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剑汇华山

时间:2022-06-01 03:32:05

战列舰时代严格的说,早在二战之前就结束了。不管是以哪种战舰来命名一个时代,一个最核心的标准其实就在于它是不是海战力量的核心和海军实力的准绳。而以这两个标准衡量,事实上早在1933年美国人进行多次航母作战演习时,航母所具有的作战潜力就已经严重动摇了战列舰的战场核心地位。只不过那时飞机的性能局限性还很大,不管是水平轰炸能力、俯冲轰炸能力和雷击能力都还稚嫩的很,是否能有效的克制战列舰都还被人们普遍怀疑。但是,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第一天,日本人在珍珠港的表现就宣告了这种怀疑的结束。战列舰从此时起,既不能单独决定一场海战的胜败,也不再是衡量一只舰队实力的决定性标杆。于是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批同时很显然也是最好的一批战列舰,却活跃在地位已经低落的时代。而真正最风光最具豪情的,其实是20年前以“伊丽莎白女王”级为代表的那一批一战时期的超无畏舰,日德兰海战场上的隆隆炮声才是战列舰的最强音。 英国皇家海军“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

不过,秉承对高大上的粉以及作为对战列舰时代的缅怀,我们选择了海战史中最后余晖中的7款战列舰,来共同参加一次华山论剑。虽然这次论剑之后它们的时代就永远过去了,但是不妨碍我们军迷纸上谈兵的快乐。选择标准有这样几个,首先必须是实际建成服役的,那些各国图板上威风八面的未来战舰都不做考虑;其次要是参加过二战的,只有战争才能展现出一款兵器的能力和价值,战后才建成服役的已经毫无意义了,那些都是大号游艇而已。那么,最后留下的是这样7位高手:美国“衣阿华”级和“南达科他”级、英国“英王乔治五世”级、日本“大和”级、德国“俾斯麦”级、法国“黎塞留”级和意大利“维内托”级。 选手综述

这7款战列舰,都是各自所在国在海军史中最后研发和装备的战列舰,涵盖了美、英、日、法、意、德等主要几个海军强国。而这些国家除了德国,都是战后海军条约的参与国,被长时间限制建造新主力舰,德国作为战败国也没有权力这么做。于是我们会发现,在各个海军强国的这些最后的战列舰之前,都有过很长时间的空缺期,其前辈往往都是20年代乃至一战期间建成服役的。

美国作为最后的胜利者和最庞大造舰计划的执行者拥有2款,“南达科他”级和“衣阿华”级,共计8艘,仅仅凭借数量就足以淹没对手。当然这不是说其性能不行,恰恰相反,其在作战综合性能上相当优异。

作为美国在太平洋上最主要对手的日本,则拥有吨位之大空前绝后的“大和”级。这里顺便提一句,流传很广的源自渊田美津雄回忆文章的那个说法――日本人因为迷信巨舰大炮,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继续执迷不悔的建造战列舰而忽视航母,从而导致输掉太平洋战争――是大错特错的。 简单对照一下历史就很清楚,日本自从《华盛顿条约》限制建造新的主力舰后,一直没有能补充新的战列舰,其“大和”号之前的最后一款新战列舰还是1920年的“长门”级,中间相隔20年。而当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大和”号已经造好,“武藏”号也于1年前下水,正在舾装。在之后的战争中,日本人再也没有建成服役一艘战列舰,唯一的“大和”级三号舰“信浓”号也被改建为航母,其他还在尽其所能的用客轮、巡洋舰等改建航母,根本不是流传的那种情况。

百年海上霸主大英帝国在二战中建成了5艘“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之前最后的一艘战列舰是1925年建成服役的2艘“纳尔逊”级战列舰。英国有一点特殊的地方在于,它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并不是“英王乔治五世”级,而是“前卫”级。但后者只有一艘,还是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服役的,因此也就无缘参加我们的华山论剑。而且总体来说,“英王乔治五世”级数量多,服役及时,参加了广泛的战争行动,确实无愧于作为英国代表的身份。

