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

时间:2022-05-30 02:08:19

试论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

摘要:李清照作为宋代婉约派大家,其词以独特鲜明的语言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她的词语言平易清新,尽显自然之美;委婉深沉,尽显含蓄之美;和谐流转,尽显音乐之美;浓淡相宜,尽显绘画之美。李清照的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自然美;含蓄美;音乐美;绘画美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著名女词人,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称赞李清照说:“易安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为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 [1]她的清新婉丽的词风历来为人所称道。本文试就其语言特色作一具体分析。

一、平易清新,尽显自然之美

明白如话、平易自然的词风,贯穿着李清照一生的词创作。她生性爽朗、坦率、感情真挚,坦诚的说,明白的写,无人工斧凿之痕,在宋词中独具一格。

1.口语入词,化俗为雅

李清照常常用清淡雅致的口语对景物进行简笔勾勒,在朴素中显示自己天然的魅力。例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临江仙》中“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等,赵明诚评价其曰:“清丽其词,端庄其品。” [2]实为中肯。

2.精于锤炼,不着痕迹

李清照作词,看似信手拈来,实乃精心锤炼,使作品明白如话,却又婉转如珠,不见痕迹。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这“红”“瘦”二字,原来平淡无奇,李清照却变俗为雅,用此二字描写风雨之后花叶的外形,极富形象美,更写出了寂寞深闺的惜春的情怀与红颜易老的感叹,实是精于锤炼,而又不着痕迹的典范。

二、委婉深沉,尽显含蓄之美

作为名门闺秀的李清照其精神性格具有典雅的一面,她的语言竭力追求雅致委婉、含蓄深沉的风格,她的词是字字句句总关情,但字字句句却不提情,正所谓“委曲精工,含蓄无穷之意焉。” [3]

1.含蓄深沉,情藏言外

李清照词善于移情于物,借景抒情。如《醉花阴》一词,这首词上阕写寂寞之情,落笔即移情于物――如雾的香烟。次句又写室内光景:炉中香烟慢悠悠地燃着,我们可以感觉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则暗示:夫妻分别已久,平时思念,佳节更甚。但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自己的失眠――“半夜凉初透”。这里的“凉”,不只是身凉,更重要的是心凉,写得委婉含蓄,情在言外。

2.用典精巧,含而不露

李清照词语言的含蓄美也体现在用典上,通过用典使作者隐忍难吐的情怀找到得以寄托的载体。如《多丽》一词,采用赋的手法,通篇用典,在清照词中独一无二。通篇咏菊,却始终不提菊,尽得风流。李清照在《词论》中主张作词要有“故实”“典重”,讲究“富贵态”,这首词应是实践她创作理论的产物。

三、和谐流转,尽显音乐之美

李清照词声调韵律的和谐流转之美,特别体现在她运用叠字、叠句和俳句上。清人顾炎武认为“诗用叠字最难” [4]要做到“复而不厌、赜而不乱” [4]则更难,但在李清照词中,叠字几乎开篇可见,读来朗朗上口,音乐感很强。

《声声慢》中叠字的运用,是词学上成功运用双声叠韵的创格,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整首词,共九十个字,舌音、齿音字多达五十七个,开篇的七组双声叠韵词在音节、情调、气氛方面与内容紧密配合,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得到历代词学家的一致好评,“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四、浓淡相宜,尽显绘画之美

李清照作词常以画入词,以词写画。她在词汇选择上注重色彩调配,在谋篇布局上施展绘技,或白描、或工笔、或淡抹、或浓彩,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奔涌情怀。

如,《如梦令》将“溪亭、藕花、鸥鹭”串逐成画,一词一个意象,三个意象一幅画:有物有色,有景有情,好一幅色调明丽清雅的湖荷翔鸥图。她又用“回舟、误入、争渡、惊起”这样的动词,让人想象出其中的喧嚣,景、物、人、情融成一片,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实相生,上下远近成章,构成动荡迷离的画面,渲染了欢快愉悦的氛围。

李清照词语言的平易清新、委婉深沉、传神新奇、和谐流转、浓淡相宜等特色,代表了宋代文人词语言成就的新高度。她造语自出机杼、率真自然、典雅含蓄、讲究音乐美、蕴涵绘画美。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来捕捉心中的感觉,倾入笔端,因而奠定了词人在古代词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后世奉为“婉约词宗”(王士祯《花草蒙拾》)。这也许正是其作品盛传不衰、流风余韵绵延千载的秘密所在。

参考文献:

[1]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88.

[2]赵晓洁.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探微[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3):102.

[3]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5.

[4]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下)[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929.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

上一篇:高中地理兴趣培养途径探析 下一篇:十分钟!你问什么?