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教国学

时间:2022-05-31 10:30:23

简简单单教国学

摘要:众所周知,当我们对国学课程的学习有了正确的定位后,学习国学不再迷茫,我们注重遵循儿童认知特征,遵循国学课程特点,研究确定了四步导读的教学流程,即:“读准――读顺――读懂――读美”。固化的流程引领教师简简单单教国学,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学国学。

关键词:国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29

国学已经纳入校本课程,然而实施起来却并不轻松。国学的词句生涩,连教师理解起来都会感到望而生畏,更何况是小学生?其实,儿童十三岁之前是记忆力的敏感期,记忆力的发达带来十八岁之前理解力的发达。郭沫若曾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由此看来,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国学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于积累。

当我们对国学课程的学习有了正确的定位后,学习国学不再迷茫,我们注重遵循儿童认知特征,遵循国学课程特点,研究确定了四步导读的教学流程,即:“读准――读顺――读懂――读美”。固化的流程引领教师简简单单教国学,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学国学。

四步导读,即把课堂学习目标变成四个目标块,有序排列,以“块”为单位达成目标,具体来说:

一、读准,字正腔圆

由于国学言语文字生涩,师生常常会遇到障碍,所以首先要读准确。笔者所在学校编写的国学教材低段都有注音,中高段对于难认字也加注了拼音,个别字认读仍有困难就需要查字典,要求每个字都能准确认读,清除学习障碍。教师可以引导采取多种方式,如范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PK读……此时的读是本色地读、纯粹地读,多样的朗读方式帮助学生熟悉学习内容。总之,读准字音是学习的第一步。

二、读顺,朗朗上口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训学斋戒》中讲到“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在学生准确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读得朗朗上口,“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教师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可以采用小组对抗法、火车接龙法、积分奖励法、师生交替读等多种方式,放手练读,力争熟读成诵。

三、读懂,粗知文意

儿童认识事物是直观的、具体的,因此是由整体到局部的,而成人与之相反,教育不能用成人的认识特征绑架儿童。根据儿童特点,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进行浅近的讲解,使学生粗知文意,中高年级通过自学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疏通文意,在了解文章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联系故事、生活等,领会国学对自己学习生活具有的现实意义。

如《论语》中一段: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句的字面意思: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感激、恩德来报答恩德。”

在粗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加深领会,并能对照实际简单谈谈自己做得如何,最后能背诵积累。也许现在学生还不能透彻地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教师不必刻意牵引。

粗知文意就是不求甚解。这些经典国学好比是牧草,对其“消化吸收”犹如一个“反刍”(牛吃草)的过程。虽然对这些经典学生不能立即领会其中的深意,但是随着年龄段增长、阅历的丰富,可以慢慢地去感悟其中的奥妙,必将受益无穷。

四、读美,美读成诵

最后要求学生读得抑扬顿挫、富有韵味,美读成诵是学习国学的又一境界。教师通过情境化、示范性等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身临其境,如伴随优美的古典音乐、气韵生动的国画、鲜活有趣的故事、具体实在的生活等,在意会中领悟,在审美中陶冶,在入情入境的氛围中或打拍子读、或复沓式引读、或歌咏式读等,在反复诵读中虚心涵咏,积累背诵也就水到渠成。如《笠翁对韵》《三字经》采取打拍子读,师生对读等,在轻松快乐中熟读成诵。

流程固化的四步教学法,帮助教师走向国学教学的自动化,消除了畏难情绪。当然,在以上四个流程的学习中,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自主、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思考不可肤浅,操作切勿复杂,简简单单教国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牵着孩子的手去拥抱国学经典,让孩子在国学的浸润下,逐步走向丰厚与智慧,真正让国学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实验小学 030800)

上一篇:积分落户凸显户籍改革之难 下一篇: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