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出

时间:2022-06-01 12:16:52

谈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出

[摘要]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开放获取出版进入加速发展轨道,有的已探索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出版质量和数量上均有长足进步。我国在开放获取出版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开放期刊数量较少,开放程度较低。在开放获取越来越被认同的趋势下,传统学术期刊应该顺应形势,关注开放获取发展,探索合宜的转型之路。

[关键词]开放获取出版 学术期刊 转型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开放获取也称开放存取(Open Access, OA),肇端于互联网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新的学术传播机制,其核心特征是在尊重作者权益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为用户免费提供学术成果。本质上来说,OA运动的兴起在于互联网催生了学术传播新平台、新模式,提供了基于订阅的传统出版模式以外的另一种选择,促使传统学术期刊对出版模式进行思考和创新。

一、开放获取出版的发展现状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学术机构、基金会等纷纷表示支持OA,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OA运动,越来越多的资助机构提供经费用于作者付费的OA出版,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或强制或建议研究人员将成果发表在OA期刊上,出版商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近年来,开放获取出版进入加速发展轨道,不仅各种层级的“开放存取”平台广为建立,而且开放获取期刊的实践也收获了一些经验,有的甚至已探索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学术影响也逐步扩大。

1. 开放获取出版的两种路径

“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和粒子物理开放存取出版联盟(SCOAP3)提供了两种出版途径。PLoS运作模式较有代表性。PLoS创始于2003年,早期是一个包括7家“开放存取”期刊的非营利组织。这些期刊向作者收取每篇论文1 350美元到2 900美元不等的费用,费用主要由研究资助支付。PLoS出版社自2006年起出版跨学科开放获取期刊PLoS ONE,它对现有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进行了强有力的改造,以“发表一切值得发表的科学成果”为己任。它建立了严格细致的客观评审标准,主要根据论文研究是否符合严谨的科学研究规范、是否符合科研道德规范、结论是否得到可靠数据支持、撰写是否严谨合度来决定是否录用,将论文的重要性与影响程度交由读者评判。旗下的PLoS ONE网站宣称有一个由2 000多名国际专家组成的学术编辑委员会,平均每篇论文受到2.9名专家评审。PLoS的2010年总结报告称,PLoS2010年共接收20 000多篇论文,发表近9 000篇,且收入首次超过运营支出。[1]

这种出版模式的优越性是:其一,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即时面世,消除了出版时滞。其二,最大限度地收录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克服了传统出版的量的瓶颈。同时它也兼顾了传统学术出版的同行评审和编辑流程,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学术成果存储数据库。这种革命性创新为PLoS ONE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也对传统商业学术期刊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粒子物理开放存取出版联盟(SCOAP3)提供了另一种开放出版模式。SCOAP3由中国、美国、德国等29个国家的100多个高能物理资助机构和研究机构参加组成,其运营策略是:将传统基于订阅的期刊直接转化为开放获取期刊,将原本用于订购期刊的资金直接转化为出版资金,通过公开竞争原则向出版高能物理高水平论文的出版社招标购买开放出版服务。这种方式不仅保证了学术论文一出版就能开放获取,还有效地保留了作者及其机构对论文的著作权,充分保障了社会对论文内容的再利用和长期保存,大幅度扩展了学术论文支持研究与创新的范围和程度,显著提升了这些经费及其支持的学术论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

PLoS ONE 和SCOAP3提供了两种OA出版路径,一种是出版商经营,一种为研究机构推动,其经营主体及经营方式有别,但都实现了开放获取目的,探索出自己的盈利模式,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可见,开放获取出版的出版方式也是开放而多元的。

2. 开放获取期刊的学术评价和学术影响

开放获取期刊的学术评价是一个广被关注和遭到质疑的问题。首先我们回到起点来看学术期刊的作用:建立学术交流平台,充当学术成果的甄别者,不同级别的学术期刊彰显了作者学术成果的不同品质。高级别期刊的学术公信力是长时间营造的结果,不止作者对其存在路径依赖,各种学术评价体系也普遍认可。开放获取期刊能否与传统学术评价体系对接?有学者认为开放获取期刊的评价方法与传统期刊相似,即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效结合,在评价指标方面,可在借鉴传统期刊评价指标基础上,结合开放获取期刊的学术性、网络传播及免费性等特征制定相应的新评价指标。[3]对此,PLoS ONE的实践可供参照。目前,OA期刊被SCI 、EI收录的比例逐年增加,意味着它同样可以参与传统学术评价体系。Bo-Christer Bj?rk和David Solomon比较了610种开放获取期刊和7 609种订阅期刊。最初他们发现,订阅期刊的平均引用率要高出30%。但是在控制了期刊学科、出版时间以及出版商的位置后,开放获取和订阅期刊之间的差异消失了。[4]由此可见,随着OA模式走向成熟,其影响力正在逼近传统的订阅期刊。

