲的不争事实。当米夏在朗读的时候,从她的反应可以看出,有些地方她的确听懂了,而还有很多地方她根本就没有听懂,或者说没有完全理解,但她没有询问米夏,只是以简单地说“好”或“太恶心了”等加以搪塞,装作懂了;当米夏把书拿到床头,举到她眼前想和她一起阅读一起欣赏时,她佯装累了,断然把书推开;当他们外出就餐点菜时,她假装浏览菜单,处处小心翼翼隐瞒她不识字的事实,唯恐米夏和其他人(例如:出去游玩在吃饭时碰到的孩子)知道她是个文盲而瞧不起她。当审判长问到记录有她们罪行的报告是不是她所写时,她回答是大家一起商量着写的;后来问到“谁执的笔”,其中有一被告指着汉娜说“是你”时,汉娜没有承认;而当一位律师建议进行字体鉴定时,汉娜却承认是自己所写。这些虽然有表明汉娜因为自己不识字而感到自卑的嫌疑,但追根溯源还是由于她的愚昧无知。正是这种不敢正视自己、不敢客观对待现实的愚昧导致了汉娜错过了识文解字的最佳机会,酿成被纳粹利用,成为历史罪人,最终被判终身监禁的悲剧后果。

ズ耗鹊挠廾粱贡硐治麻木不仁。为了掩饰自己是个文盲而参军的汉娜,对那场战争其实并不理解,她只是机械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每个月押送一批犹太妇女到奥斯维辛去,使得这些人在那里惨遭杀害以便腾出地方给新来的妇女;为了维持正常秩序,为了不让在押的犹太人逃跑,她伙同其他看守拒不开门,冷酷地目睹一群妇女儿童被活活烧死――汉娜的麻木不仁由此可见一斑。另外,她在执行任务时是那么认真,认真到几乎丧尽天良的地步,但她却从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动机与目的,甚至在战争结束十几年后,在出庭时,她还荒谬地穿上了极易让人想起她服务的纳粹党卫队的服装,以至于激起公愤!就此她还意识不到,只见她抬起迷茫的双眼,迷糊不解地望着审判席――这正是她的愚昧使然。在接下来的法庭审判中,汉娜仍然不清楚她当时该怎么做,而是满脸困惑地询问审判长:“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她似乎很委屈,似乎在问“为什么我做什么都是错误的?”“那么,我要是……没有……如果我没有在西门子公司报名呢?”这个问题她看似在问别人,实质是在自言自语,自我发问,她在思考,企图寻找答案。然而在那个时候,那个场合,提出这样的问题,做出这种假设,简直可以说汉娜是幼稚、愚昧、荒唐至极。

ト、汉娜的现实意义

ト酥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如果说汉娜善良是她的本性使然的话,那么她的愚昧则应归咎于“习”(即本影片中“朗读”)的缺失。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判刑本身并未使汉娜认识到自己的罪行,只是在她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之后,她内心的愚昧和无知才真正被动摇,她的良知才得以发现。是米夏为她的朗读引导她开始学习,步入了文明之路。她开始在监狱学习读写,渐渐地读书使她变得聪明起来。学会认字后,她开始阅读有关集中营的书籍,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随着阅读的增加,她越来越明白了自己的愚昧,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罪孽的深重,越来越不肯原谅自己,于是她开始惩罚自己――她放弃了在犯人中的权威的地位、苗条的身材、洁净的嗜好,甚至还放弃了生存的权利,在即将出狱前带着文明自杀而死。可以说她的死是文明对愚昧的胜利,是汉娜善良本性的再一次表现,是人类良好品质的复活。

ヒ徊坑判愕挠捌并不仅仅体现在它有着多么感人至深的情节叙事上,也体现在它对片中人物和片外观众的启示上。汉娜最终走出了愚昧令人高兴,但她却用一生的努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诠释了它,这代价对于个体生命来说未免显得太过沉重。“如果一个人错过了最佳时间,如果一个人长期拒绝某事……即使最终他开始花力气去做并乐此不疲,那么也为时太晚了”。[5]要远离愚昧、远离愚弄就应该加强学习,而且应该在该学习的时候就学习――这也许是这部影片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ス外一名批评家说过,启示总是来自最不起眼的环节上。[5]在这部影片里,并非是学识渊博、不苟言笑的父亲或学校的老师,也并非是端庄贤淑、知书达理的米夏母亲激发了米夏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兴趣、帮助他树立了自信,而是文盲汉娜那发自内心深处的一句“其实,你行的”以及那深情的赞赏、鼓励的眼神大大增强了米夏的信心和成就感,激发了米夏的朗读――求知欲望,于是在运动场上他生龙活虎、在学习上他出类拔萃。这令人深思。

四、结 语

ビ捌《生死朗读》的启示并不限于以上两点。和原小说一样,影片《生死朗读》看似通俗,实则深邃;富含思辨,引人入胜,值得细细地品味、长久地咀嚼、深入地思索。相信该部影片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审视历史、反思教育、对待生活。

[参考文献]

[1] 冯亚琳.《生死朗读》的叙事策略探析[J].外国文学评论,2002(01).

[2] [德]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曹文轩序[M].钱定平,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 印芝虹.“跨越”的思维与艺术――《生死朗读》的跨文化效应评析[J].文学研究,2005(08).

[4] 李聿.带罪的道德自觉者――(德)施林克《生死朗读》推介[J].阅读与写作,2004(02).

[5] 麻煜霞.文明是一种力量――评《生死朗读》[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02).

[作者简介] 袁毅(1975― ),女,陕西兴平人,硕士,陕西理工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上一篇:解读法斯宾德的女性电影 下一篇:基调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