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古乐:喜马拉雅山下的天籁之声

时间:2022-05-31 09:30:45

丽江古城的夜晚是最惬意的。夜幕徐徐垂下,青砖白墙悄然褪色,行色匆匆的游客的脚步渐行渐远,若隐若现的老街古巷、石桥碧溪,一点点地变做了浓墨重泼的山水画。只有洋人街里灯火辉煌,熙熙攘攘。

晚上接近8时,古城的重头戏闪亮登场,游人从四面八方的古巷里络绎不绝地走进一所清代民宅,这就是让上千年的“音乐活化石”流芳世界的纳西古乐会馆。

会馆是一座典型的四合五天井式的纳西族民居,宽阔的庭院,遍布木桌竹椅,可供二三百名听众享用。地面上铺撒着一层松叶,发散出淡淡的清香。四面墙壁上,悬挂着古乐队远渡重洋、在十几个国家演出的照片,众多外国元首聆听东方神秘古乐肃然起敬的神态,使乐馆蓬荜增辉,金庸先生在“墙壁上”了却夙愿的开心一笑,则把人们的思绪带到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

8时整,30多位已届耄耋、胸飘美髯的乐师们,身着长袍马褂与6位披着纳西族妇女特有的“七星披肩”的年轻女乐人登台亮相。纳西古乐会馆馆主、乐会的指挥兼主持、74岁的宣科先生,一袭蓝色长袍,用中英文给听众们讲解纳西古乐的渊源。

妙语连珠的开场白刚一结束,一声苍老悠长的“八-――卦”,激起一锤响锣,全场灯火蓦灭,古乐骤起。

长达2小时的古乐会中,老乐师们敲击着有400多年历史的“钵铃”,弹拨着500岁纳西族独有的“曲项琵琶”、明代杨升庵的遗物古琴和全国仅有的“速古笃”(波斯“诗琴”的一种,由古埃及的弦乐器演变而来,经南丝绸之路传入云南,在丽江得以保留)。在几百年的“十面云锣”和“引磐”的伴奏下,先后演奏了唐、宋、元、明朝代的遗音:《八卦》、《浪淘沙》、《一江风》、《水龙吟》、《姑苏行》、《吟颂》和《清河老人》7首古曲。在管弦交错、琴瑟妙合、鼓钹齐鸣、玉磐骤响所营造的氛围中,听众们感受到古代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气息。

每当古曲终了,宣科总会加点佐料,用他特有的幽默,为听众讲解古乐的来龙去脉,古乐会挖掘整理乐曲的艰辛以及一段妙趣横生的纳西族历史,让人们在欢愉中加深了对古曲和纳西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国古老“交响乐”的主持人宣科,从不照本宣科。他时常针对出席的宾客,流行的话题,临场发挥,发表自己的“奇谈怪论”。

演出进行到第六首《吟颂》时,奚琴(二胡的前身)的演奏者、90岁高龄的赵鹤年先生,缓缓起身,用颤抖的嗓音,一字不漏地背诵起《前赤壁赋》。老人的音量虽微,却让所有的听众为此动容。在偏远贫穷的地域里,是这些老人们用脆弱的身躯和坚定的信念,保护和流传了让世界为之惊叹的“音乐活化石”。

这7首古曲和许多古曲的命运一样,在中原一带早已失传。幸运的是,它们在800年前传入丽江后,却得以流传。经过宣科先生20多年精心抢救、整理,使23首古曲得以发现和复原。

纳西古乐又叫丽江洞经音乐,原是中原汉族的道教洞经音乐。15世纪中叶被丽江木氏土司引进并流传至今,成为融汉族道教洞经音乐、儒教曲礼音乐和纳西先民音乐为一体的古典音乐,其中保留了唐宋元词曲牌音乐。洞经音乐音色典雅,空灵清纯,讲究玄虚、静淡、超然的意境。

“洞经”是道家经典的统称,洞经音乐用于道教的礼乐活动,兼有养身之效,唐宋时期盛行于中原,明清之际流传各地,官绅文人争相弹奏,以为儒雅之举。晚清以后,古乐渐衰,逐渐失传,因而中国古代音乐史被称为“一部无声的历史”,今世人扼腕不止。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丽江,终于有人让“历史”发声,他就是曾经饱受人生坎坷的宣科先生。宣科的祖辈是明朝年间从安徽宣城移民到云南的汉人,他的曾祖母是纳西人,祖母是藏族康巴贵族,母亲是藏族的优秀歌手。多民族婚配的影响和音乐舞蹈的熏染,使异常聪睿的宣科在孩提时,就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宣科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并以父亲的成就而自豪。宣科拿出一本1929年在纽约出版的《跟踪大熊猫足迹》称: “我父亲是世界上第一个猎获大熊猫的人之一,而且他是第一个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向世界展览大熊猫的人。”宣科的父亲宣明德,是丽江的一位传奇人物,虽然只读过小学,但却聪明过人,能说7种民族语言,在丽江给传教士当佣人时学会说英语,成为丽江第一位会说外国语的人,后被送进神学院深造。1928年,宣明德成为美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儿子的翻译,曾陪同小罗斯福在滇川交界地考察,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大熊猫。为感谢宣明德的鼎力相助,小罗斯福临走时将88匹良马馈赠给宣明德。 从此宣家富裕起来,有了一栋由美国洛克博士和德荷传教士们设计的三层阁楼式的纳西四合院。

宣科从小被父亲送到昆明的一所教会学校学习,50年代初期参加工作,在昆明文工团担任指挥。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背影和社会关系,7年后他被难以明辨和莫须有的罪名关押入狱,长达21年之久。

铁窗苦涯丝毫没有销蚀掉宣科的意志和对艺术的追求。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想的也是当年父亲带他参加乡民的篝火晚会,高唱纳西民歌“窝热热”的动人场景,思考的是纳西族的民间音乐。

1978年宣科获释返回丽江,在一所中学担任音乐教师。不甘沉寂的宣科,利用各种机会到边远地区采风,搜集纳西民乐,撰写和发表了多篇有关音乐和纳西民歌的论文。他的《活的音乐化石》被翻译成荷兰、日、英、德等国文字,先后应邀在国内一些著名学府和外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讲演。

宣科的最大理论贡献是,他在流传在民间的纳西古乐中发现了3首曲子是唐朝的音乐,并得了我国音乐界权威人士的肯定。宣科的这一发现改变了中国音乐史,1995年《人民日报》载文称:“……自从不久前纳西古乐被最有权威的音乐民族学家鉴定为在丽江‘出土’的道教音乐和唐宋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史就不再是‘无声的历史’了……”

1981年,宣科和丽江的十几位老乐师们重建了有400年历史的“大研纳西古乐会”,用十几样稀世乐器演奏自己挖掘整理出的纳西古乐。

从此这些被湮没近千年的古乐,不仅传响在喜马拉雅云岭,并且漂洋过海,在英、瑞、法、意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征服了无数的听众。

英国《泰晤士报》选登了一位读者的来信,信中写到:“当听到那位84岁老人开演前似天上飘下来的几句仙音,同时发出震人心灵的大鼓声时,我的眼泪不住地喷涌而下,接着我的灵魂被你们的音乐清洗得纯真洁净。”

纳西古乐是喜马拉雅山下的天籁之声,是涤荡魂魄的心灵之泉。

上一篇:维护还是坑害 下一篇:滇南芭蕉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