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下财务报告的变革――XBRL

时间:2022-05-30 02:19:41

网络经济下财务报告的变革――XBRL

【摘要】本文论述了XBRL的定义及技术基础,通过比较现有网络财务报告技术与XBRL的区别,总结、分析了XBRL技术的优势、当前的发展情况及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了新的机遇,企业的财务报告方式逐步由传统的纸质财务报告转变成了网络财务报告(Internet Financial Report)。然而,网络财务信息量的增长又产生了财务报告定义格式不一致及信息过多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因此,能否定义通用的财务报告并且及时找到所需的财务信息成了网络财务报告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笔者认为,开发全球统一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XBRL)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

一、XBRL的定义概述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eXtensibl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一个开放的、平立的国际标准,是进行实时、准确、有效与高性价比的金融与商业报告数据的电子存储、操作、复用与交换的标准。

近年来,XBRL在财务报告领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那么,为何要在网络经济下大范围地采用XBRL技术?这可以从一个例子中探明原委。

某公司欲向银行提出贷款请求,传统的信贷业务流程是:公司首先要收集自己的财务数据,整理成报告后,再通过互联网或邮局送至银行;而不同主体开发的系统数据格式定义不同,公司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非常复杂。银行不得不进行数据的二次录入,并发至数据仓库,由工作人员分析数据、评估风险后,最终做出贷款决策。

这一流程耗时耗力,做出最后决策往往需要两至三周的时间;此外,在数据重新录入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录入错误,会降低数据的质量。

如果应用XBRL技术,这种状况将得以转变:公司的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XBRL格式的财务数据报告;XBRL数据通过网络被发送至银行;银行不用再二次输入公司数据,而是自动将XBRL报告存储至数据仓库,工作人员分析这些财务数据后,就可做出贷款决策。

由此可见,XBRL的应用可以说是财务报告领域的一次飞跃,不仅改进了企业的数据质量,还降低了信息提供方生成报告和信息需求方审查报告的成本,缩短了业务的周期,提升了财务报告的质量和效率。

二、XBRL的技术基础――XML

XML的中文称为可延伸标记语言,是一种自我描述的、可扩展的、标准化的交换数据方法。XML描述了一类称为XML文件的数据对象,同时也部分地描述了处理这些数据对象的计算机程序的动作。XML是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制定的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SGML)针对特定应用领域的一个子集,或者说是SGML的一种受限形式。SGML是一种通用的文档结构描述标记语言,具有极好的扩展性,在数据分类和索引中非常有用,但是比较复杂。XML结合了SGML的丰富功能与HTML的易用性:克服了SGML过于复杂、开发成本高、不适合网络日常应用的缺陷,同时又不同于HTML仅能针对呈现方式加以定义,XML可以做到将内容(data)与样式(style)分开,并允许使用者依其需求自由针对资料定义标签,每个产业或学术研究领域可以自行定义其所通用的标签组,大家再共同遵循使用这套标准,透过XML统一文件的结构、命名、语意、处理逻辑以及异质讯息及文件格式之转换,达到网路资讯有效存取、处理、交换、转换的功能。例如“account”这个字,可能指银行的账户,也可能是会计上应收应付的账款,透过XML,银行业以及会计界就可以依自己的需求定义标签加以区分。而且,XML是可扩展的,所开发的新标记能从页面上直接检索相关信息并传送给其他应用软件或者将它保存在数据库中。另外,XML还支持多语言,利用XML标记的文件可以很容易地转换成其他各种语言。

XML格式尤其适用于互联网基础数据,因为那些信息能被独立使用或者下载到其他应用程序中加以再利用。对于企业尤其是对会计师而言,XMl格式将创造一种全球的、数字的商业语言,使全球财务机构自动交换和可靠地汇总多语言、多种公认会计原则(CAAP)编制的财务信息。

三、XBRL的优点

(一)现有的网络财务报告技术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对欧洲、亚太地区、北美和南美22个国家共660家上市公司的网络财务报告的调查研究表明,660家公司中有410家(占62%)在其网站上披露财务信息,而410家公司中有327家利用了HTML技术。可见,目前网络财务报告的技术主要是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是Web信息系统利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port Protocol,HTTP)交换信息所使用的一种标记语言,这种语言为网页上的内容提供标记,指引浏览器如何列示页面信息。超文本原文件中各种元素,如标题、文头、段开始、段内容、段结束、链接以及各种符号都用对应的标记表示。客户机依赖浏览器解释HTML语言,向信息最终用户传递信息。由于HTML只是一种简单的表示性语言,它将样式、格式、内容均定义在同一文件中,只关注与相关内容在浏览器上的显示,而无法表达和区分数据的具体内涵,因此对基于HTML语言的网络财务报告进行搜索往往是一个“大海捞针”式的过程,随着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技术的弊端将更加明显。

除了HTML技术,目前国内外上市公司还广泛采用PDF文本格式进行信息披露,这种格式的文件类似于图形文件,投资者查阅非常清楚,但无法通过程序自动从中读取数据。因此,无论是交易所还是中介机构,都不得不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人工介入较多不仅造成上市公司数据处理的差错率提高,而且增加了整个社会的成本。由于缺少统一的数据标准,不同主体都按照自己设定的标准和格式来组织数据,造成数据交换和共享较为困难。