开放获取期刊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令一些学者认为它正在走向主流化的转折点上。政府层面上,对开放获取普遍持支持态度,2011年11月1日,宣传开放获取宏观状态的全球开放获取门户(Global Open Access Portal,GOAP)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召开期间的一个专门活动上启动。截至2012年2月,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共收录7 522种有质量控制机制的学术性开放获取期刊。[5]

二、我国学术期刊开放获取出版的实践和发展对策

1. 出版实践

2004年,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签署《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开放存取的柏林宣言》(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意味着开放获取在我国得到正式认可。

我国现在建立的开放获取平台主要有:

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CAS-OAJ):于2010年10月25日在第八届柏林国际开放获取会议上正式,是中国第一个专业部委组织的可以代表国家的OA期刊集成平台;主要提供OA期刊网站链接、开放文献获取、期刊引证分析报告、文献学科咨询服务、期刊数字出版等服务, 可对所有文章进行统一的DOI标识,达成国际国内数据库的互联互通; 提供网络环境下协同编辑平台服务,真正实现OA期刊采编发一体化。目前平台中已经收录了180种期刊,约65万篇文献,平台上线一年以来访问量已突破58万次,访问用户来自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了业界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6]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不止提供开放获取阅读平台,也实现了开放获取出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采取“先发表后评审”方式最新科研论文, 免去了传统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程序,提供及时发表成果和新观点的有效渠道,从而使新成果得到及时推广,科研创新思想得到及时交流。同时,可为在该网站的作者提供该时间的证明,并允许作者同时向其他专业学术刊物投稿,以使科研人员新颖的学术观点、创新思想和技术成果能够尽快对外,并保护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在论文的评价部分包括了“同行评价”和“用户评价”,按星级评价。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论文认可为符合研究生毕业、职称评定要求的论文。截至目前,首发论文共62 841篇,优秀学者论文共87 664篇,自荐学者论文共26 784篇,科技期刊共724 318篇,[7]成为较成熟的开放获取出版平台。

开放阅读期刊联盟:现收录期刊41种,本身没有自己的数据库,全文获取是通过链接到学报的独立网站。

此外,我国具一定规模的开放获取服务平台还有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首席医学网等。

在开放获取期刊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与Springer出版社共同出版发行的OA期刊《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于2008年7月创刊,2010年1月即被SCI-E收录。《纳米研究》拥有由国际顶尖专家学者组成的编委会,发表的文章中相当大部分来自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发表的文章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纳米研究》在开放获取期刊编辑出版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两类评价中均有不俗的表现。[3]

总体来说,我国现有期刊的开放度有限,DOAL收录的中国学术期刊只有三十多种。我们的开放获取期刊大多是过刊开放,上网分散,一次文献量少,没有注册DOI号,格式不统一,与国际上其他OA仓储间没有形成链接与互操作,影响力小。[8]有学者调查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9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表》收录的1 868种科技期刊的开放获取现状,总结了这些期刊的开放途径、开放规模、学科分布、回溯情况、延迟情况、开放限制和期刊网站的检索功能。结论认为,OA期刊总体发展形势良好,但开放质量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9]

2012年10月22—24日,“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是中国举办的首个开放获取周,意在向科学界和学术界进一步宣传介绍开放获取的益处,分享参与开放获取的经验,推动科学界参与开放获取。会议期间,国内主要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图书馆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机构知识库推进专家组”,旨在共同推进机构知识库在我国科研机构中的推广。[10]

从上述可见,我国学术界和信息科技与管理界较紧密地跟踪OA的发展,并且以较为积极的态度投入OA出版。相形之下学术出版界步履较为滞后。

2. 发展对策

从前述可知,在世界范围内,政府机构、学术界及部分出版界人士合力推动之下,开放获取出版正走向成熟,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长足进步。我国的开放获取出版虽已起步,但学术出版界相对而言存在时滞,需要我们认清形势,制定措施,积极介入。

首先,需要政府层面在政策上的支持。就国外开放获取发展来看,政策层面的倡导、支持十分重要,特别是政策的引领作用。如美国国会早在2004年就要求“由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资助发表的所有期刊文章要通过PubMed(国家医学图书馆联机档案库)免费提供利用”。2007年初,部分欧洲国家开始采取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在我国,相关的政策比较缺乏,公众了解度也不够。[9]

其次,我国的学术出版界必须加强认识,引起重视,积极行动起来。我国的学术期刊不同于国外一些商业化学术期刊的运作模式,长期以来由高校、科研机构承办,普遍不存在暴利问题,供需双方矛盾显得没有那么突出。在我国,从已发表的论文来看也能发现,关注OA的主要是图书馆学领域以及科技情报系统的圈内人士,出版界的反响不大。

