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小型应急兵站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5-31 11:08:02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小型应急兵站建设的思考

摘要: 建立小型应急兵站,对完善我军现行的保障机制,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解决机动运力不足,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保障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小型应急兵站,必须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紧密结合联勤分部担负的保障任务,适应当前我军后勤准备的需要,以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保障为实战演练,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机动作战后勤保障打下坚实的基础。

Abstract: Establishing a small emergency logistics depot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on improving the security mechanism of army, building multi-layer guarantee system, solving the shortage of motor capacity, and completing emergency security tasks of military operations other than war. Establishing a small emergency logistics depot must make the military strategic guideline as guidance, closely combine the security tasks which joint logistics division shoulders, adapting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military logistical preparations of army, and with emergency support of military operations other than war for practical exercises, 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logistics support of mobile operation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future high-tech.

关键词: 联勤分部;小型应急兵站;建设

Key words: joint logistics division;small emergency logistics depot;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E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311-02

0引言

由于我军对当前作战任务的调整,联勤分部的保障任务也相应有了变化。结合当前联勤分部应急保障力量现状,根据部队可能遂行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建设联勤分部小型应急兵站显得十分重要。

1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是在相对和平环的境条件下,动用军事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采取作战以外的军事手段,遂行制乱平暴、抢险救灾、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和平和国家权益、参与国际维和等应急性任务,以促进和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减免灾害为目的的特殊军事活动[1]。随着非传统威胁的逐渐增多,非战争军事行动在军事行动中的比重也日益加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军队和平时期的主要职能。因此,新版《中国人民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将六种样式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纳入部队训练与考核范围,分别是反恐怖行动、维护社会稳定行动、抢险救灾行动、处置边(海、空)防突发事件行动、维护国家权益行动、维持国际和平行动。此外,新大纲还对不同部队承担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进行了相应的规定。自此,我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目的较以往更为明确,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部队在着手训练与准备时亦更有针对性。同时,也给联勤分部的应急保障任务提出了新的课题。

1.1 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保障现状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执行任务主体往往是作战部队,如98洪灾,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拉萨3・14严重暴力事件等。后勤保障方面却出现了多种保障力量,有作战部队自身的保障力量,有来自社会自发的保障力量,有各级政府部门的保障力量等等。保障力量虽多,但也出现力了许多问题。作战部队自身的保障力量基本是以保障作战任务为目的建设的,无论是部队人员编制,装备数量种类的配备,还是人员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时的素质能力,对于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都显得准备不足。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保障主体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军地一体化保障。严格的讲,现阶段的这种保障形式还称不上是军地一体化,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

首先是基本法规还不健全。近些年来,军地一体化保障出台的政策,大多是针对具体问题,缺乏约束整个国家后勤建设的基本法规。其次是组织体制不健全。当前,军地一体化保障工作基本上采取非常设机构和依靠部门、人员兼管的方式组织展开,缺乏专职的部门和人员。在对抢险救灾、突发事件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军地一体化保障工作进行科学筹划、具体协调和实施监管等方面,无专设机构、无专职人员,频发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与军地一体化保障制度形成了一对供需矛盾。第三是当前各级政府相关机构设置不合理。各级政府机构中,应急与应战动员关系交叉不清,既设有省、市领导下的“应急办”,又设有发改委领导下的“经动办”,这种重叠的机构设置使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的军队职能部门无所适从。第四是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队需求与地方预案不接轨。由于体制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军地双方资源信息不能共享。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地方的预案与军队的实际需要接不上轨,存在所需非所供的局面。例如,近年来地方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在多个领域和环节制定了应急预案,但这些预案与执行任务的主体,即军队后勤保障部门的实际需要不匹配,难以适应军队后勤保障的需求[2]。

1.2 联勤分部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保障力量建设存在的问题联勤分部作为战区后勤在某一战役方向的派出机构,担负着本保障区域内对作战部队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后勤保障任务,但联勤分部现有保障力量对于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应急保障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 保障层次少,存在断层一是野战库(所)只能执行单一的专业保障任务,无法满足综合保障的需要。二是执行应急任务的快速机动部队,一般由平时直接进入作战状态或应急状态,准备时间短,要求保障部队就近对其实施快速物资补充。但由于组成分部应急兵站的专业保障分队布局分散、抽组时间长、机动能力差、集结速度慢、运力不足等等原因,加之保障任务的不确定性,使其无法对部队实行就近、就地快速保障。