(二)XBRL的优势

1.数据格式规范

由于XBRL给每个数据都有统一的格式,每个数据都拥有一个自己的独特标记,这个标记不仅对显示格式进行描述,还包含了数据内容以及数据的一些内在消息和与其他数据的联系。另外,XBRL遵循严格的语法要求,不但要求标记配对、嵌套,而且要求严格遵守XBRL模式的规定,以便每个数据都可以被计算机准确检索,确保通过Web浏览器搜寻结果的准确性。采用XBRL的方式统一网上的数据定义和格式后,用户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引擎的自动搜寻功能获取多个公司的数据,并把相关信息快速、准确地导入分析工具。

2.数据通用,提高数据利用的有效性

XBRL的数据可以实现跨平台的数据传输交换,因为XBRL采用了XML来存储数据,而XML本身就是跨平台的,它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上使用。XBRl可自动交换并摘录财务信息而不受个别公司软件和信息系统的限制,为投资者或分析者使用财务信息提供了方便。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它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使财务信息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3.标准开放无费用

由于XBRL是开放的、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公开标准,任何财务人员都能在不同软件平台上免费、自由地准备、获得、交换并分析财务信息,这无疑给XBRL的推广提供了非常宽松的发展环境。

4.增强了财务报告编制的正确性

一般情况下,数据录入的次数越多,发生输入错误的概率就越大。对于财务报告的制作者来说,XBRL技术可以使报表制作者在制作报表期间远离过去高昂的人力劳动,仅须一次输入数据,就可减少重新输入财务信息的次数,也减少了数据输入错误的风险,节约了大量用于整理、收集数据和制作报表的时间,并且可以适应财务制度的不断变化,降低了大量人工采集数据的风险。

5.降低了财务报告编制及检索的成本,提高了数据的分析、利用率

对于财务报告的制作者来说,可以借助XBRL通过整合披露程序,以更快捷、更经济的方式收集、变换、传送信息,降低了信息供给成本,有利于信息供给者提高财务报告的编制效率;对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来说,一方面他们可以大量节约从报表中检索数据的时间,并且提高了数据检索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将有足够时间对数据进行分析。举一个例子:以前查找一个特定的信息需要几个小时,还不一定就是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使用XBRL以后,不到一秒钟就能准确地查找到该信息。特别是配有相应分析软件的使用者,可以对不同财务报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大大提高了报表使用者的分析能力。

6.有良好的可推广性

XBRL不会更改现行的会计制度,这也为它的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总之,XBRL 的主要优势体现在财务报告制作和分析财务报告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可以自动化、低成本、快速、可靠、准确地处理数据,更好地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质量和保证决策的正确性。XBRL几乎完美地解决了目前财务报告的问题,同时也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可以说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下财务报告的变革趋势。

四、XBRL技术的发展现状

XBRL的构想最早由美国华盛顿州的会计师Charles Hoffman在1998年4月份提出。Charles Hoffman在AICPA赞助下,于1998年12月31日提出了一个使用XML作为编制财务报告工具的原型。经过几年的发展,英国路透社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使用XBRL的上市公司,并用其发表了2001年度的财务报告。之后,微软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使用XBRL的高科技公司。澳大利亚审慎监督机构作为全球第一家使用XBRL的监管者,已要求其监管下的2100家上市公司全部采用XBRL系统。到目前为止,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新加坡、英国等均已采用XBRL技术,并加入了XBRL具体准则的起草和制定工作当中。阿根廷、比利时、丹麦、香港、印度、爱尔兰、荷兰、新西兰、南非和我国的台湾地区也都通过了美国审定协会的审议。同时,巴西、意大利、马来西亚、瑞典、委内瑞拉等国对此项技术也有浓厚的兴趣。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地将XBRL应用于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摘要及2004年一季度报告、中报、年报摘要和年报的全文披露中。

2006年7月31日,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办、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承办、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资助,在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召开了中国XBRL研讨会。会议就XBRL在我国的研究和标准制定、XBRL研究的现状和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标志着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对XBRL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的开展,对我国XBRL的研究与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表明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对XBRL系统价值的认可,相应的推广活动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但是在发展XBRL的过程中,我国仍然存在以下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突破瓶颈,促进XBRL向更加成熟的阶段发展,为财务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创造更流畅的通道。

(一)政府的主导作用尚未真正到位,没有国家级的XBRL组织参加国际组织,与XBRL国际组织联系很少

XBRL国际组织实行会员制,会员之间可以交流和探讨在应用XBRL中遇到的难题,并共享一些尚未公开的技术资料。2005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获准成为XBRL国际组织的会员,这是我国内陆地区首次以单位身份加入XBRL国际组织,但国内大多数企业与该组织的直接交流和合作还很少。

(二)国内缺乏XBRL标准的专家和权威

2000年7月31日,XBRL国际联合会首次了XBRL规格书(Specification)及XBRL分类标准(Taxonomy)1.0版本;2001年又了XBRL规格书2.0版;在2003年了XBRL规格书的2.1版本;2005年,了该版本的修正版――基于XBRL2.1规格书的总账分类标准XBRL GL(XBRL for General Ledger)。这些标准在国际上的应用较多,但国内真正理解和懂得XBRL标准的人还很少。

(三)国内对该标准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上,未形成完善合理的研发链、应用链和产业链

目前应用该标准做成的系统还没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年报标准化报送系统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个实际应用该标准的系统。

(四)应用该标准最重要的分类标准目前还不完善

在证监会上报国家金融标准化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中,只定义了工业企业的财务报告科目,对金融企业、房地产等其他行业还没有制定出对应的分类标准。

XBRL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应加快XBRL的研究与应用,尽快制定中国的XBRL标准,以争取在该领域的主导权,避免在国际资本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上一篇: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成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 下一篇:企业并购与审计意见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