德国的代表毫无疑问的是“俾斯麦”级。“俾斯麦”级之前德国建造的最后一款战列舰还是1916年的“巴伐利亚”级。之后随着一战战败,德国之前的战列舰力量基本上一扫而空,直到1940年重整军备才开始全新建造战列舰力量。这级战舰和“大和”级一样只建造了2艘,然后就随着战争爆发而不再有后继者。

法国的情况稍微有些特殊,在二战之前曾先后开工建造了两型主力舰,分别是“敦刻尔克”级和“黎塞留”级。不过,“敦刻尔克”级比较小,标准排水量才2.6万吨,不管是称之为轻型战列舰还是战列巡洋舰,都不是和前述那些主力战列舰相当的级别。“黎塞留”级则是很有特色的一型战列舰,二战期间算是建成了一艘半,第二艘“让・巴尔”号在战争爆发时已经可以跑,但却还不能打,直到战后的1955年才最终建成。

意大利作为传统地中海的海上强国,战列舰设计独具特色,二战前设计建成了3艘“维内托”级战列舰(另有一艘因二战爆发未能完工)。但由于意大利的国情问题,其部队士气较差,不能完全发挥手中武器的最大威力,海军部队也不能例外。这导致“维内托”级战列舰在二战中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唯一战沉的“罗马”号还是被前盟友德国人击沉的。 各级舰的点评

在七剑客中,很凑巧的是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大洋上的三对冤家,即英国“英王乔治五世”级和德国“俾斯麦”级、法国“黎塞留”级和意大利“维内托”级、美国“南达科他”级、“衣阿华”级和日本“大和”级。由于在设计时互为假想敌,这三对冤家的主要战技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接近的。但由于各国的技术传承不同,同时国家的海军战略规划和战术运用也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在最终定案时采用的总体设计也有了明显差别。以下,对各级战列舰的研制装备过程及性能做一点评。 英国皇家海军“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

“英王乔治五世”级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的日内瓦裁军会议上,由于经济长期萧条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只剩下帝国架子的英国深感海军军备竞赛对国力的摧残。为此,英国向列强提议将战列舰的吨位限制在2.8万吨、装备356毫米主炮。但此时各海军强国(包括英国自己)都试图以强硬态势来获取谈判桌上的更大利益,这一提议无疾而终,然而却埋下了英国未来新型战列舰的伏笔。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英国人一直在探讨2万~3万吨级的小型战列舰方案。但到了1934年,法国和意大利都宣布将要建造3.5万吨级、装备381毫米主炮的“条约型”战列舰,美、日两国也正在推动大型战列舰的研制计划,而1935年签订的英德海军协定以限制德国海军吨位为前提,允许德国重新建造战列舰。德国人的选择也很明显的倾向大型战列舰,这迫使英国人也只能回到3.5万吨级的战列舰方案上来。

由于纳粹在德国掌握了最高权力,并采取了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英德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英国海军急于使新战列舰在1937年年初开工,以保证在1940年初服役,增强英国主力舰队的实力。而此时美国人进行了四联装356毫米主炮的试验,得知消息的英国人随即抛弃了难度较大的3座381毫米三联装主炮的方案,转而采用3座四联装356毫米主炮。然而不幸的是,在当年年底的第二次伦敦海军会议上,虽然美国、法国、英国一起达成了3.5万吨排水量、356毫米主炮的限制,却又在附加条款里边规定,如果日本和意大利到1937年3月仍未加入本次条约,则限制标准放宽为4.5万吨排水量、406毫米主炮。结果不言而喻,日本和意大利都断然否决了新条约的限制,美国随后选择了406毫米主炮,而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新战列舰选择了381毫米主炮,新舰已经开工的英国人成为了最大的输家。雪上加霜的是,新舰为了增强装甲防护,不得不将B炮塔的火炮数量减少为2门,以至于英国人原计划的火力密度优势也成了浮云。更糟糕的是,由于需要重新设计双联装主炮塔,新舰的工期也不可避免的延后了几乎一年,新锐的战列舰未曾诞生,便已经注定落后了。