1.2.2 保障对象分散,鞭长莫及突发事件爆发的突然性和遂行保障任务的艰巨性,要求分部建立应急兵站,并作为应急保障的“拳头”力量,但突发事件可能多点同时发生,执行应急任务部队需要多方向机动,造成分部多点遂行应急保障任务时部署难、机动距离远、保障头绪多、边集结、边展开、边保障的被动局面,使分部应急兵站无力多头同时应付。

1.2.3 保障运力弱,力不从心为提高后勤机动、伴随保障能力,近几年分部车辆装备落后的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分部运力仍然比较薄弱。一是机动运力少。独立汽车营编制运输车辆与任务需要不匹配,运力明显不足。二是装备车辆严重短缺。分部各单位装备车辆缺编较多,现有车辆也大部分技术状况老化,完好率比较低。三是后勤装备可与作战部队装备相比,机动性能、技术性能普遍较差。

2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小型应急兵站应具备的能力

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与日俱增,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军队和平时期的主要职能。新版《中国人民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将六种样式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纳入部队训练与考核范围,分别是反恐怖行动、维护社会稳定行动、抢险救灾行动、处置边(海、空)防突发事件行动、维护国家权益行动、维持国际和平行动。新大纲要求特种旅、大队,炮兵师、旅、团、合成师、旅、团,步兵分队有完成反恐怖行动、维护社会稳定行动、抢险救灾行动、处置边(海、空)防突发事件行动的训练任务。自此,我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更加明确,使部队在编制调整、装备配备、训练等诸多准备工作上能够更有针对性。作战部队任务的变化,使联勤分部的后勤保障任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要求联勤分部小型应急兵站具有以下特点的保障力量。

2.1 事件的突发性要求其具备突出的应急能力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往往发生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点和时间,势态凶猛、情况紧急,要求部队快速反应、快速机动、快速展开,抢险救援队伍往往在没有任何预先征兆的情况下,不经战备等级转换,就要展开救援行动,小型应急兵站常常与部队同时受领任务,同时展开准备,同时实施机动,有时甚至出现“兵马先动,粮草后行”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联勤分部小型应急兵站准备的时间极为短暂,不得不边行动、边准备、边保障。这就要求小型应急兵站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物资装备的筹措和准备,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把物资装备保障到位。小型应急兵站编制单位小,编制人员不多,要在短时间内要完成高效储备筹措、足额携行、快速开进、按时展开,准备工作量很大,这就要求小型应急兵站具备突出的应急能力。

2.2 任务的不确定性要求其具备综合的保障能力任务部队的行动,可能是局部冲突、维稳处突,也可能是抢险救灾,还可能是反恐怖行动;性质可能是处理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或维护国家权益,也可能是抢救人员,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同性质、不同样式的任务,在兵力使用的重点和时机、部队携带的装备和用具、物资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方面都有很大差别,物资装备保障的品类、速度、规模、方式、方法也都会有不同要求,组织起来异常复杂。同时,联勤分部小型应急兵站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中,事实上肩负着双重使命,不但要组织应急保障本职工作,保证任务部队顺利完成任务,而且还往往是行动的直接参与者。在维护社会稳定行动和处理突发事件行动中,由于敌我阵线不明,前后方的界线模糊,小型应急兵站在执行保障任务的同时,往往可能要直接卷入与各种敌对分子的面对面斗争。在各类抢险救灾行动中,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联勤分部小型应急兵站不仅要保障部队行动,而且本身就是抢险救灾的主力军。应急保障中,不仅要处理好物资应急补给,各种装备的筹措补充以及保障力量的调整补充等工作,而且还要对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紧急情况进行合理处置,协调好上下级及其它专业保障部门的关系。各种任务背景下这种应急保障“一面战斗,一面保障”的特殊情况,势必对联勤分部小型应急兵站的综合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3 保障对象的分散性需要其具备高效的运输能力任务部(分)队执行任务时,往往要打乱建制,分散配置。小型应急兵站的保障任务很可能要在相对广阔的任务区展开,往往是远离军队物资储备基地和物资后继补给方便的居民聚居区,运输任务十分艰巨。汶川大地震使四川、陕西、甘肃、重庆等灾区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处处是战场,部队被分散在了多个救援区,采取以团、营、连、排为单位分别深入到县、乡、村、组进行救援。部队所属保障分队由于本身人员编制和运输装备少,无法满足对所有执行任务的部分队遂行伴随保障的要求,而且团以下部队没有专业保障分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应急保障[3]。任务部队面临着保障对象点多、线长、面广与保障力量不足的矛盾,更需依赖联勤分部小型应急兵站的支援。基于这种情况,小型应急兵站运输力量的建设既要考虑到保障区域内道路息的储备,灵活的运输方式,现代化的运输装备,又要考虑到信息化的运输指挥,只有具备高效的运输能力才能满足保障对象相对分散的情况。

