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例同侧侧卧位在胎头位置异常分娩中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6-01 09:29:46

230例同侧侧卧位在胎头位置异常分娩中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应用同侧侧卧位纠正方式纠正胎头位置异常分娩中的胎位方向,从而提高孕妇顺产率,提高分娩效果。方法 对比分析法是(将在药物松弛宫颈的基础上)将进入活跃期后的孕妇采取同侧侧卧位与随意卧位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230例经确诊胎头位置异常的孕妇进行资料分析,按照抛骰子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在应用药物松弛宫颈后)采取随意卧位进行分娩,观察组孕妇(在应用药物松弛宫颈后)采取同侧侧卧位纠正分娩方位,对比两组孕妇顺产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剖宫产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卧位在分娩中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同侧侧卧位;胎头位置异常分娩;效果分析

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孕妇分娩中的各种问题逐渐被提上医学研究的日程,其中头位难产是其中的主要问题,在头位难产中,异常胎方位主要为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其中,持续性枕后位在头位难产中一般表现异常胎方位,是指在枕后位延续所形成的,因为抬头对直肠造成压迫,导致产妇过早的不由自主的屏气用力,从而增加盆腔受到的压力,致使宫颈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出现宫颈水肿,进而造成产妇难产。通常需要手术治疗结束分娩,不利于孕妇生产,严重影响了孕妇乃至胎儿的健康,对母婴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易诱发宫颈水肿等。在产程过程中,给予孕妇适当的干预、合理的处理能够降低头位难产,促进产程进展,改善阴道分娩率,降低发生难产的机率。因此,在提高孕妇阴道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的研究中,我院采取了同侧侧卧位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情况,从而缓解孕妇生产过程中的痛苦,提高顺产质量,现将临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共收治)在产程中确诊胎头位置异常的孕妇共计230例,经确诊,这些孕妇均处于产程活跃期,对其进行资料分析,按照抛骰子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在应用药物松弛宫颈后)采取随意卧位进行分娩,观察组孕妇(在应用药物松弛宫颈后)采取同侧侧卧位纠正分娩方位,对比两组孕妇顺产率与剖宫产率。

我院对照组收治的孕妇年龄在22~40岁,平均年龄为(21.55±5.72)岁,体重在45~56kg,孕周在38~42w,平均孕期为(41.32±2.11)w。观察组收治的孕妇年龄在23~38岁,平均年龄为(24.22±4.77)岁,体重在41~55kg,孕周在38~42w,平均孕周为(41.55±2.07)w。两组收治的孕妇均为初产妇,且头位难产的症状均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未发现有产科并发症等。其从年龄、孕期、体重等方面对比不存在差异性,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孕妇产程活跃期期间检查1次/2h阴道,观察胎膜破损情况,如果胎膜未破,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破膜。应用B超诊断技术对孕妇胎儿方位予以检测,对胎儿方位予以确定后进行临床分组。

1.2.1对照组 对照组孕妇(在予以地西泮注射液静注治疗时)采取自由卧位进行分娩。

1.2.2观察组 观察组孕妇(在予以地西泮注射液静注10mg治疗时)采取同侧侧卧位对胎头位置异常情况予以纠正。

如果孕妇为左枕后位或左枕横位胎头位置异常则选择同种方向进行俯卧位分娩,此时孕妇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将左下肢伸直,并将腹部最大限度的贴近床侧,自由放置右侧肢体。观察宫口扩张大小,当扩张至7cm时,则需要将下肢分开,上肢靠近床档,从而使胎头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如果患者并发宫缩乏力,则需要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为其注射浓度为0.5%的缩宫素,并对孕妇胎位进行纠正[2,3]。

观察两组胎位纠正后的情况、宫颈开大的症状以及分娩后是否并发冰凉反应、胎儿监护的情况等。

1.3统计学分析 首先进行数据分析,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值,如果P值

2 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产妇产程进程临床对比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孕妇产程存在很大差异性,其中第二产程差异性最为显著,两组孕妇产程进程比较在活跃期与第二产程期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自然分娩的孕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宫颈水肿的发生率以及剖宫产、阴道助产的实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对照组与观察组胎头位置纠正情况对比 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胎头位置纠正较为集中的为观察组,而对照组由于孕妇卧姿较为自由因此胎头位置较为分散,不利于顺利生产,因此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孕妇胎头位置异常的几种情况中,枕横位是较为常见的方位,其次是枕后位,而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则会对孕妇产程造成阻碍,进而引发难产,不利于母体与胎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孕妇分娩时如何提高安全性,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是临床手术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我院(在应用地西泮注射液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辅助)患者采取同侧侧卧位分娩,(从而)对枕横位或枕后位状况予以纠正,从而提高阴道顺产率[5,6]。

产妇的改变对胎儿方位的改变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影响胎方位的因素主要有胎盘位置、孕妇临产时采取的卧姿以及产力与骨盆情况,在改善这几方面因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人为性干预,采用催产素对产力予以调整,采用人为干预方式纠正产妇,使其顺应顺产的要求,胎儿在产妇正确卧位引导下,会受到重力作用影响,,改变不正确的方位,同时也改变胎背方位,降低了头位难产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115例孕妇通过同侧侧卧位对胎头位置异常现象的纠正,其发生枕横位(8.70%)、枕后位(5.22%)的机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8.26%、31.30%,且枕前位的发生率86.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44%,差异特别明显。由此可以进一步论证,同侧侧卧位能够有效纠正抬头位置。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应用地西泮注射液提高了分娩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了孕妇痉挛的发生率,具有缓解疼痛、解除宫颈痉挛症状的作用[7-8]。

通过对胎头位置异常分娩的孕妇予以同侧侧卧位的纠正,降低了宫颈水肿的发生率,提高了母婴生产的安全性,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可行性。当检查出孕妇胎头位置异常分娩时,(对其进行药物宫颈松弛的过程中)采取同侧侧卧位纠正有利于提高孕妇阴道顺产率,由于此方法具有安全性,操作简便。通过我院临床分析,发现此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孕妇的分娩质量,也缓解了孕妇的痛苦,提高其心理素质,提高了阴道顺产率,对孕妇与胎儿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广霞.头位胎头位置异常分娩方式的选择[J].中国医药指南,2007,(5):95-96.

[2]成金焕,郭晓燕,温穗文,等.产时护理与"一对一"责任制助产联合应用纠正胎位异常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4):424-425.

[3]张桂萍.手法复位治疗头位难产110例[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954-955.

[4]曹佩珠.临产早期胎头位置异常136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0):1360-1361.

[5]雷雪.分娩活跃期徒手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2,02(13):313-313.

[6]朱飞娟.胎头位置异常的产程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99-100.

[7]杨艳平,吴凤珍,叶祥燕,等.半卧位联合胎背对侧卧位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4):620-621.

[8]荆蕊平,陈殿红,卢丽云.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位在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9):714-715.

上一篇:经内踝截骨入路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 下一篇:浅议营改增对水路运输行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