由于只有10门356毫米主炮,“英王乔治五世”级的攻击能力遭到了极大的限制,在常见交战距离上几乎肯定不能击穿其他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另外,虽然其排水量最为接近条约限制,只有3.6万多吨,但由于将几乎三分之一的重量用于装甲防护,其总体防护性能还是相当强悍的。遗憾的是,该级舰服役时,战列舰已经不再是海洋的主宰,“威尔士亲王”号于1941年12月10日在马来海战中被日本鱼雷机击沉,宣告了旧时代的落幕和新时代的降临。

“俾斯麦”级 1935年3月,德国宣布废弃凡尔赛条约,开始走向扩军备战。同年6月,为了表示对英国的“善意”,德国主动提出把德国海军舰艇的总吨位限制在英国海军的35%,签订了《英德海军条约》,这解除了德国海军发展的最后一道枷锁。1935年,代号为“F”级的战列舰开工建造,这就是著名的“俾斯麦”级战列舰。

事实上,在1934年“德意志”级装甲舰服役后,德国就已经开始对新型战列舰进行了论证设计。由于在建造“俾斯麦”级之前,德国已经有近20年没有进行过战列舰的研发和建造工作,总体设计方案是在“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而来。而“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则是参考了一战末期德国“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的增强型――“约克”级战列舰的舰体设计,所以“俾斯麦”级是新型战列舰中唯一一种具有一战老式战列舰特征的。

由于“俾斯麦”级战列舰几乎可以看成是“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放大型,其总体布局、舱室布置、装甲防护、防雷结构等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只是随吨位的加大而采用了更多的水密隔舱和更厚的隔舱钢板。在最为典型的装甲防护系统上,“俾斯麦“级实际上并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重点防护设计,而是继承了一战时期战列舰的全面防护设计,这也是该级舰的设计指导思想所决定的。由于德国海军既缺乏出海口,也缺少主力舰,“俾斯麦”级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海上破交作战,有很大可能需要面对敌人优势兵力的围攻,全面防护设计可以更加有效的保证战舰的生存、作战能力。 纳粹德国海军“俾斯麦”级“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纳粹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CG复原图 法国海军“黎塞留”号战列舰

“俾斯麦”级的主炮为4座双联装381毫米火炮,其穿甲弹重800千克,初速820米/秒,威力优于英国在役的381毫米火炮,与法国380毫米火炮相当。“俾斯麦”号战绩颇丰,英国“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被击沉,“威尔士亲王”号被击伤,向世人展示了该型火炮的强大威力。但由于4座炮塔占用的重量较大,影响了其装甲防护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了减少这种不利影响,“俾斯麦”号采用了重量较轻、生命力较差的三轴推进动力装置,而不是一般战列舰常用的四轴推进方式。

“俾斯麦”级的全面防护设计在“俾斯麦”号的最后一战中展示了其有效性。在承受了406毫米重炮的长时间轰击之后,“俾斯麦”号仍然浮在水面上,英国人不得不使用鱼雷来对其进行最终解决。然而,对于纳粹德国来讲,战列舰实在是太奢侈的玩具,占用了大量的生产资源,却不能在海战中对英国人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也是德国重型水面舰只共同的悲哀。

“黎塞留”级 一战结束之后,伴随着世界性的经济衰退,法国海军也走入了衰落的快车道,其主要活动区域逐渐从整个大西洋转移到了地中海以及大西洋靠近本土的东部地区,主要任务是保护本土与殖民地之间的交通线,同时谋求在地中海的霸权,成为一支实质上的地区性海军。然而,随着德国和意大利海军在法西斯上台之后的扩张,法国海军越来越感受到了来自这两个恶邻的压力。特别是在地中海区域,意大利海军与法国海军将会发生直接的冲突。在1934年意大利海军开工建造“维内托”级战列舰之后,法国海军也被迫加入这场造舰竞赛。

