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石孤花 野云孤飞――浅析姜白石写景咏物词中的“清”词风

时间:2022-05-31 09:25:33

【摘要】姜夔有南宋“词宗”之名,他的词风在历来的评论中都是“清”“雅”并存,因此本文将从姜白石的写景咏物词中探讨他的“清”的词。

【关键词】清冷;结体于虚;杜甫

姜白石之词,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 张炎谓之“清空骚雅”,沈义父谓之“清劲”,汪森谓之“醇雅”,谭献谓之“清脆”等等。上述评论让我们对姜白石词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就姜氏的写景咏物词中对“清”这个词风进一步来探讨一下。

一、“寒”、“冷”、“清”、“凉”字的运用:

在姜夔现存的84首词中,“寒”字用了25次,“冷”字用了12次,“清”字用了11次,“凉”字用了9次。在姜氏词中西湖是寒的,“千树压西湖寒碧”。春是寒的,“采香径里春寒”。明月是冷的,“冷月无声”、“淮南浩月冷千山”、“月上汀洲冷”、“月冷龙沙”。云、风、花、树也是冷的,“冷云迷浦”、“东风冷”、“香冷入瑶席”、“重见冷风红舞”。愁是清愁,“清愁似织”、“丈酒拔清愁”。苦是清苦,“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夜是清夜,“况有清夜啼猿”。夜是凉的,“夜凉独自甚情绪”。这些清冷字眼的运用造就了白石词有的清冷意象。如《暗香》:【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在《暗香》中“清寒”、“香冷”、“寒碧”等这些字眼,还有“渐老”、“寂寂”、“易泣”、“无言”这些凄凉的字眼使得这首词的意境更加清冷,虽然词人是在咏梅,但是给人一种诉说凄苦之感。即使是写荷花“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也是描绘了一个“冷香美人”。

二、虚字的叠用:

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中提到“词中虚字,犹曲中衬字,前呼后应,仰承俯注,全赖须子灵活,其词始妥溜儿不板实。不特句首虚字宜讲,句中虚字亦当留意。”虚字的引用在表达细腻的情感是就像珠宝玉石一样,也会闪烁出耀眼的光辉。同时虚字的引用还能够在传情以外使得诗词更有音乐的美感。因此虚字正如血肉一样使得诗词更饱满丰富。虚字的运用并不是姜夔的首创,但是大量运用虚字来创造词的虚境从而传达词的清冷之意确实姜夔的特色之一,其中《琵琶仙》: 【序】《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 ,西湖未能过也。己酉岁,予与肖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词中虚词如似、正、渐、自、更、了、休、奈、都、为、初等层出不穷,有如画中虚白,意脉绵延,又曲折宛转,让人在虚境的充满韵味的世界里感受到了姜氏的清冷。

三、结体于虚:

陈锐《褒碧斋词话》中称白石词“结体于虚”,虚主要是指姜夔的许多写景咏物词多从虚处着笔,正如章培恒所言“表现手法,多追求言外之意,空灵的神韵,而避免质实重浊的笔触”。不直接对事物景象进行刻画描写,而是以寥寥几笔“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从而营造出一种清冷之感。如《惜红衣》:【序】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至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虹粱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这首词在姜夔的小序中我们可以看出是一首描写荷花的,,但是除了在序中我们看到了直接写到荷花以外,整首词未提到一个字。虽是咏荷词,却借荷花抒写与情人离别之苦。“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西风渐起,荷花也凋零了,淡淡几笔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痛苦刻画出来,教人怎能不感到冷。王国维说姜夔写景的作品“虽格调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人间词话》)。其实,雾里看花,别有一番风味,未必就比“不隔”逊色。

四、清冷意象的连用:

