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比较研究

时间:2022-05-30 03:41:40

辽宁省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比较研究

摘要 在辽宁省选择生育期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中晚熟和中熟品种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极晚熟品种生育期长,但产量相对较低,生产中具有一定风险性。

关键词 玉米;品种比较;生育期;产量;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081-02

由于辽宁省审定品种的生育期跨度比较大,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地方可以选择种植不同生育期的玉米品种。因此,如何选择生育期适合的品种,是确定育种方向和确保农民安全增产增收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选择辽宁省不同生育期的主栽品种,连续3年在辽宁省进行17个试验点产量比较试验,为玉米育种、品种管理和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2013―2015年连续3年在辽宁省17个试验点,选择不同生育期的玉米品种,在每个试验地点,选择中等肥力且地力均匀土地,在其最适密度下种植,进行产量比较试验。试验地点、试验品种及密度见表1、2。

1.2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5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品种。每个品种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种植5行,每行长度为6.67 m,垄宽0.6 m,全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20 m2 [1-3]。10月5日前后统一收获中间的3行,且当天全部收获完毕,晾晒后统一进行测产[4-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育期组玉米产量比较

对试验品种丹玉402、沈玉21、郑单958、高密度郑单958和先玉335的3年多点次的产量统计后计算平均值发现,产量最高的是代表中晚熟的高密郑单958,产量最低的是代表极晚熟品种丹玉402。郑单958产量比丹玉402增产近20%,先玉335比丹玉402增产11%,沈玉21比丹玉402增产6%(图1)。

2.2 不同地区中晚熟、晚熟、极晚熟和中晚熟高密玉米产量比较

辽宁锦州、沈阳、丹东地区有效积温较长,极晚熟品种在这些地区可以完全成熟,因此在这里设置了中晚熟、晚熟、极晚熟和高密试验。从图2可以看出,除了沈阳地区中晚熟对照品种郑单958产量高于高密对照品种郑单958外,锦州、大连还有此3地平均产量都以高密郑单958产量最高,极晚熟品种丹玉402产量最低。产量排名是郑单958>沈玉21>丹玉402(图2)。

通过比较发现,锦州、沈阳和丹东都可以种植极晚熟品种,但是生育期最长的品种丹玉402产量最低,而生育期相对最短的中晚熟品种产量却是最高的,因此可以看出生育期的长短和其产量没有必然的联系。中晚熟品种郑单958,加大密度后能提高其产量。

2.3 不同地区中熟、中晚熟、晚熟和中晚熟高密玉米产量比较

在铁岭和昌图设置了中熟品种先玉335、中晚熟郑单958、晚熟品种沈玉21和高密度的郑单958。从图3可以看出,中晚熟品种郑单958和中熟品种先玉335产量较高,沈玉21产量最低。按产量排名为郑单958>先玉335>沈玉21。

从铁岭和昌图中熟品种先玉335、中晚熟品种郑单958、晚熟品种沈玉21和高密度郑单958的产量排名可以看出,这2个地方中晚熟品种郑单958、中熟品种先玉335比晚熟品种沈玉21在产量上有明显的优势,也存在生育期长短和产量高低没有必然联系的规律。

2.4 不同地区晚熟、极晚熟玉米产量比较

在大连、海城、锦州、沈阳和丹东设置了晚熟品种沈玉21和极晚熟品种丹玉402的对比试验。从图4可以看出,沈玉21产量明显高于丹玉402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从3年17点次的试验数据分析,在辽宁省中晚熟品种郑单958、中熟品种先玉335产量明显高于晚熟品种沈玉21和极晚熟品种丹玉402。其中,极晚熟品种丹玉402生育时期最长、产量最低,具有植株高、大穗、极不耐密的特性,对个别年份的早霜提前、低温寡照的灾害反应极其敏感。

中晚熟品种郑单958和高密对照品种均为郑单958,通过试验发现,除个别地区外,加大郑单958密度可以明显地提高郑单958产量。说明类似郑单958个体植株小、果穗适中、植株清秀、生育期适中的中晚熟品种通过提高其种植密度还可以进一步地挖掘其产量潜力。而且此类品种,群体调节能力较强,有着较好的抗逆性,也有利于机械化收割。

因此,高密品种、中晚熟品种和中熟品种在辽宁省有着较好的推广前景。可以适时地调整思路,培育出符合实际生产的品种,大力推广安全、高产品种。

4 参考文献

[1] 张芳.丰镇市2006年玉米中熟品种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增刊):52-53.

[2] 刘天柱,刘光华,秦艳琴,等.夏玉米区域试验工作建议[J].种业导刊,2009(8):31-32.

[3] 单艳,李霞,陆顺生,等.保山市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92-93.

[4] 钟华林,卢洪伦,杨义莎,等.杂交玉米新品种品比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6):92.

[5] 蔡雪魁.玉米品比试验初报[J].种业导刊,2009(5):31.

[6] 王晓宇,田圣忠,杨万森,等.2009年夷陵区玉米品比试验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50-51.

上一篇:玉米秸秆还田与肥沃耕层构建技术 下一篇:速生榆嫁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