新锐的“黎塞留”级战列舰的设计目标非常明确:具备在地中海与德、意海军或英国地中海舰队中的战列舰抗衡的能力,同时还能担负护航、破交、突袭和对岸火力支援的任务。为了保证火力的发挥,“黎塞留”级采用了罕见的2座四联装380毫米主炮塔,全部布置在上层建筑前方的总体布局。除了火力集中的优势之外,四联装主炮塔的另外一个优点是重量明显减轻,比2座双联装主炮塔要轻25%,可以节省出更多的重量用于装甲防护,主装甲带的防御长度也缩短了,更有利于重点防护的实现。为了提高主炮系统的生命力,每座主炮内部实际上分为左、右两组,在炮塔中用装甲隔壁分开,每一组的主炮安装在在同一个炮座上,只能一起俯仰。另外,两个主炮塔之间的舰体内部也用45毫米厚的装甲隔壁分开,以防出现两个炮塔被同一发落弹摧毁的悲剧。 意大利海军“维内托”级“罗马”号战列舰前主炮

由于采用了全前置主炮设计,“黎塞留”级的长度也相对较小,舰体线形偏肥大,不利于减阻,但在15万马力轴功率的动力装置推动下,依然可以达到30节以上的最大航速,只是续航力较小。这也是地中海作战的典型要求,由于海区较小,离陆地空军基地较近,在地中海活动的战舰必须快速接触、快速脱离,以免遭到敌方陆基战机的报复性攻击。

在二战爆发时,“黎塞留”级仅首舰“黎塞留”号基本完工,在法国投降后加入了盟军。“黎塞留”号在美国加装了大量40毫米和20毫米防空炮,之后被调往太平洋协同美国海军作战,用作护卫航母的快速战列舰,作为提供防空火力支援的最后一道屏障。“黎塞留”级的总体设计较好地满足了法国海军的要求,不幸的是船厂建造速度太慢,法国投降速度太快,使得其空有一身好武艺,却只能在遥远的太平洋上施展身手。 意大利海军“维内托”级“罗马”号战列舰CG复原图 美国海军“南达科他”号战列舰侧舷防空火力布局

“维内托”级 1933年底,意大利海军提出了新一代战列舰的技术要求,其排水量为3.5万吨,计划装备381毫米或406毫米火炮,最大航速30节。1935年中,新型“维内托”级战列舰的全部设计工作完成,随后开工建造,其实际排水量达到了4万余吨。

“维内托”级战列舰的最大特色是其大威力381毫米主炮,依赖较大的发射装药量,其发射885千克重穿甲弹的初速达到了850米/秒,是当时威力最大的381毫米火炮,其穿甲威力与406毫米火炮相当。但是,为了达到如此高的战技指标,其代价也是可观的:由于超量发射药对火炮身管的烧蚀十分严重,导致其内膛寿命仅有110~130发,只有同类舰炮寿命的一半左右。

“维内托”级战列舰的另一个特色是普列塞式鱼雷防护系统,其设计是一个庞大的、高强度的双层圆筒。按照发明者普列赛的理论,鱼雷爆炸时的巨大能量将会在使圆筒解体的过程中耗尽,从而失去破坏防护系统后方水密隔壁的能力。但在实战中,这一设计被证明十分失败,因为圆筒是强度较高的结构,爆炸产生的超压不会按预想的首先摧毁圆筒,而是先将圆筒与舰体连接处凹陷的舱壁压垮,造成大量进水。由于意大利海军在二战中并没有出色的表现,“维内托”级也平淡无奇的渡过了战争年代,仅有“罗马”号由于被德军用第一代空舰导弹击沉,在历史上留下了记录。

“南达科他”级 由于“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装甲防御较为薄弱,不能抵御406毫米火炮的攻击,原计划续建的后4艘“北卡罗来纳”级被进行了重新设计,即“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其排水量仍然维持在3.8万吨,全舰长度缩短了约14米,改为采用完全集中防御结构,需要主装甲防护的要害部分长度也缩短了3米多。主装甲采用19°倾斜安装,使其实际抗弹能力达到了抵御406毫米炮弹的标准。与此同时,甲板和炮塔的装甲也得到了加强。由于缩短之后阻力增加,为了维持27节的最大航速,“南达科他”级采用了球鼻艏降低高速阻力,同时将推进功率增加了9千马力,达到了13万马力。

