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时间:2022-05-31 02:30:44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我院100名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探讨其相关因素。

结果: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和切口血管破裂出血。此外,年龄高和胎次多容易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

结论:剖腹产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护理干预是挽救剖宫产孕妇生命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77-02

剖宫产本身就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其产后出血率是阴道分娩的数倍不等[1]。随着我国无医学指证的剖腹产急剧增加,剖腹产孕妇的护理干预日益成为产科临床的主要问题之一。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及时发现出血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挽救孕妇生命。本文就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体会做一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我院100名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平均年龄26.4±3.5岁。出血量最多为2000ml,最少为400ml。

1.2剖宫产产后出血诊断。剖宫产妇产后从产起到胎儿娩出后2h内总失血量≥400ml或者自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达500ml以上。

1.3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剖腹产后出血的原因。

3讨论

3.1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剖腹产孕妇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的产后出血多见于5个方面,①精神因素:产妇对分娩有顾虑,过度紧张,体力过度消耗,过度疲倦。因此,在剖腹术前,需要对孕妇做好心理护理,缓解心理压力。②体质与内分泌因素: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内源性前列腺素和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下,血管加强收缩,引起粘性变形形成血栓,导致凝血因子的大量释放,进一步发生凝血反应,形成的凝血块可以有效的堵塞胎盘剥离面暴露的血管达到自然止血的目的,但过于肥胖或躯干短小的孕妇,妊娠末期激素、催产素及前列腺素分泌不足或相互不协调[2]。这要求护理人员在术前做好孕妇的健康评估,了解孕妇的身体健康状况,调整护理计划或早期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可以用于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③产道与胎儿因素:骨盆异常,胎儿异常,胎位不正造成头盆不称等。④子宫因素: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子宫过度膨胀如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子宫肌瘤。⑤药物因素:临产后镇静剂过量,使宫缩受到抑制。

若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主要措施有止血,救治失血性休克恢复血管内容量,限制性液体复苏保障了重要组织器官的灌注。较轻者可以行按摩子宫:连续用一手置于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4指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性按摩子宫底,经按摩后子宫收缩,亦可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顶起子宫前壁,另一手自腹壁按压子宫后壁,使子宫体前屈,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作按摩,通常按压持续15分钟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3]。肌注或静点催产素治疗:催产素能够选择性的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加强其收缩力。通常宫体注射20U,较重者,不仅用按摩子宫、药物治疗,通常还要实行经阴道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血管结扎,髂内动脉注射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或栓塞盆腔血管止血,B-Lynch缝合法等方法[4]。

3.2引起产后出血的其他因素和护理。引起产后出血还有切口血管破裂出血如子宫切口选择过高或宫体部的直切口,容易使血管断裂的数目增加,从而引起出血量增加;胎盘因素如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和(或)胎膜残留等[5];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凝血因子Ⅶ、Ⅷ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由表2和表3可看出孕妇的年龄和胎次与产后出血也有一定的关系,年龄大和多胎妊娠容易诱发剖腹产后出血。

4小结

剖腹产子宫出血较多,本身就是一个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因此,积极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至关重要,首先做好剖宫术前准备,术后要坚持补液,以防止血液浓缩和血栓形成。其次,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每隔几个小时查看,如果出血量超过月经,应告知医生,及时采取止血措施。最后,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工作。

参考文献

[1]郭迎风.新式剖腹产手术的护理配合[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2):90-91

[2]李文红,张丽,曲秀云等.27例剖腹产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2):104-104

[3]张智英.剖腹产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6):192

[4]俞冬芽.29例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腹产术中大出血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5):2153-2154

[5]付正英.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6):137-138

上一篇: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的护理 下一篇:肾移植患者术后心理状况调查及其康复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