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与九年级数学教学研究

时间:2022-05-30 04:17:17

教育均衡发展与九年级数学教学研究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关键就是因材施教,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呢?本文通过诱发学习求知欲,有效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均衡发展;课堂激情讲解,有效促进学生接受知识的均衡发展;鼓励学生质疑,有效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均衡发展;解题变式训练,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均衡发展;借助多媒体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均衡发展五个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数学教学

教育均衡发展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课堂教学情况,让学生获得教育效果相对均衡,接受教育条件相对均衡,享受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是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接受知识、探索知识、思维能力、学习兴趣相对均衡。在初中九年级数学中如何让学生均衡发展,人人能成功、个个有成就呢?下面是笔者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诱发学习求知欲,有效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均衡发展

首先学生要有对未知事物的了解、对新知识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强调数学在各门功课中的地位与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发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教师明确学生的自己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而不是学生陌生抽象的问题导入教学课题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均衡发展。例如在教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时,设计的学习目标为: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最大收益。设计的生活例子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商场商品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二、课堂激情讲解,有效促进学生接受知识的均衡发展

现行初中九年级数学课本虽然简洁精练,严谨科学,但与其他学科教材的语言相比就显得比较枯燥,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用词干瘪而不丰富,声调平直而无节奏,学生听起来更加感到机械呆板,枯燥乏味,就会影响数学知识的接受。所以数学教师上课也应充满激情,语言亲切和蔼,语调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节奏要有徐疾起伏,这样才会给人听觉上的享受,使学生在情感与语言的感染之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有效促进学生接受知识的均衡发展。例如在教学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时,本来相似形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枯燥乏味,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对学生就缺乏吸引力,无心去学习数学。若我们教师上课充满激情启发学好相似图形对以后的测量设计有如何如何重大的作用,然后用亲切和蔼的语言教会学好相似图形的方法,在教学中语调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节奏有徐疾起伏,这样才会使学生感觉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在情感与语言的感染之下,保持努力学好数学的求知欲。

三、鼓励学生质疑,有效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均衡发展

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就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思源于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如果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均衡发展。例如在教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图形这一章时,因为相似图形学生学习起来是比较困难的,鼓励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分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如鼓励和引导学生如何区别相似图形和全等图形、相似图形和全等图形的性质与判定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对相似图形有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促进学生在探索数学相似图形知识得到均衡发展。

四、解题变式训练,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均衡发展

在初中数学解题中将现成的题目改组、放大、缩小、添加、重叠、颠倒,即所谓“一题多变”。从题变中寻找不变的解题思路,尽量做到“解一题,带一串”,即所谓“举一反三”。当然在变式训练中应该注意变式题的设计与训练,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阶梯度清晰的各类变式题组。天长日久就会起到理想的教学效益,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均衡发展。例如在教学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的第89页练习的第1题:如图建筑物BC上有一旗杆AB,由距BC40m的D处观看旗杆顶部A的仰角为50°,观察底部B的仰角为45°,求旗杆的高度。可以通过变式练习把求旗杆AB变成已知旗杆AB求CD的长,也可以把图形逆时针旋转90°,CD变成山高,AB为已知10m,∠A=45°,∠DBC=60°。求山高CD。这样通过变式训练,达到“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效果,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角度,促进了学生的思维的均衡发展。

五、借助多媒体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均衡发展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的动起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学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本应在课下完成的作业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利用它会使教师的教学更加轻松,富有感染力,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均衡发展。例如在教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这一章时,学生对实物图形如何形成投影和视图,没有空间想象能力。如果我们教师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实物图形分别用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进行有声有色地演示出来,学生不但对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有较深的认识,而且对三视图中的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也一目了然。大大加强了数学的直观形象性,又通过多媒体的有声有色,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均衡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教的教学内容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一切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获得的知识、接受知识、探索知识、思维能力、学习兴趣相对均衡。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精随之处。

上一篇:初中语文的教育均衡发展 下一篇:学习好生物,兴趣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