2.4 保障环境的艰苦性需要其具备超强的生存能力 任务部队执行任务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因素的多样性,使小型应急兵站自身的保障工作,如技术保障、运输保障、食宿保障、安全保障等,变得复杂多变。在抢险救灾时,有些自然灾害或次生灾害对保障的影响甚至要比敌人的破坏还要大。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交通运输线的破坏,应急保障通常是在道路破坏、交通被阻、通信中断的条件下进行,应急保障的指挥机构、保障实体和任务部队间的通信联络异常困难。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直接导致飞机不能起飞、火车运行中断、汽车公路滞留,低温天气致使部分单位发油台过滤器内不能排空的0#轻柴油结冰,堵塞发油通道,直接影响了发油工作,严重制约了应急保障的组织实施;汶川抗震救灾,路断、电断、通信断,灾区余震接连不断,保障力量随时面临余震、塌方、泥石流的威胁,同时部队救援直接面对灾区群众,对份子难以识别,境内外分裂分子趁机滋事,物资装备补充运常困难,另外由于山高谷深,无线电通讯信号受到极大影响,给应急保障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带来了一定影响。此外,恶劣的环境、紧张的行动,再加上自然灾害后惨痛的现实,对官兵的身体、心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勤分部小型应急兵站在保障的最前沿,是第一时间对任务部队进行保障的部队,所遇困难很多,保障难度很大。兵站人员必须具备超强的生存能力才能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保障的艰巨任务。

3小型应急兵站建设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联勤分部应急兵站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从主观上看,我们多年来一直把参加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一项义务,尚没有正式将其纳入军队职能范围,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周密的行动预案,高效的动员机制,特殊的专业装备以及有针对性的训练等。往往事到临头,临时动员,随机准备,仓促应战。从客观上看,联勤分部应急保障力量建设基本上是按照陆上防御作战需要,以区域保障为主建立起来的,保障要素不全,对军兵种保障能力弱;以固定设施为主,立体机动保障能力弱;科技含量低,信息化保障能力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联勤分部应急保障能力。基于以上问题小型应急兵站建设中就要十分注意以下问题:

3.1 建设规模适度从目前应急保障力量建设情况看,由应急保障旅、应急兵站等多种保障模式和规模,这些都是依据保障任务、对象、条件所确定的。我们认为,在建立小型应急兵站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适度规模的原则。规模过大,则快速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会降低;规模过小,则难以保障需求。因此,保障力量编组不应拘泥于某一特定形式,而应根据实际保障需要,确定与其担负的任务相适应的编组,并根据情况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3.2 加强组合练习小型应急兵站应突出小型化、模块化、综合化建设。能够按任务部队的需要,任意组合使用,大幅提高其机动性。其编成、规模还应体现出高度合成、机动灵活、规模适度、三军一体、结构合理,要真正发挥“拳头”作用,就应加强磨合,有机联合,没有多次的磨合,临时拼凑只能是一盘散沙;没有最佳的结合,就不能发挥出整体功效。因此,只有在平时加强职能意识、组织建设、装备建设,并经常组织实际拉动、合成演练,才能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在遇有情况时反应快速、运用自如。

3.3 注重以“演”代战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非常多的国家,再加上国际势力与境内分裂势力的勾结、部分地区社会矛盾的激化,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将会越来越繁重,甚至成为了和平时期最为主要的任务。新版《中国人民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颁布,实质上就是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一个明确。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专门就非战争军事行动另起炉灶,单独设立机构和力量执行任务,还得着眼于军事斗争后勤准备需要。事实上,联勤分部的小型应急兵站,从动员、筹措、组织、计划、保障实施过程中,也有很多与作战应急保障相似或一致的地方,这就是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保障与作战应急保障的结合点。为此,联勤分部完全可以将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保障任务视为战时的演练,平时有针对性进行相应的训练或演习,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保障任务时,既是一种行动任务,同时也是对作战应急保障的一种重要演习。要善于从中总结经验,为全面提高联勤分部小型应急兵站的应急保障能力奠定基础,为战时应急保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爱华.非战争行动[M].北京:出版社,2004.

[2]安永其.关于建设区域性应急保障力量的思考,战时经济,1997,4.61

[3]唐建强.信息化条件下军交运输应急保障研究[J].联勤工作通讯,2007(2):27-29.

上一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偏位的处理方法 下一篇:浅谈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策略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