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探究初中政治课的有效教学

时间:2022-06-01 05:19:13

新理念下,探究初中政治课的有效教学

摘 要:本文从新课改的理念出发,探讨如何使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

关健词:有效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每一节课所处的具体情况和后面的过程都不相同,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为此,我在教学中开展逐步尝试构建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把动脑思考、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力求把学生这一主体充分激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感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

有效教学即是一种技术或策略,同时有效教学也是一种理念,它要求每个教师具备超越一般的技术,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怎样提高45分钟的效益?”,“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有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等等。因此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一系列的策略。

1.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空间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学生自己能讲的,教师不暗示等等。

课堂教学应以创新要求为归宿,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创新课堂构成的要素是探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知识,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用“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设环境和条件。要做到上述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即教师对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有机结合。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从而使学生乐于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在政治课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开展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教学。例如:在学习“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时,我就设计了辩论式教学,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锻炼了能力,也创新了思维,又获取了知识,真是一举多得。

2.互动是课堂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的重要特征,合作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内涵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实现持续发展的主要学习方法。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要求政治学习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与交流。通过互动体验,感受政治课的思想与方法,培养人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获得自我反思和纠正的机会与体验,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时有角色分工,在合作交流后有动态生成。这样,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自由空间里表述和倾听,在争辩与讨论的动态过程中感悟和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创新,在思想的交流中扬弃,在情感的沟通中融合,在智.慧的展示中互相启迪,使合作交流的互动学习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3.课堂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激发学生动脑思考,从而凸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尽量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这样才能达到师生平等,且有助于构建师生间的和谐关系。(1)政治课的讲授方法要灵活多变。趣味性是当今政治教学所缺乏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面应该追求多变,如果课程教授的时候方式多样化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果教师的教学一成不变就会使得学生无心上学,所以政治课的讲授方法一定要多变,这样才可以将沉闷的政治知识变得灵活起来,使学生容易消化。(2)激起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叛逆、轻浮、好奇的心理;在各个科目学习上面常出现偏科,因此课堂的表现较为极端。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方式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还要善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提升了。

4.能够切实解决政治课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方法:

(1)朗诵――有助于记忆。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语文大声朗读来增加记忆力的方法。在政治课程里面很多人文道理的内容,学生听课的时候会表现疲乏,如果他们大声的朗诵,一来可以集中精神,二来可以提高对政治知识的记忆力。通过学生有情感的朗诵,可以使很多抽象的俗语、道理变得形象生动。因此,学生常朗诵思想政治课文能够引发学生之间的共鸣,让政治课真正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2)比较法――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思想政治课程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可以实行比较法。比如对于公民的权利与公民的义务来讲,它们都是合法公民享有的,学生在这上面就会产生很多矛盾。教师就可以把公民的权利与公民的义务分别罗列出来,再进行多个对比,委婉的告诉学生其实公民的权利与公民的义务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这样比较之下,就会加深学生的记忆,也会使他们认识深刻。

(3)看图说话――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看图说话在这几年里也慢慢的走进了初中政治课考试的大题里面,它的目的是为了考验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据调查,这一题型得到高分的学生几乎很少,由此可见学生在看图说话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弱的。在初中政治课新课本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图片。教师可以在讲课的时候,利用这些图片、设定几个情境问题,就像语文课一样层层深入,进行分析,这样既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提高学生看图解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家庭保护、社会保护”的时候,课本都给出一些图片增加课本内容的形象性。教师可以就这些图片设计一些情境问题:你们对图片所反映的内容有什么看法?你们觉得他们这样对吗?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状况正常吗?透过这些问题的创设,可以使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人文情感得到升华。把自己的认识融合到实际生活中去,也会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更好的增进社会的和谐。

总的来说,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广大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相信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和研究,一定会使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得更深刻和更具体,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实施,为实现“高效课堂”奠定基础,最终使我们的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上一篇:浅议幼儿品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对初中数学思维习惯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