邓乔彬先生在《论姜夔词的清空》中指出:“姜夔为人清高,他在‘心炼’和‘出笔’的创作过程中,选择与‘清’情相应的景象事物,取其神理特征……用清超之笔,辞意相当地构成完整的意境。”清冷意象的连用让姜词更能产生一种清冷的意境,如《湘月》:【序】长溪杨声伯典长沙楫棹,居濒湘江,窗间所见,如燕公、郭熙画图,卧起幽适。丙午七月既望,声伯约予与赵景鲁、景望、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大舟浮湘,放乎中流,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坐客皆小冠服,或弹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笔搜句。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鬲指亦谓之“过腔”,见晁无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过腔也。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词中倦网、归禽、月清、汀冷等一系列清幽绝尘的意象让那美的画面和静的氛围中有些突兀,但是正是这种清冷意象的连用才让整首词在表达回归自然,怀旧的情思更有形象化的特点,也更有意境之美。即使是在《齐天乐》这样的描写蟋蟀的词中,露湿、苔侵、夜凉、暗雨、离宫等抒发悲凉意绪的意象也是呼之欲出啊。

五、比兴凄苦寄托:

在姜夔的咏物写景的词中,比兴寄托是常见的手法,特别是在他的咏物词中,不仅“缘情”,还有“言志”的色彩,诉说离别情愁,寓家国身世之感,发兴亡盛衰之情。诚如沈祥龙《论词随笔》所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如《鬲溪梅令》:【序】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下转第18页)

(上接第15页)

好花不与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荫,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好花”即梅花,象征所念美人,词人以梅花凋零起兴,寄托“玉钿何处寻”离情的相思之苦。还有《夜行船》由“屋角垂枝”的梅花,引发“折寒梅,倩谁传语”的痛苦。姜夔的这些咏梅词大多寄托着他对合肥女子的相思之情,而这些相思之苦正是传达了清冷的意境。他的其他咏物词如《借红衣》本赋荷花,却在“往来红香”中寄托了北宋灭亡的命运悲剧:“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虞美人》本咏牡丹,“聘聘袅袅”的花姿却引起他“沉香亭北又青苔。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的兴亡感;甚至《齐天乐》中蟋蟀声也让他想起南宋君臣不思恢复、一味宴安嬉恬的现状而深感“侯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而这些寄托的兴衰的现实伤感也让他的词更添一份清冷。

六、杜甫诗句的化用:

在姜白石词的时候我们发现许多杜甫诗句的印迹,宋翔凤说:“词家之有姜石帚(按夏承焘先生考证,姜石帚并非姜白石,但此处实指姜白石),犹诗家之有杜少陵,继往开来,文中关键。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借托比兴于长短句寄之。如《齐天乐》,伤二帝北狩也;《扬州慢》,惜无意恢复也;《暗香》、《疏影》,恨偏安也。盖意愈切则词愈微,屈宋之心谁能见之,乃长短句中复有白石道人也。”如《惜红衣》:“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源于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玲珑四犯》:“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源于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疏影》:“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源于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等等,这些老杜诗句的化用对于姜夔清冷的艺术风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杜甫处于风雨飘零的安史之乱年代,在他的诗中反映国破家亡的凄惨心境是最多的,所以姜白石在引用老杜诗句的同时就已经在为清冷的风格做好了铺垫,因此姜氏词从这一角度而言清冷的艺术风格就更加明显了。

姜氏词在“寒”、“冷”、“清”、“凉”字的运用、虚字的运用,结体于虚、清冷意象的运用、比兴寄托和老杜诗句的化用等四个方面将很好的诠释了“瘦石孤花野云孤飞”的刚硬的清冷之美,不愧享有南宋词宗的称号。

【参考文献】

[1]《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袁向彤.《姜夔与宋韵研究》.齐鲁书社.2007

[3]马凤兰.《姜夔词“清空”特色析》.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9

作者简介:管雨红(1988.11--),女,大学本科学历,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学生

上一篇:发展性评价体系在独立学院教师考核的应用 下一篇:短篇小说《拉帕奇尼之女》的美学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