这种滞后与迟钝反应很大程度源于对OA的不了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植根于互联网的OA运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在改变传统的学术出版格局,甚至打破了行业限制。一些传统的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开始涉足学术出版领域,如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创建学术出版与学术资源联盟(SPARC);一些传统学术出版商开始将业务延伸到科技信息服务领域,如汤姆森集团。[8]可见开放获取运动带来的是出版和信息行业的全面调整和结构性变革,学术出版界如果不能顺应潮流,积极响应,将面临被边缘化甚至淘汰出局的命运,所以国内学术出版界必须对正风潮涌动的OA运动给以足够的重视。

再次,目前国内学术期刊正着力数字化转型、转企改制以及“走出去”战略,OA 与我们当下亟须解决的这几大问题都有关联。传统的纸质期刊不止面临着载体的数字化这一技术性的改变,最关键的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深层的对传统出版模式的挑战。OA运动给我们带来另一个启示是:我们已经不能拷贝发达国家现在的商业出版模式,需要一定的体制创新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开放获取出版同时也给我们学术期刊“走出去”带来了机遇,在国外出版行业重新洗牌的当下,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开放获取出版方面,我们其实与国外学术出版商站在了差不多相同的地位,这给了我们新的契机。笔者认为,现阶段,我们应在如下方面有所作为。

(1)整合国内的学术资源,加强国际间合作

我国学术期刊可利用各类OA平台提升学术影响力。据研究,开放获取可切实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特别是对提高期刊的当年的引用率有明显效果,其次是近两年和历年过刊。[11]因而,国内学术期刊可通过绿色OA或延迟OA形式,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我国《纳米研究》的成功值得效仿,加强国际合作,可以加速我国期刊走向国际的步伐,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经营和管理水平。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国内学术期刊应打破“信息孤岛”式的运作方式,加强合纵连横,建立期刊同盟,形成强大的科技信息集成库,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开放获取出版平台。

(2)前瞻趋势,研究路径,积极介入

欧美一些出版商顺应形势,积极投身OA,更多的出版商选择了灵活的或折中的策略,让作者选择是按照OA的付费方式,还是按传统的模式发表自己的论文。[12]更为常见的是采用绿色OA的方式,发表文章的同时将文档存入OA 文库。比如德国Springer较早致力于OA出版。2004年,Springer采用知识共享非商用许可推出了混合开放获取的Open Choice出版模式。在该模式下,作者可以通过大部分需订阅的Springer期刊,以开放获取形式。作者只需支付文章处理费用,在全世界所有地方的读者即可免费访问文章全文。同时,作者保留著作权。除Open Choice之外,Springer还通过Springer Open出版计划提供了60余种开放获取系列期刊,包括新近推出的以跨学科为特征的SpringerPlus。外国出版商的转型之路值得我们借鉴,传统学术期刊必须研究自己切入开放获取出版的路径,适时跟进。

同时,要努力前瞻开放获取的未来趋势。虽然开放获取出版已经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但是许多问题仍然期待研究或实践给出答案。比如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开放获取出版是否会成为传统学术期刊终结者?开放获取出版是不是可以在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提供延伸服务的同时,兼容传统学术出版的优势并且克服其不足?等等。

开放获取出版毫无疑问根植于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即时等本质特性,且具有目的正义性,但互联网行业更容易产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赢者通吃,输家出局”的马太效应,从而使得市场结构趋于寡头垄断。可以想见开放获取出版最终也容易走向学术资源的集聚,形成另一种垄断。所以,开放获取出版拥有美好的愿景,但是发展道路仍然值得探索。不论如何,开放获取是一种不可抵挡的潮流,对传统学术期刊而言,变革在所难免,如何顺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响应国际学术出版趋势,应时而动,借力开放获取运动,使之成为促使我们发展提升的正能量,更好实现学术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摆在所有学术期刊工作者面前的紧迫问题。

注释:

[1] 陈慧稚.“知识的费用”谁来做主.文汇报,2012-02-22.

[2] 国际高能物理学术论文开放出版计划SCOAP3正式启动[EB/OL].(2012-10-08).http:///cb/cbdt/201210/t20121008_3655374.shtml.

[3] 苏金燕.开放存取期刊质量也有评估之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26.

[4] Bo-Christer Bj?rk&David Solomon.Open access versus subscription journals:a comparison of scientific impact.BMC Medicine 2012.07-17.

[5] 张晓林,李麟,刘细文,曾燕.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逼近主流化转折点.图书情报工作,2012(5).

[6] 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网站,访问时间2012年11月30日。

[7]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访问时间2012年11月30日。

[8] 李弘,敖然.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与传统学术出版转型.科技与出版,2010(4) .

[9] 蒋静.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现状调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3).

[10] 张巧玲.“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科学报, 2012-10-23 .

[11]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严谨,王应宽,方梅.我国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 (4).

[12] 方晨.开放获取:解困“学术期刊危机”.中国教育网络,2005-09-10.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一篇: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 下一篇:信息化对企业内部财务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