在二战中,“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参加了包括菲律宾海海战、莱特湾海战、冲绳岛战役等大型行动,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的随行防空火力舰,在战争后期还为两栖登陆作战提供对岸火力支援。在1942年11月14日夜间爆发的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南达科他”号与“华盛顿”号战列舰在瓜岛海域和日本海军“雾岛”号战列舰编队遭遇。“南达科他”号在电路故障的情况下,遭到日本舰队集中攻击,被1枚356毫米炮弹及40余枚其他炮弹击中,上层建筑损伤严重,但舰体并没有受到大的损坏。这是美国战列舰唯一得到确认的一次被敌人战列舰击中。

“衣阿华”级 由于“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排水量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高,美国海军对其性能并不满意。1938年,美国海军提出新型高速战列舰――“依阿华”级的设计方案,主要特点是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提高航速,通过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改善舰体线形,舰体的长宽比达到了7.9,设计航速达31节。“衣阿华”级战列舰采用了轻量化的MK7型406毫米主炮,倍径从老式的45倍增加到了50倍,发射重1225千克的MK8型穿甲弹时,初速762米/秒,在2万码距离上的穿甲能力达到了508毫米,其威力可以保证击穿当时任何一种战列舰,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大和”级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服役后,主要参加太平洋海区的作战活动。但是,由于美国海军的主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转为航空母舰,“依阿华”级战列舰与其他战列舰一样,主要执行为航空母舰护航的任务,以其高速能力以及强大的高射火力为航空母舰特遣舰队提供伴随防空火力。

“大和”级 “大和”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大舰巨炮主义的极端表现,是以进行战列舰炮战为唯一目的的超级战列舰。1937年,日本海军制定了“03舰艇补充计划”,确定建造4艘“大和”级战列舰。由于当时日本海军判断美国海军很有可能装备比现有的406毫米口径更大的舰炮,为了达成压倒性优势,在“大和”级上采用了460毫米45倍径巨炮,发射重1460千克的91式穿甲弹,初速780米/秒。虽然没有确切的穿甲威力数据流传于世,但由于其指标明显高于“衣阿华”级和“南达科他”级的406毫米主炮,实际威力应当略胜一筹。

“大和”级采用了完全集中防御设计,除了厚重的舷侧主装甲、主炮塔装甲之外,还将舷侧装甲延伸到水线以下,厚度减薄,用于防御水下攻击。由于其排水量达到了创纪录的6.4万吨,受动力装置最大功率的限制,最大航速只能维持在27节。

虽然“大和”级战列舰除了航速以外,从各个方面看都能力压“衣阿华”级一头,但作为日本海军迷梦中的决战兵器,“大和”级却始终没有取得设想中的与美国战列舰交锋的机会。耗资巨大而没有敌手的“大和”号和“武藏”号,最终都成为了美国航母舰载机的猎物,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可悲的殉葬。 结 语

虽然七大高手各有所长,但各自之间差距也比较显著,仍然是可以一较高下的。

强大的火力投射能力是战列舰区别于其他海军战舰的根本指标,从这个角度来看,“英王乔治五世”级以仅有356毫米口径的“小炮”无疑将敬陪末座。虽然其炮管数量最多,但显而易见的是,只有能够成功穿透敌舰的主装甲,战列舰的炮火才是真正有效的。遗憾的是,在围猎“俾斯麦”号的作战中,参战的“威尔士亲王”号的炮火对于敌舰并没有构成有效威胁,宣告了该级舰设计取舍的失败。而有能力竞争火力冠军的,只有“衣阿华”级战列舰和“大和”级战列舰。前者的火炮口径虽然略小,但凭借美国强大的工业技术实力为后盾,初速高、射程远、穿甲能力强,再加上有先进的雷达火控系统加持,其实力不可小觑。虽然“大和”级410毫米厚的垂直装甲有望在近距离上挡住“衣阿华”级的主炮射击,但在中远距离上对射主要考验的是战舰水平装甲,限于光学火控系统的远程精度、难以有效还击的“大和”级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了。当然,在较近的距离上,“大和”级的460毫米主炮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其穿甲能力可以保证轻松穿透其他战舰的垂直装甲,可谓当之无愧的火力之王。以此来看,“衣阿华”级战列舰和“大和”级战列舰各擅胜场,火力上可算并列第一。 美国海军“衣阿华”级“新泽西”号战列舰主装甲

