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审计相关问题探讨

时间:2022-05-30 08:09:36

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审计相关问题探讨

[摘 要]本文对于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审计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在分析建设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的基础上,重点对于建设项目效益衡量系统使用说明进行说明,对于科学评价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审计具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建设工程 投资效益 审计 评价指标体系 效益衡量系统

一、引言

目前,建设效益审计问题可以对于工程进行综合评价效益分析,能有对于工程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也能够促进工程实施单位的管理水平提高,提高施工单位的整体效益,其中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审计相关问题。

二、 建设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目前如何对于建设项目效益进行有效评价显得尤为突出,也就是如何找到建设项目的评价指标较为重要,也就说要评价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体系,从而可以看出建设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复杂,这里一般从财务效益评价指标、国民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项目风险评价指标、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五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首先,充分利用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为主,其中相关的经济评价指标也需要值得关注,这里主要是指财务效益评价指标和国民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同时,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和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也应该充分考虑。这里面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经济评价指标分析如下:(1) 财务赢利能力,应该充分考虑内部收益率(FIRR)、净现值、投资收益率;(2)债务清偿能力,能有有效预计现金流量表;(3)营运能力,主要包括保本生产能力利用率、保利生产能力利用率、投资回收期等等。(4)不确定性分析能力,包括盈亏平衡分析,通过盈亏平衡点分析项目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敏感性分析,通过分析与经济指标有关的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对投资效益指标的影响,找出敏感因素,并确定影响程度,包括产品价格敏感性分析、经营成本敏感性分析、投资额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也称风险分析,是研究不确定因素对投资效益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社会效益评价和环境保护评价方面是采取以定性分析为主、相关评价指标分析为辅的方法。

三、建设项目效益衡量系统使用说明

前面几部分内容对效益衡量系统做了概述,而后对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进行具体阐述。下面的内容将按照审计程序介绍如何使用建设项目效益衡量系统。

(1)数据收集与处理

首先第一步,收集相关资料,对建设项目的施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了解,填写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和项目总投资表等。根据审计时的实际情况,将可获得的已经发生的现金流量数据填入表格,同时在合理预测的基础之上填写今后几年要发生的现金流量,所得到的现金流将用于计算内部受益率、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

上述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在财务现金流表的基础上调整编制而成,主要工作包含费用效益范围、内容的调整或影子价格调整。主要包括:① 调整转移支付。财务报表中各项税金、国内借款利息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应当作为转移支付,不再作为项目的支出。② 计算外部效益和外部费用。国民经济评价中需要将外部效益和外部费用计算进入项目的效益和费用中。每个项目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项目的外部效益和外部费用,选取可行的方法将其定量化。需要特别注意把握计算的范围和口径,注意避免效益和费用的重复计算。通常情况下,只计算直接相关的效益和费用,间接相关的通常不易把握。③ 调整建设投资。对财务评价中项目建设投资需要调整,其中的税金、建设期利息、涨价预备金作为转移支付从支出中剔除,其余的费用需要用影子价格调整。其中劳动力按影子工资计算费用,土地费用按土地的影子价格调整。具体需要调整数据需要做如下处理:① 调整流动资金。财务评价的流动资金和流动负债中有现金、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款项,但是这些并不实际消耗资源,国民经济评价中应当将其从中剔除。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可借助辅助报表进行,可编制辅的“国民经济评价投资调整表”。② 调整经营费用,财务评价中各项经营费用需要用影子价格调整,一般应该对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用进行调整,对工资及福利费用以影子工资调整。经营费用的调整可以借助辅助报表进行,编制“国民经济评价经营费用调整表”。③ 调整销售收入,财务评价的销售收入需要用产出物的影子价格调整,可借助辅助报表“国民经济评价销售收入调整表”进行调整。④ 调整外汇价值,国民经济评价中涉及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均需要用影子汇率计算外汇价值。从国外引进的资金和像国外支付的投资收益、贷款本息等需要用影子汇率调整。⑤ 在以上各项的基础上编制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2)计算指标值

根据各个效益指标的计算公式,通过现金流表中的净现金流量,可以计算得到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三个指标;通过项目利润表中历年的税后利润和项目总投资额表中的最终累计总投资可以计算得到投资利润率这个指标;通过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表中历年的净效益流量,可以计算得到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和国民经济净现值两个指标。

(3)结果比较

将上面得到的效益指标的数值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做比较,对该建设项目的效益做出评价。

(4)辩明原因,提出对策

根据第三步得到的结果,针对对未达到标准的效益指标,找出建设项目在决策、施工进行过程中的问题环节,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可行性建议。

四、结语

效益审计可以弥补建设项目财务收支审计的不足,提高审计效果。效益审计是对建设项目“治本”的好方法,从初始工作入手,能从根源上避免建设项目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效益审计,则有助于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以保证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减少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促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孟立. 我国投资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

[2] 钟苘. 财政基建投资效益审计分析评价初探[J]. 现代商业, 2008;5

上一篇:基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探究 下一篇: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程序及实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