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释放压力

时间:2022-05-31 02:42:22

如何科学地释放压力

作为护士、妻子、母亲的多丽丝・杨,今年53岁,弗吉尼亚州人,经常助人为乐,她曾说,我周一至周五在医院工作,周末去成人大学学习或去儿子的足球队看球赛或者在家做饭,我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幸福了,我就是幸福的。但是,过了几十年的“奉献”生活之后,她感到了心灰意冷,“我需要休假一个月,我懒得起床和打扫卫生”,至此,这个自诩的“女强人”已是强弩之末,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像她一样,现在正处于高风险之中,最近的一次民意测验活动证实:超过半数的工人说压力很大,77%的人有时会有崩溃的感觉。无论何种年龄、性别、工种概莫能外,其中母亲、经理人、消防队员、飞行员、教师、电信服务人员最严重,都因工作压力大而上火、烦恼。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是难以应付工作,还是自控能力差?是不被认可,还是报酬低?与同事相处困难?待遇不公平?价值观念不同?个体问题的差异很大,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人合著《释放压力》的哲学博士、心理学家克丽丝蒂娜・玛斯琪(Christina Masach)发现:上述的任何因素都会招致你对工作岗位的厌烦。也许你应付工作负担或任务绰绰有余,但是却不得不与同事明争暗斗;或者你的顶头上司老是给你穿小鞋,使绊子,使你受了窝囊气还没法说;也许是你感觉你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没有得到应得的补偿,工作以外的麻烦增大了职场压力的风险。

加州长岸区的鲍博・费伯斯(Bob Pllibbs)今年48岁,与供职的公司发生了矛盾,他说。公司原来只有4家分店,我把它发展成了拥有55个连锁店的大公司。当业主大幅度地减缩了他的佣金而增加了销售人员的提成比例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付出多回报少,心理失衡了。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几乎任何工作场所都可能产生心理压力,但是最容易产生工作压力的行业是教学、社会服务行业、医疗与护理(包括护理精神病人)、执法部门。

释放压力的科学方法是什么呢?

如何有效地释放压力,重新获取生活的信心?心理学家克丽丝蒂娜・玛斯琪给你支招:

1 劳逸结合,给自己留下足够的休闲时间,当你把帮助他人看得高于一切的时候,你就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俄亥饿州Akron区29岁的亚伦牧师说,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奉献、再奉献,一旦停下来你就会有一种内疚感,甚至是负罪感。他的经验是一周的工作时间就工作,周末就在牧师的灵修居所休息,他满怀深情地说,即便是神也需要在第七天休息啊,我能够听见基督关切地告诉我:“亚伦,休息一下吧,太阳要落下了,月亮要升起,你不必继续劳作了,为了自己的事业与家庭,下周一再干吧。”

2 想办法让心态宁静下来。有些人选择沉思冥想或者是深呼吸。业余时间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吧,最好选择在早晨;在上班的间歇时间最好是闭目养神;在狂热的日子里,别忘了泰然处之,整理一下思绪会使你的头脑更加清醒。

3 分析一下自己的工作情结(或称工作情感),关注业已发生变化的一切:工作量、完成日期、与老板的关系、待遇、公司的使命与前景,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考虑具体的解决策略,许多工作场合往往是工作不难相处难。例如,你应该与同事建立起合作互助关系,协同工作,一起关注等等。

4 不要追求完美,投入90%的而不是11%的精力去工作。精神病学专家、《焦虑9比5》的作者蓝茹娜・凯茜(Larina Kase)博士劝告说,面对现实吧,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需要整天开着电脑查收电子邮件、接受老板通过语音聊天室的语音指令并立刻做出答复与回应。平平淡淡菜是真嘛放松一些,自然一些,平常一些,下班了,就关掉电脑,休闲一把。潇洒一回,认真工作是本分,但更要善待自己。

5 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吃健康食品,睡眠充足,每天锻炼。如果工作特忙,每天早晚也要散散步,当你意识到这些活动有益健康时,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健身活动中去的,并理应特别注重养生之道。

6 友情与亲情同样重要。在同事中找一个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工作中遇到麻烦时,有人帮一把;有烦心事,与朋友聊聊。如果你仅仅关注家庭成员,慢待了亲戚和朋友,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许多不便。人类的天性是不喜欢孤独,我们都需要亲情以外的支持,所以友情也十分重要。

7 淡泊清远、超脱寡欲一些。在你接受或试图满足一种欲望时,需三思而行,找朋友或配偶谈一下,评估一下,这东西是否真正属于你?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不要做自己能力以外的事,不需要事事都要与别人比高下,应该放弃的就放弃,不属于自己的就拒绝,以免招来不必要的烦恼。

8 不要一棵树上吊死人。如果你决定离开有毒的、有粉尘的工作岗位,不要立刻就放弃,每天花15分钟,在网上找找其他工作,打开新思路,了解新技术,参加新技术培训,准备好自己的履历表,大部分人在18个月内基本上都能成功跳槽,得到比较满意的工作。想跳槽,现在就开始准备吧,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事情总会有变化的,还等什么?心动不如行动。

编 辑 胡莉莉

上一篇:丧失原则的代价 下一篇:找一个方便别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