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流行歌曲

时间:2022-05-31 06:43:02

漫谈流行歌曲

摘 要:流行唱法作为现代声乐,以它的新锐性与新潮性为其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也是它的美学价值的重要内涵之一。流行唱法的歌词内容,具有鲜明的新锐性特点,这种时尚充分表达了人们对美的爱好与欣赏,或借此发泄个人内心被压抑的情绪。

关键词:流行歌曲;审美;影响

流行歌曲(或曰流行歌曲)传入我国时,也正逢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时期,它的现代性的美学特征,也正与中国人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追求个性自由的现代意识想契合。因此,并在这块土地上扎稳了根基,成为中国大地上一股最有影响的音乐势力。

当今我们的通俗歌曲,观其根源,可以归纳为本土上历史的隔代承接与近些年外来的影响两个方面。

在中国的三四十年代,就曾先后出现过不少受城市各阶层人们欢迎的流行歌曲,其中也不乏颇有艺术性的歌作,诸如《夜来香》、《四季歌》、《玫瑰玫瑰我爱你》、《五月的风》等。只不过由于多年来我们文艺政策过多地强调了“革命宣传”、“政治配合”,故而把这一品种给长期地淡化了,以至于被“正统”的音乐历史学家们所否定了。还有一个原因是三四十年代的那种流行歌曲,从创作手法角度去推敲,多为中国原始民歌的翻版,缺乏自己独立的表现特征。基于这样的原因,使得那时产生的我们自己的流行歌曲没有有力地承沿下来。近些年,经过港台歌星的大量介入,才使这类带有浓烈的民族民间色彩的流行歌曲重新抬头。不能否认,邓丽君、奚秀兰等港台歌星便是唱着改变了模样的30年代旧歌激起大陆人们的兴趣的。还不仅仅是兴趣,它还引申出了这种风格的创作和演唱,如《妈妈的吻》、《小小的我》、《十五的月亮》、《太阳走我也走》;歌星如程琳、朱小琳、苏红等。这种柔情、细腻的,带民歌民谣色彩的一类,使可以认为是30年代流行歌曲这一脉隔代相承的结果。

现今我们的流行歌曲另一个主要的根源是欧美通俗音乐的影响。

随着对外政策的开放,虽然这种交流是迈着小步逐渐形成的,但是意识形态、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却比别的都抢先了一步,并且是在有意与无意、交流与渗透、自然与非自然并进的形式下进行的。先是港台地区通俗音乐的影响,于是人们来一通大范畴的创作和演唱上的模仿。模仿而生厌,又加以发展式的改进。随后人们发现港台并不是通俗歌曲之策源地,其真正的策源地在欧洲、美洲,其中尤以美国为最。

美国由于建国时间较短,人种混杂,但体现在民间音乐上仍大体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被贩运到美洲做奴隶的黑人为代表的种族音乐,其中大的分支有拉格泰姆、布鲁斯,以及由此发展成的爵士音乐、摇摆音乐等。另一类是欧洲的移民后裔创作的白人音乐,其中大的分支有乡村音乐、山地音乐等。这两类音乐经过互相融合、发展,又产生了摇滚音乐,加之后来产生的迪斯科音乐、滚石音乐等,才构成了现代通俗音乐的总体。

这种有极强生命力的通俗音乐迅速向外扩展,冲击了整个乐坛。我们的通俗歌曲,主要的便是这一通俗音乐冲击、借鉴与吸收的结果。

故此,我国目前的通俗歌曲,可以认为是本土30年代流行歌曲的继承与外来通俗歌曲的借鉴这二者的汇合。

走到这一步是有一个复杂的过程的。先是引进、模仿,后是吸收、发展和探索,在探索的基础上,产生了颇具民族特色的西北风歌曲,如《信天游》、《一无所有》、《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西部之恋》等。不要小看了西北风歌曲的产生,它确实为通俗歌曲中国特色的形成奠定了深深的基础。后边出现的中原风(如《我们是黄河、泰山》、《刮春风》)及随之陆续出现的和各地民间音调相结合的通俗歌曲(如《心愿》、《是你给我爱》、《太阳出来喜洋洋》等)都是西北风向各地的扩展。

在演唱上亦如此,既有民族唱法的继承与借鉴,又有外国各地通俗唱法的吸收与借鉴,、远征、郑绪兰、陈汝佳、朱明瑛是民族唱法,但又不同于郭兰英、郭颂、何纪光、胡松华、于淑珍、王玉珍,他们都或多或少地糅进了通俗唱法的成分;有的歌手已基本从民族唱法转化为通俗唱法了,如程琳、苏红、肖雅等。另有些歌手大量地借鉴外国通俗歌手的唱法,如崔健、孙国庆、王迪、张庆、张行等。有的是两种唱法的融合,如韦唯、刘欢、毛阿敏等。拿刘欢来说,他唱的《雪城》插曲《离不开你》既吸收了中国京剧的某些唱法,又吸收了法国通俗歌曲的某些唱法。

由于通俗歌曲本身在内容、情感、形式上具有较大平民意识,能在人们心目中引起广泛的共鸣,使之产生了严肃歌曲,尤其是宣教歌曲所没有的听众置身感和平等感,所以它的接受面非常广大,喜欢通俗歌曲或参加通俗歌曲演唱的人较之其他歌曲类种都广泛得多。

上一篇:浅谈歌唱中如何达到正确的发声方法 下一篇:浅谈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