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下乡 第10期

时间:2022-05-30 10:43:26

陈圆圆希望走下去,乡村建设是她和腾讯都不擅长的工作。在IT企业浸淫了8年之久的她明白,将平台搭起来了,腾讯才能通过互联网的优势去整合资源,真正筑梦于新乡村之中。

7月正值雨季,贵州黎平的铜关侗寨下起了小雨。

穿戴上侗族服饰的小姑娘和小伙子擎着五颜六色的雨伞,在细雨中唱起了侗族大歌,26年前,这歌声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一经亮相便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他们的衣服大多是他们母亲缝制的——用自家的织布机,日月轮替中织成一匹长布,用山上采来的蓝草染色,经过千万次的锤炼使其发出光亮,再一针一线绣出绝美的图案,加上头饰、手镯、腰坠,一套衣服才算完工。

许久,听见台上的领导说,要在这侗寨中建一座生态博物馆,保护包括民族服饰在内的民族文化。

2012年7月16日,“腾讯新乡村绿皮书暨保育乡村论坛”在黎平肇兴侗寨举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邀请了来自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媒体人探讨乡村文化保育,试图重估乡村价值。

此时,距离腾讯基金会开启“筑梦新乡村”的公益活动,已过了三年。他们从助学开始,试图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3年过去,他们却从助学转向到乡村文化保育。7月18日的《腾讯新乡村绿皮书》中,这样写道:“借力互联网企业特长进行经济产业提振,反过来助力乡村文化保护和复兴,让这一良性循环实现对乡村价值的重估。”

如何实现企业对乡村的贡献,探索公益入乡村的有效方式,腾讯基金会花了5年甚至更长时间。

公益下乡始于助学

截至到2008年,在广西、贵州、江西、湖南等地,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合作,捐赠近千万元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建立30多所希望(春蕾)小学,并进行了网络、图书馆等配套设施建设。

但即使是现在,在一个媒体人云集的饭桌上,人们还是半开玩笑地问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执行秘书长窦瑞刚一个普通而又尖锐的问题:“腾讯做了什么公益?”

“当时基金会的领导也在思考,我们以前做项目都是撒胡椒面,这里捐点钱盖个楼,那里捐点钱盖个楼,怎么样才能有集中效果?而且腾讯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怎么做才能体现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项目总监陈圆圆在电话采访中说。

陈圆圆的公益实践也是从那时开始。

2008年初,基金会给全体员工发了一封邮件,组织一个“百万圆梦计划”,说基金会拿出100万的资金,欢迎腾讯公司的员工去自己的家乡寻找需要帮扶的项目。

陈圆圆收到邮件很激动:“我老家是广西的,想为家乡做点事。”那年春节回家,她为老家一所学校的危房改造写了一个十几页的方案,但这件事最后没做成,当地的政府前一年就已经做过小学帮扶,“他们当时正在做职业中学帮扶,就要求我们把这笔钱转到他们的职校做投入。我们没有谈妥,这个项目就等于泡汤了。”但是,她却因此加入了基金会的助学组。年底,她正式加入了基金会,成为一名项目经理。她做的第一件事,是发起了“美丽的地球,美丽的家”美术大赛,把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在全国25个省份捐建的31所希望小学组织起来,帮他们提高教学质量。但联系学校的时候,却发现之前联系的校长或者教育局领导多已调动,即使联系上也不信任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那次活动组织得特别费劲。最后虽然做下来了,但是效果和我们预期还有一定距离,而且也发生了好多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我们的奖品被老师扣下等等。”

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带来了“中国公益元年”。自此以后,在历次大灾中,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挥平台作用,呼吁网友共同参与救灾行动,累计捐赠超过4900万元,联合公益伙伴、网友开展多次救援行动。但基金会在中西部助学方面,却无更多实质进展。

走进西南村寨

2008年,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常务理事郭凯天和窦瑞刚,深入云贵地区进行考察。“看了很多地方,但当时看了之后也没有具体想要干什么。”陈圆圆透露,直到2009年春天,开始合计如何进行有深度的、精细而集中的公益,“花几年时间去探索怎么去帮扶当地”。

陈圆圆坦承,刚开始的探索确实碰到了很多问题。

在贵州雷山,腾讯基金会应当地政府的要求,盖了一座楼,投入320万元修建雷山民族职校的综合楼。“我们想做的不是帮忙盖一栋楼,而是希望有那栋楼以后学校能够培养更多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不要让他们一毕业就去打工。” 建设雷山职校的理想是十分远大的,腾讯基金会希望把学校硬件搞好,然后发展民族特色课程,如刺绣、打银、制茶等。但房子盖好了,基金会却发现,他们并不擅长去探索一所职校怎么运营好,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民族手艺课程的教学课程设计一直没什么进展。陈圆圆告诉本刊记者:“那栋楼建好之后,我们预期的一些目标没有能够实现。一直到现在,这个项目也是处于这种状态。”

2009年,他们也在云南香格里拉投入800万元,捐建学生宿舍和教学楼。在云南迪庆州藏文中学投入480万元捐建了“腾讯图文信息楼”。

此外,他们还进行了其他尝试。

在迪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做的是“品格教育”。在黎平,教育帮扶走上了乡村教师培训的道路。2012年,在回顾这些助学计划时,他们发现“不论是捐建硬件还是培训教师,都有其短板”。硬件建设只是基础,为求与政府建立信任,模式过于简单;教师培训对老师产生的只是短期“震撼”,为求寻得广泛的支持者,具体效果未能持久。

下乡助学陷入了困境。

输入先进教育理念

在腾讯基金会的下乡梦想中,乡村教育最重要的一环是乡村的孩子和他们的老师,发挥IT企业的技术优势,给乡村学校善意输入现代化的技术和知识,通过这些技术与城市对话,并培养自信心;此外,通过现代化的理念让老师和学生认识到乡村价值的重要,传播乡村文化。”

可以说,从2008年以来,腾讯一直没有放弃这个愿望。

上一篇:刷卡手续费如下调影响几何 下一篇:到真真切切的市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