防护能力不但包含了对抗敌主炮射弹的垂直防护能力,还包括了对抗空中轰炸的水平防护能力以及鱼雷攻击的水下防护能力。由于不再受到条约的严格限制,各级战列舰都恢复了垂直装甲可以抵御本舰主炮在常见交战距离上的打击的传统设计。其中,英国战列舰的垂直装甲厚度与主炮口径相同,意大利战列舰的垂直装甲厚度比主炮口径略小,而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的战列舰垂直装甲则较主炮口径小一些。同时,垂直装甲都采用了带倾角的布置方式,以进一步提升抗弹能力。显然,“大和”级以其410毫米厚的垂直装甲厚度稳居垂直防护第一把交椅。虽然一直有人声称“大和”级装甲板抗弹能力只有美国装甲板的90%左右,但并没有准确的资料可以证明这一点。即使按低估的抗弹能力计算,“大和”级的主装甲也能在正常交战距离上抵御美国406毫米穿甲弹的命中。“俾斯麦”级的垂直装甲厚度为320毫米,成为了倒数第一,美国、法国战列舰的垂直装甲厚度均为330毫米左右,幸免垫底。而在水平装甲上,“大和“级以其230毫米的厚度仍然维持了第一的位置,“俾斯麦”级则以120毫米水平装甲继续垫底。对于水下防护而言,各国战列舰普遍采用了多层纵向水密分舱的复杂结构,以较大的结构重量和建造成本为代价,获取了较为满意的水下防护能力。其中,“大和”级由于其排水量为各级之冠,面对鱼雷攻击时的抗沉性也得到了良好的表现。而意大利人寄予厚望的普列赛式鱼雷防护系统虽然在理论上具有优越性,在实战中的表现则不如多层水密分舱结构,导致意大利战列舰在遭受鱼雷攻击时很容易因为大量进水导致失去战斗力,在水下防护力上属于独一无二的最差选择,稳居倒数第一。由此可见,在防护能力上,皮糙肉厚的“大和”级明显胜出。

再看机动性,这是战列舰驰骋四海的能力体现。由于设计指导思想不同,各级战列舰按最大航速可以分成两个集团,其中“衣阿华”级、“黎塞留”级、“维内托”级的最大航速均超过30节,属于高速战列舰,这使得她们在进行战斗机动、改变迎敌态势、占据有利射击阵位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大和”级、“南达科他”级、“英王乔治五世”级、“俾斯麦”级的最大航速均略低于30节,虽然看似与高速战列舰的差距不大,但在实战中却是致命的区别。仍以围歼“俾斯麦”号为例,如果该舰航速能超过30节,英国战列舰就难以抓住战机对其进行截击,致使其漏网而出;而如果截击“俾斯麦”号的英国战列舰航速能超过30节,则“俾斯麦”号从一开始被截获之后,就无法逃脱攻击,将会更早的结束其历史命运。再看续航能力,也可以分成两个集团,美国、日本战列舰由于需要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作战,其设计续航能力都较高,而法国、意大利战列舰主要在狭小的地中海战区活动,续航能力较低,“英王乔治五世”级的续航力则属于设计上的败笔,虽然设计要求较高,但实际能达到的续航力显著低于设计值。在这一项上,“衣阿华级”是无可置疑的王者。

最后,综合前述的基本能力排行来看,“衣阿华”级当仁不让的成为七剑客中的第一高手,其次是“大和”级和“南达科他”级。接下来是拥有381毫米主炮的三级战列舰,其中“维内托”级主炮数量略多,穿甲能力较强,而防护力相当,与“黎塞留”级和“俾斯麦”级相比略有优势,最后不幸垫底的是“英王乔治五世”级。由于决策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作为现代战列舰诞生地和曾经最强者的英国,其批量建造的战列舰却被迫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编辑/笔啸) 标题

上一篇:亚洲第一坦克? 下一篇:送什么给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