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写作能力

时间:2022-06-01 12:50:40

如何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写作能力

【摘要】本文旨在提出听障儿童在写作能力方面弱势的表现、分析其弱势表现的原因以及提出如何来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听力障碍;写作能力;弱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级政府对听力障碍儿童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听障儿童在出生就得到了及时发现、诊断、干预和早期教育。但这只是听障儿童康复的第一步,因为这只是让听障儿童有机会去聆听声音,听力语言康复的最终目标是让听障孩子能听懂声音,能像健康儿童一样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复杂环境中自如地与其他人沟通交流,建立正常完整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在正确的语言环境下使用完整、优美表达恰当的句子来进行书写,以达到健康孩子同样的受教育程度,不仅有理想的听力语言康复效果还要有全面良好的学习成绩。而目前,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符合条件的孩子均能得到适宜的听力补偿或者听力重建,孩子也能听会说,康复较好的孩子也能和他人沟通交流,但入普小后与健康孩子在学习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写作方面。听障孩子在写作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听障孩子写作方面弱势表现

1.1句子成分省略、残缺。听障孩子即使会表达,但表达的句子成分省略或残缺,比如:"妈妈,玩具"能说出主语和宾语的名词部分,但谓语动词省略,就更不用说定语、状语和补语了。

1.2成分颠倒。有的听障孩子在表达上成分颠倒,比如有的孩子会问:"我放假,什么时候?、妈妈接我,来,"孩子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但是语序颠倒。

1.3关联词逻辑偏误,其一,逻辑关系缺失。比如"我要么爱吃苹果,要么爱吃香蕉。""要么......要么"这一关联词语连接的是选择复句,选择复句是几个分句分别陈述两种以上的情况,以提供选择或取舍。而这个病句的分句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语义依存关系,从而造成逻辑关系的缺失。其二,逻辑关系错误。比如:"只有妈妈病了,才去上班。""只有......才"连接的是条件复句。条件复句的分句之间有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前一分句说明条件,后一分句说明结果。即必须满足或只有满足这种条件,才会有某种结果,不能缺少,也不能更换。病句中病不是上班的必要条件,所以逻辑关系错误。

1.4句型单一。听障儿童即使佩戴了助听设备,但在听觉习惯和语言的习得上仍纯在一定的局限,大多数听障孩子语言中多以陈述句为主,句型单一;并且多以使用名词为主,在作文的写作上缺少形容词的渲染以及疑问、祈使和复句的表达,作文的描述呆板,不生动。

2.听障儿童写作方面弱势的原因

2.1思维发展迟缓 听障儿童思维发展迟缓、滞后是造成听障儿童入学后写作能力弱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语言能力发展迟缓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此原因在国家救助政策的帮助下,再通过科学合理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充;另外,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滞后是造成听障儿童写作方面弱势的重要原因。

2.2听力语言康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和教学的质量。目前,虽然我国的听障儿童康复的救助政策日益完善,听障孩子能被早发现、早诊断、早听力补偿和早期教育,但早期教育这一环节,专业的听力语言康复教师较匮乏,我国0-6岁的听障儿童80万,而且每年新增2.3万名,依计划提出的全国逐步形成年收训聋儿3万名能力目标,师生比1:6的比例计算,实际上目前欠缺近4500名高中以上水平的听力语言康复教师;此外,康复教师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创新,不能把听力重建与语言表达有机结合,康复训练方法不规范现象相当普遍。

3.解决策略

3.1抓住聋儿在学龄前对汉语言的学习黄金时期,对聋儿进行适宜的听觉补偿或听觉重建后,抓住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一般为3岁以前,在口语发展的基础上学习书面语言。

3.1.1创设情境和加强与健听儿童的交往。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理解先于表达,要避免名词的堆砌和总和孩子说陈述句,要设置适当的语境让孩子理解,把词语放到完整的句子中说,并不断的丰富句子的成分;还要引导孩子提问,以及感叹等等,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学,最终要孩子自己学会运用;另外,还要尽量增强与健全儿童交往的机会,听障孩子的语言学习摆脱不了人类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语言发展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习得的,由此,在听障儿童康复过程中为他们创设与正常儿童交往的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样对丰富听障孩子的语言交往和生活素材都有益处,自然也与日后写作的能力息息相关。

3.1.2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足够的想象空间,多引导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描述和思考,无论孩子说的怎样,都要给孩子以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有所目的的对日后的写作训练打基础。

3.1.3避免只注重听障儿童的能听会说,而忽略他们全面发展的倾向。听障孩子的康复不能只停留在正音、字、词和句子上,除了能让孩子理解和运用自发性的语言,还要注重孩子的认知、情感、个性、艺术和健康等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此来丰富听障孩子的人格,不断的缩小听障孩子与健听孩子的差距,为日后的学习和思维发展奠定基础。

3.2听力语言康复的基础打好后,在日后的学习中要想提高听障孩子的写作能力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3.2.1.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善于指导。课堂教学,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对某项内容重视,学生学的积极性就高,效果就好,课上,耐心的对每一篇作文进行讲评,对于听障儿童的特殊性,甚至逐句给予指导,写的好的作文还作为范文给大家宣读。

3.2.2.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有了懂了,孩子的学习才会变的主动。可以抓住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从孩子先说完整通顺的句子入手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然后在进一步的加入形容词等等,同时还要及时的给孩子以鼓励和表扬,就这样,时间长了,既培养了孩子的造句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刚,郑芸,王凯Sigfrid D. SOLI.(美国)普通话儿童言语理解力测试

[2]刘卿.聋生书面语言简单复句逻辑关系问题探究

[3]郝京华.听力语言康复导论

上一篇: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 下一篇: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课外摘录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