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佳:穿越时光 回到老上海

时间:2022-06-01 07:08:40

王小佳:穿越时光 回到老上海

一头干练的短发,黑丝绒西装配长筒靴,看上去普普通通的80后女孩王小佳是“上海往事1937”微型民俗博物馆的馆主。为了收藏老上海物件,她曾上工地找寻老旧的木门、旧砖瓦甚至旧门牌,然后用小推车运回来,一砖一瓦重新砌墙。她最喜欢做的事是穿越时光,找寻地道的老上海味儿。

就想和你一起来怀旧

第一代黑白电视机搁在古旧的橱柜上,旁边放着刷蓝色油漆的华生电扇,而紧挨着它的另一边是错落有致的铁皮铅笔盒;一排排五颜六色描花的保温瓶和竹壳热水瓶、木质的红色食物提篮整齐地站在高高的柜子上,柜面上茶色雕花玻璃缸中放着孩子们最爱的话梅糖、鸡仔饼、豆沙卷,抬头向上望,“小佳杂货”赫然映入眼帘……走入“上海往事1937”微型民俗博物馆,仿佛进入一条时光隧道,从民国初期、二战时期、解放初期再到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初期,近百年的市民生活浓缩在200平方米的空间中。

与传统的博物馆不同,奶奶、爷爷级的老古董并没有正襟危坐地置于透明玻璃罩内,等着来访者的“瞻仰”,而是以年代为主题,布置成了一个个可以零距离接触的生活场景,在柔和的灯光下,老物件显得格外亲切,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和温润的光彩。它的主人,80后女孩王小佳说:与博物馆相比,她希望能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怀旧沙龙。除了每周六的公共开放日,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喜欢老上海的朋友通过电话预约,可以带着朋友过来,从老式的保温瓶里倒一杯清咖啡或酸梅汤,在“小佳杂货铺”的柜面上拿点老上海小吃点心,尽享私密的下午茶时间;也可以带着照相机穿着旗袍、中山装,在各种生活场景中摆pose,拍怀旧照;还可以听着老歌和店主聊聊那些藏品来历。王小佳说:虽然每个下午最多只接待6位来客,但是我要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品质服务的美好怀旧时光。

有故事的东西才是宝贝

这里的常客喜欢叫王小佳“女克勒”,然而她和很多80后的女孩一样,关注时尚、品味潮流,她说其实自己就是一个在石库门长大的普通小囡,只是闻着檀香,听着评弹,看着夕阳透过百叶窗漏了一地金黄,久而久之迷恋上了老味道,从大学开始做起了老上海收藏。小到吹风机、锡汤婆子,大到奶奶留给她的摩德利钢琴,她先从亲戚朋友处“搜刮”各种老派的生活用品,艺术系毕业后,她又和哥哥一起做起了怀旧摄影,整天搜寻、摆弄老物件。如今,在她的仓库里已经摆放了几千件藏品。东西渐渐多了,开设微型博物馆的念头由此萌生。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把博物馆的地点定在虹口区临潼路。“我本身就是虹口小囡,对这儿有着很多的童年回忆,而且在二次大战期间,虹口是犹太人的聚集区,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在展馆一角,暗红色的旧钱箱被用作矮柜,上面放着油漆斑驳的1936年产的灰色Hermes Baby打字机。“它原来的主人是生活在犹太难民聚集区的一位犹太记者,战争结束回国时,他把这台打字机连同两个皮箱留给了房东。在房东的后人那儿看见这件宝贝后,我告诉人家为了办博物馆,想买下它,对方爽快地连同皮箱一起出让给我。”王小佳开心地笑着说。就在打字机展角的对面“victory Bar”的招牌上灯光闪烁,这是王小佳根据老照片还原的上世纪30年代的犹太酒吧的橱窗。

博物馆里不仅浓缩了虹口的故事,也有王小佳自己的故事。位于门口的黑色摩德利钢琴是奶奶留给她的礼物,已有近百年历史。让每个来访者第一眼就能看见它,是她向长辈致敬、向经典致敬的特殊表达方式。展厅中紧靠着罗宾逊教堂钢琴的是她的第一台钢琴。半米多高的小钢琴上放着她小时候的黑白照和三把旧口琴。“这三把口琴依次是我爷爷的、爸爸的和我的。虽然并不是动辄上万的名琴,但是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在我眼里,怀旧不是赶时髦、不是风花雪月,而是曾经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印迹,会被我们一次次地记起的最动人的凡人生活。所以,做收藏也好,开博物馆也好,我从未想过要以数量或物件的贵重取胜,而是想让来这里的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上海的人文情怀。”

在王小佳的展馆里,几乎每一件藏品都有一个故事,例如摆放在40年代主题展区中的那套生锈的美国剃须刀。这是一位老先生的父辈在抗战时用食物和美国大兵换的。和物主见面的时候,从看到物件到决定购买,王小佳只花了10分钟,但听老先生讲这套刀的来历,她安安静静地坐了两个小时。

“纵然有名贵的材质,若没有故事,它只是一件冷冰冰的器物,和我有何干呢?”王小佳有一个看似普通的小木盒子,盒子里放着一张保存完好的光绪年间的农民租地的借条。“在我去见物主之前,已有好几位收藏家去过了,但都与它擦肩而过。据物主介绍这是先辈在未发家之前打的借条,但他并不喜欢这张旧纸。把这张纸拿在手里,我却觉得千斤重。我相信先辈保存着它是为了提醒子孙不要忘本,这份良苦用心沉甸甸的。也许它并不值多少钱,但是对我来说就是宝贝。”

让人幸福的付出

如今,这张契约静静地躺在旧木盒里续写着历史,也向来客们述说着自己的过往。而到这里的来客,无论是二三十岁的80后,还是八十多岁的老太太,都能通过这些有故事的宝贝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一次周六公众开放日,一位老太太看到石库门布景前的一套藤编旅行箱,不禁泣不成声。这套藤箱是上世纪初中国留学生最流行的旅行箱。老太太1929年出生于上海,1931年和父母东渡日本,临走时所有家当都收于这样一套旅行箱中。看到它,她就想起了父母和当年异乡的种种生活。还有在70年代末的展区中,一盏台灯将昏黄的灯光投向了《1978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纲》,泛黄的书面上架着一副大圆框的旧式眼镜。一位吴姓老总曾站在这个场景前感概万千,久久不愿离去,他正是那一届的高考生,这场考试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之后,他还曾带自己的外籍员工来博物馆,指着这些老物件说:他就是这样一路走来。

博物馆的朋友多了,越来越多有故事的展品纷纷“找上了门”。一位曾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刘女士在参观博物馆后不久,带着自己的红色手风琴再次到访,对王小佳说:当年我背着这把琴离开上海,在那个陌生的地方它陪了我整整十年,现在我要搬新家了,孩子不喜欢,没法带走,能放在你这儿吗?说着两行泪流了下来。“看得出她有多么不舍得。闭上眼睛我都能想象,这把琴陪着她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黑暗中为她送去了多少快乐。就冲这点,我也要收下来保存好。”王小佳说,这些捐赠品含着一份信任与重托,尤为珍贵,无论如何她都不会让于他人。而且,每次收到捐赠品,她总会悉心地为展品“安家”。有一次,一位老先生打电话给她:我的房子就要动迁了,你到我这儿来一趟,看看有什么需要的东西。这位老先生以前家里开百货店,在搬家前他特意将一批保存了60多年的丝袜、头油出让给王小佳。有感于老先生的这番心意,王小佳为它们设计了展览角,并邀请老先生参观。“这里的捐赠者常常带着朋友来参观,自豪地做着介绍。对他们来说,这个博物馆也是他们的家,和朋友分享回忆的家。”

每隔一段时间,王小佳就会重新布景,让自己更多的收藏品和同道的朋友分享。每次布展,从构思主题到在仓库中寻找合适的展品都要花上半年多的时间,然而她对此乐此不疲。“每一次布展就是一次系统复习历史与文化的过程,不仅让我收获良多,更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因为我是如此幸运,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而这件事又能给和我一样有老上海情结的人同样带来幸福感。”

上一篇:家有二宝的苦与乐 下一篇:冬季灭“火”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